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岁朝嘉瑞: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2020-12-26 13: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

关于“冬”这个字,在《说文解字》里定义为“四时尽也”,也就是四季的终结。

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到冬天,冰封的大地盖上了厚厚的雪被,等待来年的复苏;辛劳了一年的人们也得以休养生息,在冰天雪地中迎来一年中最温暖、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首诗回到千年以前,看看南宋陆游的除夕之夜是怎样度过的。

除夜雪

(南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这是陆游在除夕之夜写下的一首七绝《除夜雪》。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除夕之夜“守岁”的习俗,这天晚上,百姓家里灯烛不灭,全家人欢聚一堂,通宵达旦,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想必陆游也是因为守岁而一夜未眠,所以才会在四更天的时候,察觉到外面北风凛冽、雪花飞舞。

陆游是浙江绍兴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南方度过,翩然而至的降雪让他非常兴奋,他说,这场天赐的大雪在辞旧迎新之际到来,一定是祥瑞的预兆啊。

兴奋之余,他顾不得手上还捧着半盏没喝完的屠苏酒,就急忙来到书桌前,就着烛火,提笔挥毫,以草书写下迎春的桃符。

整首诗极具画面感:室外北风呼啸、白雪纷扬,室内酒香浓郁、墨气氤氲,清新自然,不落窠臼,把文人士大夫之家除夕之夜的氛围描绘得恰如其分。

诗中记录了宋代过年的两个习俗,一是饮屠苏,二是写桃符。清代阮葵生的《茶余客话》记载:传说中,“屠苏”本来是一个草庵的名字。

这间草庵曾住着一位名医,他叫孙思邈。每到除夕,他就给附近的居民每家送一包草药,嘱咐他们把药用布袋封好扔到井里。

到大年初一,从井里打了水,全家人把水跟酒一齐饮下,这一年中就不会生病。人们非常感激,就把这种用草药制的酒称为“屠苏酒”。

事实上,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有元日饮屠苏酒的习俗,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至于“桃符”,起源就更早了。上古先民认为,桃木是可以驱邪的,于是就把它做成各种器具来驱灾辟邪。

到了五代,蜀主孟昶在除夕的时候,还会在桃木板上写一些吉祥的话语,比如“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并且下令在宫门上悬挂,这使得桃符从驱邪的物品变成了新春美好愿望的承载。

再往后,人们逐渐开始在纸上书写吉祥话语,于是就演变成我们今天的春联。

由此可见,在一千年前的宋代,文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借着屠苏酒香写下的桃符,既寄托着全家平安康健的愿望,也是展现文人才华禀赋与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

除了“灯前小草写桃符”,历代文人画家还喜欢在案头陈设一些文玩和时令的盆花瓜果,名曰“清供”,同时还会绘制一幅《岁朝清供图》,作为新年伊始的开笔之作。

清代画家吴昌硕就一直坚持着这个习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幅,是他在1915年的春节创作的。

▲《岁朝清供图》清 吴昌硕

纸本设色 151.6cm×80.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清供图中的陈设主要由红梅、水仙、秀石和菖蒲构成。一枝怒放的红梅插在高古的瓷瓶中,与花下叶片青翠、玉台金盏的水仙相映成趣。

秀石挺立、菖蒲纷披,都用墨笔勾写,既丰富了画面,又不抢红梅和水仙的风头。

除此之外,桌上还随意散落着几枚柿子、百合和释迦果。几样物品高下低昂、散落有致、颜色丰富,既喜庆热闹,又不失文雅。

那么,岁朝清供之物的选择有什么讲究呢?一般来说有这么几个原则:首先会选择颜色鲜丽之物来点染冬景,比如这幅画中的红梅、柿子就是这样。其次会选择清香之品,比如画中的水仙即是如此。

再者,会选择有特殊寓意的物件,比如画中的柿子寓意“事事如意”,百合象征“和和美美”,至于秀石和菖蒲,则是象征着刚正、淡雅的文人风骨。可见,吴昌硕选择这些物品加以呈现,也是经过一番考量的。

吴昌硕常画《岁朝清供图》,却很少以牡丹入画。原因在于,他早年画画很少有人赏识,生活非常地窘迫,因此自嘲说,自己的身份跟牡丹这种富贵花并不相称,而更偏爱梅花和菊花,他认为梅花有出世之姿,菊花有傲霜之骨。

后来,吴昌硕声名鹊起,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岁朝清供图》中不画牡丹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可见他宠辱不惊的高雅人格。

现代作家汪曾祺先生在散文中也记载,他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幅古画,画中有一间茅屋,一位老者手捧着一个瓦罐,里面只插着一枝梅花,正要放到案上。旁边题着这样两句诗:“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岁朝清供”吧!原标题:《岁朝嘉瑞: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