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会议|城市与风物:风物是城市的文化场域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2021-01-02 09:27
思想市场 >
字号

2020年12月12、13日召开的“城市与风物丨第三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上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100余人,,以“城市与风物”为主题,通过云端共话中国城市发展的前沿议题,包括主旨演讲、两场分会场发言及圆桌会议,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

本届论坛关注“城市与风物”。城市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风物景观,风物是城市的文化场域,是城市文化的人文记忆;城市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以城市为焦点,汇聚了一批关注城市问题的专家学者,尤其是青年专家学者,为中国城市研究问题打开了新的视野,为我国研究城市议题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本届论坛是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的第三届论坛。第一届在苏州举行,主题为“城市·空间·记忆”,第二届在杭州举行,聚焦“城市与情感”。

12月12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上,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冯锐、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陈忠分别致辞。

冯锐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学术的视域下,城市问题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城市与风物更是一个让人期待的充满论辩的课题。城市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风物景观,风物是城市的文化场域,是城市文化的人文记忆。以城市与风物为主题,能够为中国城市问题的研究开启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思想,构建一种新的话语体系。

陈忠院长也发表了精彩致辞,他表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在期刊以及学界同仁的关心支持下,一直致力于城市问题研究,尤其是城市哲学和人文城市学方面的研究,今天的会议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中国城市发展到现阶段,特别需要多向度学术视野,聚焦于人文城市的理念,从而从建筑、人文精神等多角度理解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他相信这次会议形成的讨论将为城市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空间,同时为城市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搭建一个新的平台。

主旨演讲的第一场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艺理论研究》编辑王嘉军教授主持,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徐兆寿、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赵静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朱军、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罗成等五位专家学者分别发言,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晓锋教授、《天津社会科学》副主编时世平研究员对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评议。

徐兆寿发表题为《文化传承: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复兴之路》的演讲,他提出,现代城市发展基本是按照欧美文化传统进行,城市设计、建设也在很大程度参照了欧美的城市文化风格,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城市结构、方法反而被弃掷了。城市文化传播也基本按西方的文化传播方法在进行,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在其中附着的路径。今天,现代城市的建设应该重新返回中国文化传统,寻求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之路。如此,中国的现代城市发展就有了鲜明的中国文化印记。

赵静蓉的发言题目为《作为历史概念的记忆之场:从长堤记忆到广州的城市精神演变史》,她从广州长堤出发来谈广州城市精神的演变。广州长堤是一个充满了民俗风情与历史记忆的地方,它记录了广州作为南方商业大都市的繁华胜景,曾引领岭南大半个世纪的消费时尚,是广州城市变迁的见证者。讨论它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象征意蕴,可以发现长堤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和文化符号所影射出一座城市的现代性进程,它是广州的现代性进程中切实的痕迹和切实的遗产。

刘大先的发言题目为《流动与永恒的暂时——城市形态与精神结构的变迁》。他指出,中国当下的城市形态在理性规划与自然生成的互动中形成了多样性形态,巨型都市、卫星城、星云城带、创意城市与小城镇并生,构成了独有的城镇中国样貌。这种特殊性源于信息、技术、资本与人口的多重流动,急剧变化使得暂时性成为突出的城市精神结构,此种时间感受落脚于空间想象与书写中,改写了当代城市文化的生态:一方面试图建构城市表述的语法与平台,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创生着它的词汇和修辞。关于城镇的经验性表达于是成为中国故事的历史感与现实感所在。

朱军的发言题目为《南方精神、晚明风格与现代文学的“长时段”书写》。他结合现代文学史研究的热点问题,将晚明的审美风格、风物审美、南方精神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史建立了一种关联。他指出,南方精神和晚明风格孕育了中国独特的现代性的开端,是世界范围内多元现代性的一种重要象征。它所代表的抒情传统和物的美学,虽然沉入历史,但是在新世纪文学当中复活,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凸显出当代抒情传统和生活美学的一种回归,通过历史文化长时段和内部取向精细化的描绘,现代性才能以新的面目呈现出东方文明传统特有的审美趣味、人生的情志和天下的关怀。

