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共荆门高新区工委 中共掇刀区委 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

2020-12-28 08: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共荆门高新区工委 中共掇刀区委

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12月18日中共掇刀区委四届十次全体

<扩大>会议审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共掇刀区委四届十次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就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类困难风险明显增多的严峻挑战,党工委、管委会和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抢抓两区一体化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冲刺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奋发有为、务实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跨越赶超。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在169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位四年跃升42位,由2015年的100位跃升到2019年的58位,成功跻身新升级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预计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5.9%、9.1%、9.7%;剔除中省企业,总税收收入21.96亿元,税收总量全市第一,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2%,税收质量全市最优。特色产业优势凸显,三次产业结构比由5.0:59.8:35.2调整为4.12:56.08:39.8,产业结构更加均衡。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被评为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化工循环、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新能源动力电池入围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生物医药被认定为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获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两条全产业链。10家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企业、29家上市公司在我区投资兴业;聚集全国行业领军企业25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34家。创新动能明显增强,两区一体化、园办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行政区服务高新区、高新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优势更加凸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功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2%。产城融合步伐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加速完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园区承载功能明显增强,助力荆门成功夺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干净、社会面干净,经济社会加速复元重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区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机遇上看,“十四五”时期,我区处于“四期叠加”的战略机遇期。政策释放的窗口期,中央支持湖北疫后重振的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有利于我区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产业承接的黄金期,新发展格局下的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疫后产业重构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将为我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带来重大利好。区位交通的提升期,省委布局的“宜荆荆恩”城市群,浩吉铁路掇刀段的全线贯通,以及呼南高铁、沿江高铁、荆荆高铁的建设,将为我区集聚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自身优势的迸发期,市区共建、两区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优势将更加凸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品牌效应将逐步放大,化工循环产业园专业园区的优势将日渐显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两条全产业链将更趋完备,格林美、亿纬动力、长城汽车、玲珑轮胎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产能将陆续释放,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挑战上看,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发展不够仍然是我区最大的实际,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传统产业“量大势弱”与新兴产业“势强力弱”并存,化工产业独大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够,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有限,高精尖企业数量不多;受经济全球化步伐放缓的影响,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不足,投资速度明显放缓;实体经济受疫情冲击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土地、能耗、融资、用工等要素制约趋紧,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任重道远;民生保障领域存在不少短板,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完善,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全区上下一定要立足“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发扬“争抢转”精神,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3.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全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省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领先同类城市高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与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相适应的综合实力;基本实现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掇刀、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掇刀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建成文化强区、科技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体育强区,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循环经济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城乡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创新驱动发展、产城互动融合”发展路径,实施百亿工程、打造千亿产业,建成荆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奋力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党“把方向、谋全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民生事业、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扩大更高水平开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改革开放举措,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坚持全区“一盘棋”,调动各方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综合考虑我区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重点开展“四大行动”、实施“123456”发展战略,实现“五大目标”。

“四大行动”:

经济能级提升行动。力争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发展环境提质行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明显提升,营商环境全国一流、全市最优。

民生保障提标行动。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社会治理提效行动。区域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123456”发展战略,即“一核二主三片四圈五区六基地”:

“一核”,即建成荆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二主”,即培育化工循环、以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两大千亿主导产业;

“三片”,即建好高新技术产业片区、化工循环产业片区、国际内陆港现代物流片区;

“四圈”,即构建以未来科技城为主的科创服务圈,以三环线为轴心的都市农业圈,以国际内陆港为主的生产性物流服务圈,以温泉新城、掇刀万达、国际汽车城为主的文旅康养及城市生活服务圈;

“五区”,即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全省创新驱动的示范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区、全省产城融合的实验区、全国循环经济的样板区;

“六基地”,即建设鄂中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基地、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华中地区最大的锂电生产基地(中国锂电之都)、全国防水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高端原料药生产基地、国家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特色产业基地。

“五大目标”: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123456”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发展质量和速度全市领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高新区前列,国家高新区综合排位进入第一方阵。

——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同类城市高新区领先。

——产城融合展现新魅力。新型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镇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健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巩固,城市品位和承载功能明显提升,产业集聚功能显著增强,形成贯通集镇、辐射全区的“15分钟幸福生活圈”。

——生态环境实现新改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有效整治,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循环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加快建设,生态环境指数明显提升。

——幸福指数获得新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提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科教文卫体事业全面发展,法治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人才强区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域推进科技创新、全链融合统筹发展、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7.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构建“初创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领军型企业”梯次培育链,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型企业。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规模企业高标准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载体。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建研发平台,合作开展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发挥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作用,加快建设高水平的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争创动力电池、子午线轮胎、化工循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国家级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完善和落实企业研发投入普惠性财政补助及各类专项奖补政策。

