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川报整版聚焦越西 | 科技护航 千年越西苹果“出深山”

2021-01-04 15: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微信号:scrbpx 联系我们:0834-3866868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 王成栋 摄影 华小峰

1月02日四川日报第四版截图

一县一策

当地首个现代农业园区内,苹果种下第二年就挂果,还优价卖到粤港澳——

“你尝一口嘛,脆得很。”2020年12月19日,说起苹果品质,正在写材料的曾金立即停下,抓起一个咬了一口。这位越西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对自家的苹果很是自信。

让曾金自信的越西苹果和现代农业园区,位于越西河沿线的越西县大瑞镇林沟村一带,2018年才动工兴建。这是当地第一个现代农业园区,主打品种正是2019年才种下的苹果。2020年,苹果不仅实现“一年挂果”,还在口感未达最优的前提下,以5元一斤的优价闯入粤港澳大湾区。

史料记载,越西早在唐朝就已种植苹果。但1300多年来,越西苹果基本处于“养在深山人未识”的状态。而今越西苹果出得深山远销粤港澳,曾金说,这些全是高科技带来的结果。

越西现代农业园区。

苹果园里为啥种草莓?

600亩草莓、脆桃和李子,筑起防病害“隔离带”

沿着越西河前行,几十座种植草莓的塑料大棚一字排开。工作人员介绍,还有半个多月,这里的冬草莓就将上市。

明明是苹果园,为何要种草莓?“这不是随便种的。”园区专家组组长、省农科院研究员谢江红介绍,苹果园里种草莓,首要目的是防止苹果病虫害蔓延。科研表明,如果果树品种单一且集中连片,很容易在病虫害面前“全军覆没”。在此背景下,设置病虫害的物理隔离带就极为重要。

草莓和苹果几乎没有共发性病虫害,典型的互为“绝缘体”。苹果病虫害最大传播半径约50米。因此,果园种植草莓每个大棚宽30米上下,且两座并列。

曾金和谢江红提供的设计图纸显示,目前园区一期二期合计面积3200亩,隔离带达到600亩。除草莓外,隔离带里还有脆桃和李子等其他“绝缘体”。

“隔离带”需要这么大面积吗?“这是为了考虑经济效益。”越西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增加收益,是设置“隔离带”的第二个原因。

曾金坦言,园区的苹果至少需要三四年才能进入丰产期。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的水果,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园区收入。在越西,脆桃、李子和草莓,“身价”都不低。以草莓为例,每亩年产值轻松破万元。

“今年‘隔离带’的产值,大概有300万元。”曾金介绍,对于处于初创期的园区而言,这笔“自我造血”的收入弥足珍贵。

现代农业园区员工在精选苹果装箱。

如何监测每一只虫子?

应用5G,精准掌控影响果树生长的每一个变量

“这几天气温不高,园区的害虫一直没能超过10只。”12月19日下午,曾金瞟了一眼手机,决定把冬季杀虫计划再往后推几天。

手机能监控园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得益于2019年设置在园区内的应用5G的病虫害监测仪。

“每一只虫子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指着园区内的一台病虫害监测仪,曾金打开话匣子:5G信号传输信息负载更大、传输速度快。因此,园区内设置的20余台监测仪,其数据均可在第一时间传输到管委会大数据平台。当害虫密度达到了需要处置的指标,设备会自动发出警报并给出处置建议。

应用5G来监测处置虫害的好处,体现在统计数据上:2019年初第一批苹果树苗种下后,园区没有发生过大规模虫害。“今年是初次挂果,因病因虫落果率只有普通果园三成左右。”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2020年光是减少落果这一项,就能减少损失15万元。

在园区,5G不只是用来监测防治病虫害。曾金介绍,目前,基于5G应用,园区已将风速风力、降雨量、土壤湿度、气温、果树生长速度等纳入监测范围。“等于是我们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曾金说,5G搭配水肥一体化系统,园区已经实现了灌溉、施肥等线上操作。每年园区不仅可节约人力成本至少30万元,而且“灌溉、施肥更科学、更精准”,避免了管理过程“凭经验”“凭感觉”。

外销为何不到总产一半?