罗成的发言题目为《“风味”的精神——中国城市文化记忆的“再辖域化”及文明意义》。他指出,讨论城市研究必须首先对这一话题背后的历史意识以及对于城市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位置、任务有一个先在界定。中国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后疫情时代”的交叠语境,给中国城市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其次。如何切入城市问题研究,可以从结构性和经验性的双重视阈进入。不仅将城市文化研究放置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语境、经济内循环为主导的双循环新格局下考察,同时也应将经验层面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生活道路纳入观察。像近几年媒介文化凸显的“风味”,特别是“具有人间烟火的风味”不仅内涵着“再辖域化”的文化杠杆潜能,同时也隐现了“众乐乐”的“小康美学”旨归。

第二场主旨发言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副主任刘俊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翟业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徐刚、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徐丹丹等专家学者分别做了主旨发言。随后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张聪编辑对第二场发言做评议。

何平报告的主题为《关于城市和文学——一个工作坊和一个专题》。2018年,他和复旦大学中文系共同发起的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以被观看和展示的城市为主题,邀请原生城市的青年作家参加讨论。他指出,相比于中国乡土文学的经典化、谱系化,中国城市文学的经典化程度并不高。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诸影响下,城市布局和城市功能又形成当代新的城市传统和城市“地方性”。就当下中国而言,个体之“我”与差异之“城”之间的关系必然是大相径庭的“我”的“城”。所谓“我城”强调的不仅是现代中国城市在城市样态、精神气质,或者说是在城市空间意义上存在的地理、文化、心理之上的古与今、东与西、城与乡的差异性;对于作家而言,更意味着思考他们笔下的“城市”是按照怎样的肌理想象和建构出来的,它浸透了作家怎样的个人经验,能够为中国文学,乃至为世界文学提供怎样的新可能。

翟业军报告的主题为《王安忆的“煮书亭”与上海的城市记忆》,他以王安忆的短篇小说《弄堂里的白马》为主要文本展开绵密的分析,指出作为寻根文学代表作家的王安忆,其实真正的寻根着力点并不是所展现出来的对于儒家传统的寻根,而是一种上海寻根、城市寻根。她在小说中为上海寻出既远又杂的根,而同时这个根正是一种活泼泼的、鸢飞鱼跃般动人场景的根芽。结合今年的疫情以及由此而来的困厄,更让人感受到内心有这个活泼泼的根芽的重要。

徐刚报告的主题为《城市赋形:徐则臣的“北京叙事”》,他指出,小说具有构型城市空间的功能,我们往往通过阅读小说来想象和建构一种城市的形象,而通过徐则臣的小说可以找到城市赋形的三种维度。第一方面是横向的层面,展现的是都市人群的一种可见度,以《跑路穿过中关村》为例。第二个层面是纵向的层面,通过某一个人物去展现城市的历史,展现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或者精神的深度,以《王城如海》为例。最后一个层面是通过文化的附着赋予北京叙事、都市文化以厚重感,以长篇小说《北上》为例,主角是大运河。这三重维度构成徐则臣“北京叙事”的重要方面。而其作品的变化也折射了作家的自我成长,写作姿态和自我意识的变迁。

徐丹丹报告的主题为《文化循环与意义重构:微记录片中的城市集体记忆生产研究》,她提出,城市集体记忆深植于城市居民的空间生产与文化消费实践中,表现为基于现实社会框架而重构的“往事”或“回忆”。作为一种媒介文化产品,微纪录片通过“符号加工—场景展演—群体认同”的表征实践,实现了城市集体记忆的当下性生产,并在人们审美、消费、解构和再次建构的过程中,推动了“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循环”,实现了基于城市集体记忆的社会性再生产。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下,微记录片需要通过把握中轴结构、建设交往空间和推进文化消费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充分地展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12日下午的A、B两个分会场,分别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