8.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主动对接光谷科学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区级公共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创新创业平台优化升级,加快推动人民万福等众创空间专业化精细化市场化建设,支持台银科技企业孵化器、多辉众创空间创建国家级“双创”孵化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中试平台建设,建立科技成果项目库,推进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构建集技术交易、技术经纪、创新创业、科技金融于一体的技术市场体系、创业培训体系、中介服务体系。

9.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深入实施“凤凰英才”计划,制定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推行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创业人才双招双引、急需紧缺人才特聘岗位、招硕引博等人才引进方式,加快推进各类人才集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开展新时代企业家培育工程、工程师知识更新计划、“金蓝领”技能提升行动,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扩大用人单位评价自主权。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

10.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建立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落实“揭榜挂帅”等制度。纵深推进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和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鼓励风险投资、天使投资、股权投资,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协同,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11.实施百亿工程,打造千亿产业。更加注重企业培育,鼓励引导企业技改扩规、转型升级,促进龙头企业裂变发展、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建强荆门石化、格林美、亿纬动力、长城汽车等百亿企业,培育玲珑轮胎、盈德气体、航特装备、润都药业、中集宏图等一批50亿企业,并逐步向百亿企业迈进。建成以长城汽车为龙头的汽车百亿产业园,以格林美为龙头的再生资源利用百亿产业园,以亿纬动力为龙头的动力电池百亿产业园,以固润科技、美邦化学、君健有机硅为龙头的精细化工百亿产业园,以亨迪药业、润都药业、汉瑞药业、奥美医疗为龙头的生物医药百亿产业园。到2025年,化工循环、以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两大千亿产业基本成型。

12.强化工业支撑地位。实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大力发展化工循环产业,依托化工循环产业园,以石油化工为主干,以精细化工、碳一化工为两翼,推动化工循环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向高端集聚,打造全国绿色化工基地。大力发展以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坚持全产业链布局,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打造华中地区汽车制造基地;依托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完善“废旧电池梯级回收利用-电池材料生产-电池电芯制造”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打造中国锂电之都。加快装备制造水平升级,推进智能装备、通用航空装备、特种装备等装备制造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产业,推动电子废弃物及金属回收与利用、废橡胶资源化利用、环保设备制造等产业绿色化、循环化、集群化发展,打造国家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荆门生物产业园,推动医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品牌食品产业园,打造全国高端原料药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动以新能源、防水材料、无纺布材料、全生物降解材料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围绕电子新材料、光电等新兴领域,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光谷等产业高地,打造华中地区领先的光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力争到2025年,实现化工循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以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50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

13.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加强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人力资源、现代金融、检验检测、法律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国际内陆港打造鄂中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基地,支持李宁、多辉、腾飞达等专业物流园做大做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大力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旅、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扩大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完善专业市场、商贸网点规划,启动未来科技城建设,加快温泉文旅综合体建设,提升掇刀万达、人民万福、国际汽车城辐射带动能力。

14.加快数字化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农业数字化提升。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加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五、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开放新高地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着力构建特色鲜明、流通顺畅、互融共兴的现代市场体系。

15.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精准谋划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把中央政策优势转化为我区发展优势。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立足六大主导产业,完善招商引资信息研判、项目评审、负面清单机制,深化产业链招商、存量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回归招商、委托招商,引进一批行业领域的龙头、有实力的上市公司、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坚持项目建设“三级包联”、擂台比拼和定期调度机制,进一步深化“三办”“三贴”“三零”服务模式,推进重大项目有序开工、滚动实施。加强“两新一重”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防灾减灾、民生事业等领域短板。发挥财政性资金撬动作用,坚持争国资、活民资、引外资、强合资并举,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16.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打造教育、文旅、体育、康养、休闲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扩大节假日消费,提升消费能级。推动数字消费扩张,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加快电商向农村延伸覆盖,提升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效率。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17.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积极参加进博会、中博会、楚商大会等各类招商活动,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主动开展项目、人才、技术、品牌对接,全面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引导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我区设立地区总部、区域性功能机构和生产基地。发挥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打造通关便捷、服务高效的对外开放平台,争创综合保税园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国际深度合作和国际标准制定,开展投资并购、海外上市,拓展国际市场。

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坚持以改革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

