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擎法律武器,守护“五无”甘南,卓尼县法院持续“亮剑”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2020-12-29 17: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列入三大攻坚战。卓尼县人民法院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司法卫士,持续“亮剑”现代环境治理,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法治力量,为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塑料、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公害、全域无污染的“五无甘南”提供法治保障。

卓尼素有“藏王故里,洮砚之乡”的美称,我们头顶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我们身边碧波清流,绿荫掩映。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卓尼县强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防治污染、修复生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优化结构、转换动能、提高能效,绿色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根基;水秀山绿、风清天蓝,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一、牢牢把握党的领导政治保证,通过法治保障五无甘南方略贯彻落实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人民法院司法职能,依法行使人民法院审判职责,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始终把全力创建“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塑料、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公害、全域无污染”的“五无甘南”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在完整准确贯彻上下功夫,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充分释放司法治理效能,积极主动将“五无甘南”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司法决策和司法实践。始终同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和法院职责使命对标对表,在审判工作中找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以及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守护大美甘南,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二、牢牢把握人民为主根本立场,通过法治保障人民群众获取生态红利

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社会公众幸福满意度的关键指数。如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开启乡村振兴新战略,必须要抓住生态环境质量这个关键,“十三五”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启示我们,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司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迫切需要。作为基层人民法院,我们要通过环境司法来改变人民群众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越是面临转型升级的困难挑战,越要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定力;要让绿水青山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越要让人民群众守住法律的底线,在“诗意栖居”中共享民生福祉,同享生态红利。

三、牢牢把握生态司法威慑功能,通过法治保障担当绿水青山司法重任

一要加大审执力度,强化环境司法威慑。坚持罪刑法定原则,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过度开发利用等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有效威慑潜在污染者。严厉惩治污染河道、重点水域、破坏森林、耕地等违法行为;严厉惩治企业粗放型使用塑料、化肥、剧毒农药等破坏性行为;认真评估环境违法行为对环境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造成的损害程度,将评估结果作为行政处罚、刑事量刑的考虑因素;统筹考虑环境资源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对症下药制订出可行的整改方案,让判决和调解更接地气;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强化企业法治意识、契约精神、环保观念,以刚性约束倒逼习惯养成,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把“五无甘南”建设得更加美丽。

二要依托巡回审判,妥善化解环境纠纷。推进环境保护巡回审判工作常态化,深入村组社区、田间地头、乡镇广场,运用“车载法庭”“帐篷法庭”方便群众诉讼,坚持就地处理原则,实行环境保护案发地巡回审理、就地审判,认真查清环境污染破坏事实,责令侵权人通过消除污染的方式化解纠纷,以案释法,增强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要发挥服务功能,坚持创新“枫桥经验”。主动将土地污染、工业排废、水源地保护等涉及“五无甘南”建设的矛盾纠纷融入到城乡环境治理中,将矛盾纠纷排查纳入卓尼县15个乡镇审务工作站和法官联系点,充分发挥乡镇人民陪审员贴近基层群众、熟悉民族风俗、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将矛盾解决在早,化解在小。

四要推进专案专办,完善生态旅游法庭。坚持走专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好专业法庭、专业人员、专业理论的作用,设立多坝生态旅游法庭,集中管辖审理卓尼县域内涉及环境保护的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和公益诉讼案件,明确受案范围,统一裁判尺度,重点整治环境污染、乱垦滥伐、非法占地等违法行为,促进提升环境资源司法能力和水平。

四、牢牢把握共治共享治理理念,通过法治保障形成现代环境治理格局

一要加大司法宣传,鼓励公众参与。通过发布生态环境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加大环境典型案例宣传,构建黄河流域司法协作机制,助力打赢污染防治和资源保护攻坚战;通过引入志愿者机制,从村镇干部、中小学学生招募“五无甘南”生态环境志愿者进行环保法治宣传,告知广大群众塑料、废水、废气、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危害性,形成群众环保监督网;通过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引导法官走基层,广泛开展“法官讲法”等活动,汇聚出最强“绿色法宣合力”;通过积极参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生态环境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力度,用法治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不断夯实法治社会基础。

二要部门协调联动,形成长效机制。加强与环境资源保护司法鉴定部门的沟通,不断完善评估机制。注重加强与公安、检察、环保、水利、自然资源等生态环境保护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按季度召开联席会议,认真研究生态司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提出司法建议,大力支持依法行政,合力构筑起“五无甘南”生态安全司法屏障。

三要注重损害恢复,落实赔偿规定。全面贯彻修复性司法理念,积极探索使用多种形式的生态修复方式,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过度开采等违法犯罪行为拓展更多替代性修复惩戒方式,树牢现代环境司法理念,责令犯罪个体和企业推动绿色生产方式,承担起环境资源保护的主体责任,不断探索建立环境修复、惩罚性赔偿制度机制。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盼,卓尼县人民法院须臾不忘。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将结合县域特点,切实发挥好生态环境审判职能,全力强化环境资源保护,积极推动“五无甘南”建设,形成“保护、打击、预防、修复”为一体的生态司法保护模式,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全力守护大美甘南。

原标题:《高擎法律武器,守护“五无”甘南,卓尼县法院持续“亮剑”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