分会场A包括文学与城市、空间与城市、技术与城市三场主题发言。

第一场主题为文学与城市,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何平教授主持,由上海大学文学院罗小茗副教授和《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屠毅力编辑对发言进行评议。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一果教授发言的题目为《发现传统:汪曾祺的“过去的世界”》,他提出,汪曾祺在20世纪80年代重提回到过去,回到民族传统,实际上是站在现代社会回望传统,一是重新调试或者反思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二是调和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化紧张的关系。当代作家对汪曾祺的接受实际存在误读的过程。早期一批作家错误地将传统知识等同于传统的文化,而对汪曾祺背后的现代精神缺乏理解。重读汪曾祺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文化传统,重新理解市井主义、地方民间文化,也重新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理解寻根、先锋以及中国当代文学和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惠苑副教授发言的题目为《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中“人物形象”之困境与重构》,她认为“人的问题”贵为文学之本,但在实际的文学发展和研究历程中,仍被诸多思潮与论争遮蔽。城市文学“人物形象”的讨论,让城市文学直面生命现实,围绕人物形象经典化问题。1980年代以来“人”在城市文学中被悬置,人们讨论“城市文学”时经常以现代性的想象取代了对“人的处境”的关切,“文学中的城市”使得人从城市空间中脱离。重构文学作品中活跃的边缘人物,从诗性文化等地域性角度出发,可为城市文学“人物形象”归位及其典范化创造新的可能。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朱婧老师发言题目是《现代文学的城市何以可能?》,她以上海和扬州为中心,从四个方面讨论现代城市如何成为现代文学的城市。首先必须有以大学、书店、图书馆、剧场、刊物等为中心的现代意义的城市文艺生活;其次,必须有体现城市精神的典型的城市地景和人物形象等。第三,必须有共识的文学谱系的城市文学经典,比如上海从30年代的新感觉派、《子夜》、《上海的早晨》,到《长恨歌》《上海宝贝》《繁花》等的作品谱系。最后落实在讨论扬州何以不能成为“现代文学”的城市上。

郑州大学文学院魏华莹副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文学与城市——从<废都>到<暂坐>》,她提到,贾平凹1993年写作《废都》,描绘西安城市文化和生活,到时隔27年后又以长篇小说《暂坐》重绘西安,通过茶室及十位女性勾连起城中商界、政界、文化界版图。通过对读《废都》与《暂坐》,可以发现作者一以贯之的对城市风物的喜爱、描绘及承继,以及通过城中人的浮沉,展现城市精神成长史与城市秩序变迁史。其间,更是以他者的视野折射不同时代的城市反思。

上海大学文学院张永禄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一碗人间烟火看武汉市民性情》,他从武汉地方的饮食习惯出发,指出饮食习惯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浸润和滋养了市民的性格、脾性、知识以及情感结构。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显示出的风俗、风情构成独特的地域性风味,而这种城市的风味昭示出这个城市更为内在的文化情感和精神象征。风味是打开武汉市民的情感结构的一把钥匙,也是做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路径。

上海大学文学院陈闽璐博士的发言题目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书写与中国经验——以朱文颖创作中的苏州书写为考察》,通过对苏州作家朱文颖二十多年城市文学书写之路的梳理,从其城市风物书写上的创新与突破、城市精神的赋形与嬗变及城市文化的建构与传播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创作是如何不断刺破刻板的城市文学书写经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学地理版图中不断激活新的想象与书写资源,打开中国城市文学与全球城市文学对话、交流的空间,在建构新的文化想象与认同、为城市文学提供新的书写范式的同时,承担起时代所召唤与赋予的传承、保护、输出本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第二场主题为空间与城市。由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学执行主编王金会老师主持,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张永禄教授和《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副主编姚涵老师对五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点评。