18.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把培塑和提振企业家信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目标,建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政策、政务、金融、法治和人文环境,打造“全国一流、全市最优”的营商环境。探索建立“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兑现”的惠企政策兑现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探索完善“企业家接待日”、企业家座谈会制度。建立区“四大家”领导包联龙头企业、区直部门包联重点企业、商(协)会服务“四下”小微企业长效机制,健全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常态化机制,精准高效为企业减负解难。丰富拓展关爱企业家“三个一”活动,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完善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曝光、评价机制。

19.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一次办成”。推进“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研究制定全区统一的企业和项目服务工作规范。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深化政务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信易贷”“信易租”等惠民便企服务,完善“红黑名单”制度和信用联合惩戒机制。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细化行政裁量权,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20.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能源、环境容量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构建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加强政府调节和监管。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清理处置闲置土地和“僵尸企业”。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

21.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高财政预算编制科学性、执行刚性和财政公信力。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财政监督、会计管理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严格财政收入质量管理,促进依法征税、依规收费。推动政府投资向投融资转变,通过基金引导、担保补贴、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放大杠杆效应,提高政府资金使用绩效。加快推进国有平台公司转型发展。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加强政府性投资管理,严格债务率控制约束,积极化解债务,有效防范风险。引导各类基金公司、证券机构通过股权投资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建立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上市直通车”服务机制、分层培育机制,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常态化开展“行长进园区”活动。

七、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纵深推进产城融合

坚持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推进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深度对接,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22.提升中心城区品位。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抓好地上地下建设,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坚持规划引领,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融合”“多规合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六纵八横”城市路网,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拉通城市主干道与三环线的连接,维修改造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合理规划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公共停车场,持续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政务平台建设,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提升城市管理服务的现代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步伐,加大城市“疤痕”治理力度,推进城市出入口、主次干道、河道沿线的景观塑造,着力打造生态城市。

23.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统筹推进高新园区扩区调区。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攻坚计划,拉通园区断头路、节点路,合理布局地上地下管网,形成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路网骨架;优化化工循环产业园空间布局,全力推进东扩区域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项目加速集聚。推进公共服务延伸行动,科学布局教育、文体、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园区生活配套服务功能,推进园区供热、供冷、供气全覆盖,基本实现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生产与生活有机联动,促进功能单一的工业园区向功能多元的城市空间转变。

24.提升集镇能级。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团林铺镇、麻城镇组团发展。团林铺镇抢抓长城汽车落户的机遇,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并重,打造“汽车新城·生态团林”;麻城镇重点建设现代物流新城,打造“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镇”。

25.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荆荆高铁掇刀段、化工循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建设,恢复荆门南、开通荆门东高速公路出入口,运营浩吉铁路掇刀客货运站,完成G207国道改造,打通与荆门西站的道路连接,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

八、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6.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扩大高油酸油菜、优质畜禽、特色水产、精品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供给,全力保障中心城区市民的“菜篮子”。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突出特色种养、民宿康养、乡村旅游等新模式新业态,着力构建“两带三园三区”的发展格局。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构建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质量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强农,加强农业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做响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27.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优化乡村布局,实施镇村联动发展,加快推进以团林铺、麻城集镇为中心,以小集镇为依托的农民生活圈建设。统筹推进集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探索“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模式。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巩固“厕所革命”成果,统筹推进河湖水系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治理,推进石膏矿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利用。推进数字农村建设,推动农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强化集镇综合服务能力,把集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28.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全域推广农村承包土地按户连片耕种,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盘活集体资产,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业担保体系和农村信贷损失补偿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统筹推进农业水价、供销合作社、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运营等改革。

29.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现有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实现攻坚期向常态化的有序平稳过渡。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治制度,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机制,持续抓好基本产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基本技能培训、基层组织建设,继续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充分运用脱贫攻坚成功经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规划、政策、产业、组织和人才等方面衔接。

九、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30.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用新思想武装干部、教育群众。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及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形成的伟大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讲好掇刀抗疫故事,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擦亮全国文明城市品牌,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公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遵循。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作用,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新时代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31.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融媒体中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建成运营区级文体中心,推动镇(街道)和村(社区)文化站、智慧广电、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多元化供给、社会化管理、专业化运营,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做强“唱响掇刀”“书香掇刀”等文化品牌。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更多反映时代新气象、彰显掇刀新成就的文艺精品。培育和发展特色文化,加强陈士榘将军事迹陈列馆、邓家泰将军教育促进会等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充分挖掘关公、周培公等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地域文化品牌。

32.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放大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品牌效应,推动文化体育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推进温泉文旅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特色康养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大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具有掇刀特色的“三国游”“红色游”“休闲游”。