做“CT”、查“血糖”,重品质“不能砸了牌子”

2020年,苹果园里2600亩苹果多已挂果,产量60余万斤。但记者注意到,即便有广东方面“来者不拒”的承诺,越西发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苹果还不到30万斤,其余全部在凉山本地消化——价格只有售往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半左右。

为何留了近一半在本地销售?“宁可不卖,也不能砸了牌子。”曾金将记者带到了园区管委会附近的苹果分选室,伴随着机械的轰鸣,流水线上将近一半的苹果被淘汰。曾金解释,售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苹果第一关,是要经过这条流水线的“考验”。“考验”的标准是:重量180克左右。

“单个果子180克左右,符合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谢江红认为,唯有保证质量才能赢得价格、市场和品牌。

精选大小就能保证品质吗?“还要做‘CT’、查‘血糖’。”曾金解释,流水线上筛选的苹果,接下来都要经过一台扫描仪的“体检”。“体检”的指标有二:苹果芯部是否有病变、损坏;苹果的含糖量是否达到15%。

“合格了才能进入冷库储存、转销。”曾金说,苹果芯部是否有损害,关乎苹果保质期和消费者感官。而含糖量则关系到越西苹果的口感——越西苹果果酸较高,含糖量要维持在一定程度才能保持口感。

正是因为把好了质量关,2020年10月22日,粤港澳大湾区方面再次提前下达订单:来年订购越西苹果60万斤以上。

越西县非遗工作坊直播间,彝族妇女曲木伍果(右)在学习直播带货。

一线故事

打通非遗产品销售新通道

绣娘的“主播养成记”

“欢迎来买我们的围巾。”圆圈补光灯打开后,吉古拉古木瞥了一眼屏幕里的自己,有点想笑。2020年12月17日,在越西县城附近的非遗扶贫工坊电商主播培训中,这个32岁的彝族妇女,首次坐在堆满香肠、腊肉、苹果、苦荞茶、彝绣、彝族漆器的直播台后,学习当主播。

在偏远的彝族山乡,当电商的直播带货新玩法碰上古老的彝族传统工艺品,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缺特色,首次彝绣直播“翻车”

“很多人夸彝绣美,但就是没人说要买。”提到首次带货直播的“翻车”事故,四川凉山家平台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专职主播黄琬舒直摇头。10月,公司在越西“非遗扶贫工坊”做了一场彝绣的直播,以宣传介绍为主,没有开放购买,只想试试网友对彝绣产品的反应。

黄琬舒记得,那天自己穿了一套彝族传统服装,从头饰、服饰、配饰等一件件地介绍起来。黄琬舒试探地问:“你们会买吗?”有网友的回复却是:“好像没啥特别的。”

首场直播后,凉山家也陷入困惑,明明挑选的是改良版的彝绣产品,已经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了,为啥网友不买账?反复分析后,公司认为,问题还是出在产品上,改良没有问题,但是产品太“大路货”,“既不现代,也不传统。”

展个性,让彝绣绣娘当主播

黄琬舒曾在线卖过一次盐源苹果,当天直播观看量超过百万,线上线下合计销售3700多万元。

苹果售卖大获成功,凉山家却不敢把同样的模式搬到彝绣上,最大的顾虑是产量和品质不稳定。因为,彝绣都是手工产品,非遗扶贫工坊里的10家彝绣作坊里,绣娘们手艺高低不同。

有人认为,大规模、商业化的直播带货不适合彝绣,不如让绣娘来卖,既真实又能体现个性。但让绣娘走上主播台,也没那么简单。第一次培训,一个愿意上台尝试的都没有。多次培训后,终于有绣娘表现出兴趣和胆量,吉古拉古木就是其中之一。她背着孩子坐上直播台,拿出围巾,一边绣一边跟大家说家里的事:“我的丈夫在浙江送快递,孩子是老三,只有1岁,我想在家陪伴孩子,也想挣点钱,所以就做彝绣……”断断续续地说了几分钟,她抬头一看,竟然有人给她送小礼物。直播体验结束后,她兴奋地告诉黄琬舒,以后还想来。

直播培训连着搞了几天,30多位彝族绣娘都学会了基本的直播技能,但在黄琬舒看来,想要让传统彝绣走出大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产品的问题还有待解决,直播的内容还需要设计,“但她们愿意尝试,这就算是迈开了第一步。”