中山大学中文系林峥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大公报与小公园——京派文学的公共领域与生产机制》,以民国北京中央公园的茶座为切入点,探讨了其如何与《大公报》的文学副刊具有形式和内容上的同构性,并相辅相成,由京派同仁的俱乐部,转变为其沟通前后代、培育后进的桥梁。以《小公园》为个案可以看到,公园茶座和副刊专栏的对话作为一种物质和隐喻的双重空间可以打开我们对空间的理解,重新审视京派成员的结构生态,以及京派文学的生产机制,即以沈从文、萧乾为代表的京派文人,如何借助实体和象征的文学空间,推行自身的文学理念,实现新文学的再生产。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顾宇玥博士的发言题目是《晚清民国报刊视阈中的“公园”书写》,她认为公园是西方城市文明的产物,其在中国的出现和推广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因此公园的性质、面貌以及其中所折射出来的问题具有复杂性,与实体公园的兴建历程相同步的是晚清民国时期的报刊杂志中也刊载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评论文章以及格式题材的文学文本。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呈现出公园这一理念在中国本土的流波和接收的过程,其被赋予的理想功用,展现出的现实图景以及其所暴露出的实际问题。因此借由报刊杂志这一视角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尽量重返历史现场,同时为我们重复观照中国近代城市公园复杂面貌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彭雨新老师的发言题目是《战败者的帝都想象——林房雄的北京往来与北京书写》,她考察了林房雄的北京书写,指出这关系其本人的战时体验与战后再转向,也关系到此后战争翻案言论的政治文化渗透心理生成过程,为剖析日后日本右翼对战争认知的扭曲思想根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路径。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邓天白老师发言的题目是《清代北京戏曲文化场域的空间演变与界限跨越》,她指出,在经历了明清易代的短暂消歇之后,戏曲成为汉文化的代表被清政府大力提倡用以征服人心治理国家。作为当时全国两大戏曲中心之一的北京,无论从宫廷习戏场所、文士家班的私人堂会、百姓商旅的庙会会馆、戏馆茶楼等演出场所,还是从戏曲的舞台呈现空间,都客观反映出从雅到俗的戏曲体制和审美风尚的转变。同时,戏曲文化场域的空间演变也折射出宫廷与民间、旗人与汉人、上层与下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种种界限跨越,更从心理层面强化了戏曲消费的空间载体与表演模式。以戏曲空间作为研究载体,可以更深层次地探究清代的政治导向、商业路线、经济融通、社会互动与文化实践等对戏曲文化场域的影响。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雪博士的发言题目是《符号化城市:空间媒介视阈下的城市形象建构》,她指出,城市形象传播作为意义建构的过程,本质上是城市形象的一个符号化过程,对于城市空间形象构建的符号化进程集中探讨的主要包括三个面向,符号重现、符号重构和符号互嵌。她探讨了城市形象构建的话语隐喻,指出城市符号场域的权利博弈存在于社会领域的多元面向。

第三场主题是技术与城市。由《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陈吉老师主持,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林峥副教授、《东南学术》副总编辑郑珊珊老师对发言进行点评。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援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空间符号隐喻视角下的城市风物叙事研究》,她指出,城市风物的意义就在于它将城市空间载体的形式,空间结构和空间秩序与城市的一种特质,包括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地域风貌等风物的特征有效的连接和有效的复合。城市风物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无结构的,而是可以被一串一串的空间符号隐喻,以历史的、文化的、语言的又或是艺术的方式相互交织凝结在一起的。它与城市历史的纵深度和文化结构的共识性一同编织一座城市特有的风貌。可以积极调动我们对一个城市可感认知,同时也不断激活我们对城市理性化的思考。

上海大学文学院罗小茗副研究员发言的题目是《变异的时间:科幻书写中的速度与经验》,指出在高速城市化的压力之下,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面对的时间焦虑,构成了重新想象时间的基本动力。当代科幻书写从时间的速率、单位长度、时间色彩学等各具特色的角度,挑战了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具有压迫意味的现代时间观念,对在当代感觉结构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间难题展开审视。与此同时,这一重审时间的意图,进一步深入到现代时间所具有的超级控制力和个人以及人类整体经验的生成这两者间的新关系之上。