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33.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化改造,建立循环型全生命周期绿色产业链,实现企业间物质交换利用、能源梯级利用,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的样板区。重点发展石油炼制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废旧电池与动力电池材料回收-拆解-再利用、报废汽车综合利用、钴镍钨资源回收、磷化废弃资源利用等循环生产模式,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发挥服务业在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循环消费理念、转变消费模式方面的作用,构建循环服务业体系。推广循环型种养模式,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

34.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施“蓝天工程”,强化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科学治霾、系统治气,确保大气质量明显好转。实施“碧水工程”,坚持水质水量水生态协同管控,加强竹皮河、革集河(杨树港)、拾桥河(新埠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实施“净土工程”,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推进固体废物排查整治行动,推行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化、无动力或微动力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模式。实施石膏矿影响区生态恢复行动,加强矿区综合治理。加强噪声污染治理管控。

35.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健全环保监管体系,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持续开展“绿满掇刀”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36.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高企业节能管理质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二氧化碳达峰行动。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优先保障主导产业、民生项目用地需求。统筹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推进土地高效开发利用。优化水资源综合利用,推广使用节水设施设备,提高污水处理和城市用水效率。

十一、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区域治理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7.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完善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力度,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支持人力资源产业园发展,提升市场配置人力资源水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

38.推进社会保障普惠公平。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更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更加便捷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精准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巩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促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合理衔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城乡低收入家庭主动发现机制、关爱服务机制和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深化特困救助供养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39.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机制,争创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统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建成军马场学校、荆门外校小学部,启动龙井小学建设,规划建设一所双语国际学校,满足企业高管子女入学需求。持续深化新样态学校建设研究,打造智慧教育示范区、未来教育实验区、科技教育先行区。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深化荆门职业学院、荆门技师学院、掇刀职高等院校与辖区企业的合作,订单、定向、定岗式培养输送技能型人才。建立健全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体系,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支持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区。

40.推进健康掇刀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前移疾病监测关口,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夯实联防联控基础,健全以区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为网底、全社会协同的分工协作体系。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支持高水平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加强重点人群及特殊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疏导、干预,建立医疗机构治疗、社会机构康复、家庭日常监管照护协同发力的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1+3+X”政企联合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41.推进平安掇刀建设。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区级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坚决维护经济安全,构建全过程、多层次经济领域风险防范体系,完善金融风险排查、预防、预警机制,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构筑食品药品安全防线;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探索建立社会化应急救援机制,提升应急管理和防灾救灾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全面提升群众“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平安掇刀。

42.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负担,做强街镇,夯实社区(村),继续推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制度,建好用好社区(村)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志愿者队伍。深化社区(村)积分制、网格化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十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各方面力量,奋力实现我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43.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的力量体系建设为支撑,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坚持和完善“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推动全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落实好干部标准,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严把政治关、廉洁关、素质能力关,实施“干部能力提升计划”,提高“七种能力”,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保护机制,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有效贯通,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4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围绕中心依法履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统筹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以及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加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投入,深入开展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巩固和提升“双拥”模范创建成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掇刀、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推进依法治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弘扬宪法精神、法治精神,开展“八五”普法,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

45.推动规划制定和落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从实际出发编制好我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类专项规划。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等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合,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强化重大项目支撑,聚焦重点领域,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夯实“十四五”项目库和重大项目库。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扩大公众参与,组织开展规划评估,提高规划实施透明度。

实现我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为全面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建成荆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奋力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而努力奋斗!

附件:

名 词 解 释

1.“三办”“三贴”“三零”服务模式:领办、包办、代办的项目服务模式,贴近、贴身、贴心的企业服务模式,零距离、零障碍、零遗漏的企业家服务模式。

2.“两新一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3.“六纵八横”:荆东大道、阳光大道、龙井大道、白云大道、象山大道、荆山大道,白庙路、兴化三路、深圳大道、掇刀石大道、凤袁路、官堰湖大道、明礼路、尚义路。

4.两带三园三区:革集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高油酸油菜产业示范带,荆门花博园园林产业园、板庙华中区域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双碑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炎奇农业综合种养示范区、大金龙生态养殖示范区、硕隆田园综合开发示范区。

5.“1+3+X”养老服务体系:培育1家以上养老服务业龙头企业,打造3个养老服务区域中心,建设若干个社区(村)养老服务驿站。

6.“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7.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群众安全感、公正执法满意度、矛盾纠纷调解有效率、扫黑除恶行动评价。

8.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来源 /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

原标题:《中共荆门高新区工委 中共掇刀区委 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