增收门道

大瑞镇

入股产业园,贫困户领分红

越西县与广东佛山南海区合作,在大瑞镇建设大瑞现代农业(苹果)产业园区,园区面积3200亩。全县统筹,将越西县城北集中安置点1400余户易地搬迁贫困户产业到户资金700余万元投入该园区,贫困户可享受园区占股部分效益分红。此外,园区常年聘用贫困户55人,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瓦曲觉乡

盘活闲置地,种植中药材

瓦曲觉乡坐落在海拔2800多米的高寒山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2016年以来,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瓦曲觉乡逐步向县城周边搬迁,截至2019年底,全乡6个村全部实现搬迁。村民搬迁后,生产半径拉长,老村子的土地大量闲置。瓦曲觉乡充分发掘生态优势,招大引强,盘活闲置土地。2019年,该乡与太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取“公司+贫困户+党支部”模式运营,积极利用生态优势发展750亩中药材产业,收益70%分红给贫困户,30%为村集体经济所有,预计每亩纯产值达3000元以上。

乡村看变

嘎多村老党员搬家记

“中午就莫走了嘛,在这吃腊肉。等不了多久。”2020年12月19日,看见记者要走,76岁的马海拉曲追出了小院。这位越西县河西乡嘎多新村年纪最大的党员说,眼下新家条件好,用高压锅煮饭十分钟就能搞定。

2019年9月,作为全村最后一个搬迁户,马海拉曲从越西县瓦曲觉乡嘎多村搬到距离县城不到十分钟车程的嘎多新村。在那以前,他是全村反对搬迁最坚决的人。究竟发生了什么,让马海拉曲态度出现180度大转弯?

嘎多村人为何要搬家?“因为条件太恶劣了。”驻村第一书记阿里伟坡说,地处越西、昭觉和美姑三县交界处的嘎多村,距离县城上百公里,交通极其不便。同时,这里已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2018年,嘎多村人均耕地不到五分。受气候和土质影响,这里的土地每年只能种一季土豆或荞麦,而且“土豆长得还没有鸡蛋大”。

从2017年开始,嘎多村多次召开村民大会,最终确定了整村搬迁的选址和方式。“人均25平方米,自己建起码要20万,但搬走只要交1万。”早就住够了土房子的儿媳妇海比布西说,这样住新房的机遇实在难得。

海比布西说,从前年7月底到9月初,村干部和全家轮番上阵劝说,但马海拉曲就两个字:不搬。

马海拉曲最终改变立场,是外孙连渣尔且无意中的一句话。前年9月初,作为第一批搬迁户,连渣尔且回到老家。在看望外公时,连渣尔且提到:搬到新家以后,孩子们上学只要10分钟,沿途全是水泥路,不论刮风下雨都能畅通无阻。“外公听到了,一直追着我问‘真的假的’。”连渣尔且说,见外公半信半疑,他把手机里拍到的视频找了出来。连渣尔且注意到,外公盯着屏幕看了一遍又一遍。他觉得,转机出现了,“老人都心疼娃娃嘛!”

“我们吃了太多没有文化的亏。下一代不能这样了。”马海拉曲说。

作为全村最后一个搬迁户,2019年9月中旬,马海拉曲带着儿子把搬迁费用交到了阿里伟坡的手上。

“生活都挺好,比老家不知道方便多少倍。”马海拉曲说,在嘎多新村,不仅孩子们上学方便,自己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政府把大伙安排到外地打工,收入高得多,再也不用愁地里土豆太小了。”

猜你喜欢

1、对话183丨美姑县委书记马小宁:锁定两个文旅发展目标定位 构建全域生态山地旅游体系2、对话183丨普格县委书记刘若尘:打造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县3、对话183丨凉山州政协副主席、金阳县委书记毛正文 :打造金沙瑶池明珠

4、美景美图 邛海湿地花香鸟语满园春5、对话183 | 甘洛县委书记陈建生:建设大渡河畔的璀璨明珠6数瞰四川之凉山篇 | 唯美视频浏览全域五彩凉山 感受阳光味道7、对话183 | 会东县委书记刘晓博:让“川滇明珠”在金沙江畔熠熠生辉8、对话183丨凉山州雷波县委书记王荣华:大山大水见证脱贫发展奇迹来源:四川日报

主编:王云

原标题:《川报整版聚焦越西 | 科技护航 千年越西苹果“出深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