山西大学文学院刘芳坤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无差异时刻”的城市镜像——从工厂史到科幻现实主义》,她援用巴黎新索邦大学比较文学教授让·贝西埃的“时间浴”概念重新审视当代小说,认为城市的特点有利于提供当代性的表征,从冷战时期的工厂史到全球工业化的科幻现实主义均可看做是文学提供的无差异时刻,这一时刻照见了世界性的问题叙事。

复旦大学中文系战玉冰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从匿名性到易容术——现代都市与侦探小说起源关系初探》,认为侦探小说诞生于现代都市之中。大城市的人口爆炸、人员密集、人流涌动与复杂的陌生人社会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具有一种“匿名性”特征,犯罪滋生与凶手藏匿也因此更加成为可能,这进一步引发了现代都市人对都市生活危险性的某种焦虑。这种对于都市罪恶的心理焦虑在小说类型发展中召唤着“侦探形象”与侦探小说的出现,而这种都市“匿名性”则在侦探小说中具象化呈现为对“易容术”的传奇书写。

汕头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黄显老师的发言题目是《数字历史街区:移动网络时代的城市文脉传承》,她指出,在数字移动媒介盛行的当下,历史街区参与城市文脉传承的理念发生变化。她以广东省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在移动网络时代多种形式的“数字-历史街区”重构为例,讨论了历史街区何以能够达成对城市文脉传承的中介作用,以及如何去构筑人和历史、人和地方的关系等。

分会场B包括记忆与城市、地方与城市、物性与城市三场主题发言。

第一场主题是记忆与城市,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吴维忆副研究员主持。由《人文杂志》编辑部魏策策编辑对与会学者的发言作出评议。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杨向荣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权力、气氛与审美——影院空间文化的症候式解读》,他指出,影院空间的建构不仅是物理层面的设计,更是符号化的空间塑型与隐喻。在现代性大都市中,影院为观影者建构了一个造梦空间,营造出时尚、富有品味和格调的气氛,书写着城市的记忆变迁。在影院空间中,权力文化也在不经意间慢慢衍生。气氛对权力的审美包装,隐藏着被遮蔽的权力操纵,同时也是一种审美资本隐喻。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范文霈教授、钮溢老师的发言题目是《基于影像诠释的中国城市近代发展》,以中国近代影像为研究对象,诠释中国城市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市容市貌、生活服务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基本发展,并由此管窥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化与发展。他们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在其建筑上的工艺、材料与造型等方面吸收了大量的西方元素,呈现出了中西结合的倾向;在城市服务方面,逐渐摆脱了原始的个体服务模式,向科学、高效和规范的方向进步;在城乡交通运输方面,在主要以人力、畜力为基础的交通运输中,大力发展机电交通,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物质生产效率,为社会的整体性进步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杨毅博士的发言题目是《城市精神与文学精神:历史、审美、阶级与观念剩余物》,通过考察城市与文学的关系,指出城市在空间层面上承担物质生产的同时,也隐藏着时间观念上的精神史的生产。精神史的生产与文学精神及文学对于心灵史的表达是联系在一起的。阶级话语出现以后,它又成为了城乡对立的一个话语层面。他使用了历史、审美和阶级这三个关键词来描述城市精神和文学精神的这一关系,并指出这三个层面,不是一个线性的时间上的概念,而是非常矛盾的共存地纠缠在整个城市精神的表达当中的。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齐晓瑾老师的发言题目是《风物中的城市精神》,她认为,历史城市的可读性,由其公共建筑所标识、织就的意义网络来实现。民居之外,特殊类型的建筑和土地、自然景观相互呼应,表达先人在解读地理、营建聚落中的知识,传递来自古代的讯息。中国的传统城市中有丰富的“位置”,行走中会不断遭遇标定位置的特殊建筑。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形成的建筑,作为系统性的位置标定元素,构成作为整体的可被理解的城市。她通过对《安海志》结构、分类范畴和叙事的讨论,试图在通过风物所表现的多样性、认同和城市精神之间建立一种关联。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王元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漕运的发展与中国大运河的变迁》,指出,中国大运河是古代中国漕运体系的载体,漕运制度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大运河的发展演变。千余年的长时间段内,中国大运河因自然条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形态上的变化。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城市发展过程当中的风物,在历史的风物中去追寻一种城市的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林翠云老师的发言题目是《上海嗅景:气味与地方感的塑造》,指出,30年代的上海是城市气味环境的重要塑造与并行期,这些重要的气味标志以独特的方式和强度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影响甚至是决定了上海地方感的形成。嗅觉有着别的感官都无法比及的召唤记忆的能力,尤其是在召唤遥远世界和场景的能力上。气味看似脆弱,但是它能唤起人们对于过去事件场景和城市的丰富情感和生动记忆,是城市怀旧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场主题是地方与城市,由浙江大学中文系翟业军副教授主持,由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王学成教授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徐刚副研究员对学者们的发言进行评议。

广州美术学院霍胜侠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从现代性的召唤者到省思者:近期大众文化中的广东图景》,指出,近年,一批以广东为背景的大众文化作品涌现。网络剧《隐秘的角落》、独立乐队“五条人”、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其中的一些典型代表。她聚焦于这三个文本中的空间形塑,及其与现实空间构成的对话张力指出,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众文化“广东热”中洋溢的对现代化的巨大热情不同,上述的近期文本在不同面向上共同表达了对于单一发展主义的省思,从而让我们看到广东图景在大众文化文本中所蕴藏的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中山大学中文系丁文俊博士的发言题目是《生活/生产空间的并置:广州“紫泥堂”项目的美育—政治”时刻》,他以成立于1950年的广东省国营紫坭糖厂的艺术改造作为空间案例,探讨工业遗产作为美育空间的路径。“紫泥堂”艺术园区项目处于停滞阶段,和生产区相邻的生活区并没有被征用,由此形成区别于成熟工业遗址型艺术园区的另类原真性景象——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相并置的废墟结构。提出最终重构一种复合的多元性生活模式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这是工业遗产所激活的微观政治的时刻。

河北工业大学周延伟老师的发言题目是《被展示的伤疤:五大道更新与作为城市想象的旅游景观》,指出五大道的区域意象经历了从被排斥的租界“飞地”到被宣扬的旅游名胜的奇妙变轨。因此,如何消散殖民记忆并将它纳入到进步民族化的叙事范式中来就成了旅游景观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有趣话题。就旅游规划来说,五大道更新通过一系列活动方式完成了景色的神圣化,建构出怀想过去的旅游景观。但作为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政府系统工程,它不单单只是为了吸引游客,而是通过城市形象重构的方式来制造关于未来的城市想象。

泰州日报社张培老师的发言题目是《地方报如何彰显城市温度》,指出,地市报不仅传播新闻,还对建构城市与人的和谐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媒体平台资源,加强良性互动,传播崇德向善典型,倡导公益行动,发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建构城市精神,可以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三场的主题是物性与城市,由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杨向荣教授主持,由郑州大学文学院魏华莹副教授和中山大学中文系罗成副教授对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评议。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吴维忆副研究员发言的题目是《物性与操演性导向的中国工艺理论构想》,她以物导向的哲学为指导,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将工艺品以及工艺的定义问题化,进而尝试围绕物性和操演性构想一种中国语境下的工艺理论。工艺与工艺品是考察城市手工业的重要依据,更是城市本身物质文化积淀的重要承载。透过“风物”这一中文语境下的特定概念,不仅“艺术—工艺”的二分可以被拆解,历史社会学及民俗学层面的工艺理论,抑或能与“物性”问题的形而上讨论相勾连。因此,聚焦工艺,不是对“艺术的物性”问题的简单复制,而是要通过ANT的理论视角,在关系和网络中重新审视物,以操演性的强实践指向,启发对艺术之本质、之情境、之生成过程的思考。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黄敏的发言题目是《波普艺术、垃圾美学与城市文脉的变迁》,她指出,与垃圾文化相伴生的波普艺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城市的一次性材料,对流行文化、商业生活中的消费物的打捞,尽管并非意在对记忆与历史的重新发现,却为城市提供了一种艺术方法,将日常物进行非常规的并置,将废旧物置于新的文脉之中,打破了传统文脉与“意义”的相互依赖性,这种艺术方法同时启发了城市意象的有机更新,将普通乏味的非历史空间/建筑转变为有吸引力的纪念性空间,并为城市的物质混杂提供了一种整体与部分之间动态的可变性。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吴璟老师的发言题目是《亲生物城市的运行逻辑及其韧性构建》,指出构建亲生物城市是城市生命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亲生物城市是与自然紧密联系、城市中的人们压力适应性不断增强、且能够抵御风险的韧性城市。将自然元素融入城市生命体,对于理解亲生物城市具有基础意义,但亲生物城市不具有天然的合法性、自适性,需要对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属性进行内涵确认、伦理反思。对城市与自然空间、人类与自然空间的关系、亲生物城市自身的韧性和限度的改进路径进行伦理确认,对于建构更为合理的城市社会意义深刻。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卓承芳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加速语境中的城市生活特点及其对伦理的挑战》,她指出,距离乃是伦理的前提,而加速度使得距离在今天的人际关系建构中的作用变得复杂,既对社会认知又对共同体认同(团结)产生挑战,从而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紧迫话题。通过维希留“距离污染”概念来阐明不断加速的世界所面临的“世界孤岛化”(即地点被封闭)、资源分配的空间不平等、社会关系的虚拟化、地方意义的消解等重大挑战,这些挑战使得基于空间的生存变得抽象,从而驱逐了伦理。加速既是今天伦理主张的前提条件,又是其必须面对的人类生存难题。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徐旻老师的发言题目是《构建城市形象的美食符号——饮食文化博物馆旅游动机研究》,她调查了游客参观城市饮食文化博物馆并用餐的旅游动机。通过深度访谈,发现游客动机表现在个人、人际和机构三个层面,并影响他们实际参观时的行为。在个人层面,最主要动机来自教育和求知需求,通过美食了解城市特色、当地饮食历史和风俗,同时,也寻求多感官和具身体验。在人际层面,游客认为参观饮食文化博物馆是适合亲友出游的活动。在机构层面,游客认为饮食文化博物馆作为机构所介绍和提供的美食有真实性,同时,他们的动机也受到媒介的影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孙哲老师的发言题目是《市场构建与权利分化——对上海长租公寓市场的社会学研究》,他通过对上海长租公寓市场的研究,发现政府在建构市场过程中具有高度选择性:以互联网资本为主,筛选青年群体的人才公寓容易得到支持。这一市场上的租户可以获得被承认的市场权利(有发票),但这一市场权利与市民权利(居住证)是分离的。以民间中小资本为基础,从二房东发育过来的“类住宅”等“非人才公寓”则被打压。这一部分市场同样容纳了不同年龄段的低收入群体。对于灰色长租公寓的租户,其市场权利和市民权利都不被承认,面临被驱离的风险。他认为住房租赁市场正取代住房产权市场,成为更加精细化的治理工具。社会政策的市场化,是超大城市人口调控的关键逻辑。

12月13日上午,与会专家学者参加了“后疫情时代人文城市研究的范式与路径”圆桌会议。圆桌会议分两场进行。

上半场引言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陈忠教授指出,疫情以及后疫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语境(或场景),未来整个城市运行和世界的范式将可能发生一定转换,比如说高密度聚集、大容量地装载运输等空间问题将可能进一步凸显,大型超市、大型封闭性娱乐场所、大型聚集地等的运行也会遇到不同挑战。这是一个信号,提示我们,城市社会是否将进入某种新的范式?城市问题的研究角度很多,包括文学、空间、技术、记忆、物性、社会学等,而我们往往会使用既有的学术训练和方法论进入城市问题研究,但上海论坛青年论坛体现了一种自觉的倾向,希望打造一个新的跨学科的面向城市问题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对城市研究而言是有利而且亟需的。

引言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金雯教授从会议的两个主题词“城市”“风物”的辨析入手。她指出,全球现代性的展开,实际上就是一个物变成了商品的时代,在现代这个文化的语境里物总是以商品的形式出现,物即成了商品,现代文化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拜物的文化。这次议题的设置其实已经包含着一个价值的判断和引导,引导我们思考在今天的城市研究和文化研究当中,应该探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怎样使已经商品化的物、作为商品呈现自身的物再转化成风物。风物中寄托了很多情感的对象,它不是作为一种可以被普遍标准所度量的价值载体,它仍然是一种艺术品。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风物是一种反商品,是与现代社会中的拜物文化背道而驰的一种物。我们今天要讨论怎样来摆脱作为商品的物对人们的感官世界、精神世界强大的钳制作用,怎样通过对风物的发掘培育新的感受能力、新的生活方式,是主要的问题。还有其他一系列问题,在这个再次缔造人们新的感官模式和情感模式的过程中,城市和已经连接起城市的媒介技术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感官革命如何发展,怎样与中国的当代现实与当代的语境对话,怎样创造我们自己的方法论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引言人《文艺研究》编辑部主任李松睿副研究员指出,中国当下的创作现状,乃至20世纪以来,关于乡土的表现远远超过对于城市的相关艺术表现。我们亟需找到一种突破传统的关于描写城市经验、理解城市运作方式的手段,让城市成为某种美学对象,而不仅仅是一个批判的对象。只有在理论上达到了这一点,艺术创作上才可能有所跟进。当今的艺术创作往往是观念性,首先是获得某种关于城市的理解,在这个观念之下才创造出某种艺术形式。我们要找到一种新的范式,即新的人文研究的范式,突破以往对城市固化的表现和研究,使城市本身成为了一个现代的风物,这个城市才真正成为我们今天美感的对象。

在三位引言人的发言之后,与会专家学者也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比如如何把中国城市研究的独特性揭示出来,如何在城市研究中更多地关心中国范式或社会主义经验等等。

圆桌会议的下半场由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秦宗财教授主持。他首先抛出话题:“后疫情时代”人文城市研究是否面临着范式转型、路径更新?传统的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如何适应后疫情时代下的新语境?国务院先后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日益更新的城市建设,诸如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城市人文精神的传承和重塑?智慧城市如何重塑新型人文城市?风物在城市转型中的如何存续以及如何看待新风物?

引言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项静副教授提出,风物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和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包括物,还包括记忆等,投射在城市的空间或者城市中的一些物质或关系上,其修辞本身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说公园、咖啡馆、卧室、餐厅等空间在当下的意义已经发生改变。同时,风物具有对人的心灵和感情的塑造功能,塑造新的感官、感受,也包括对未来、对超越地方性的集体心理的塑造。像扭蛋等新的消费行为在都市的出现,折射出的正是都市生活中人的心灵的现象。对于都市来说,内外视角的融合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

引言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一果教授认为,在“后疫情时代”研究范式转向过程中,数字化、媒介化对城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去考察人如何通过行动、通过具身参与到实践活动里,从而形成一种对城市的新的感知和认识,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同时,进入后物质主义时代,家庭观念、消费观念、社会联系也都发生了巨大转型,而在这种差异基础上形成共同体是这个时代,也是我们今天会议的一个重要表征。

引言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冯庆老师指出,城市概念以及它在中国本土的语境下能否得到更新的理解,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目前使用的很多理论大多来自西方或者是发达国家的城市进化及其历史。而中国自古以来的对于城市的话语资源可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激活,城市在中国古典话语中相对而言是缺位的,因此当使用“风物”来讨论城市的时候,很难接轨。风物可以说是景观,但作为风物的景观必须有一个传统的观看态度,而不是现代的观看态度。当我们用“风物”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看的视角应该有所切换,不仅仅是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它,而是要调整我们自己的观看方式。

三位引言人发言后,与会嘉宾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就“城市与风物”这一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与学术交流。

论坛闭幕式由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冯锐教授主持,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陈忠教授致闭幕词。

    责任编辑:韩少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