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磅!郑州市家庭文明建设工作喜结硕果!

郑州市妇联
2021-01-04 23: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2020年最后一天,全国妇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和家庭工作先进集体、个人进行隆重表彰,并同时揭晓了2020年全国最美家庭。郑州市妇女联合会喜获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殊荣,我市王春玉家庭、闫思帆家庭、耿传忠家庭、梅竹家庭、王孝宇家庭、李翔家庭等6户家庭荣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马英家庭、张升华家庭、刘凤家庭等3户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马斐颖作为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和获奖的9户家庭代表,一起参加了电视电话会议。

让我们一起领略获奖集体和家庭的风采!

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

——郑州市妇女联合会

近年来,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创新开展并持续叫响以家庭文明创建、家庭教育支持、就业创业促进、法律知识宣传普及、困难家庭帮扶等为内容的“德润万家”“育兴万家”“书香万家”“业安万家”“法进万家”“康乐万家”“心暖万家”“绿惠万家”“八个万家”品牌活动,将“家”字这篇大文章做深做细做实。黄晓薇、蔡淑敏等全国妇联领导先后对郑州家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国妇运》《中国妇女报》多次报道郑州家庭工作经验做法。

全国五好家庭

王春玉家庭

这是一个嵩山红色家庭,全家57口人,28名共产党员,4代人写家庭日记。2018年5月成立“共产党员家庭日记馆”、家庭“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旗帜,存各种日记450余卷。该家庭连续召开家庭生活会51年,连续多年在家庭中开展“好媳妇、好女婿、好孩子、好女儿”评选活动。慰问100岁以上的老人、80岁以上的老干部、老军人;自费数万元,给本村60岁老人发福利、80岁老人做唐装;协调资金80余万元给本村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

闫思帆家庭

闫思帆家庭将“存好心、做好事、行善举、立好德”作为家训,带领1000余位志愿者从事扶危、济困、助残、救孤、公民道德教育等公益慈善活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闫思帆夫妻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坚守在防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贡献着平凡力量,还募集了8340元善款,用于孝感市、信阳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在闫思帆家庭的影响下,有500多个家庭加入到打造“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公益家庭”的温暖队伍。

梅竹家庭

梅竹出生于革命老区信阳市固始县,拥军是她一生不悔的甜蜜事业。1989年她带着3000多元的慰问品,爬过前线的战壕、钻猫耳洞,冒着枪林弹雨到云南老山前线慰问部队官兵,成为了中国后方女青年上前线慰问的第一人。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而来,17年前夫妻俩抗非典,17年后和已经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在当村支部书记的女儿一起一家三口战疫情,他们的家庭战疫事迹,被全国各大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四次上学习强国,5次上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王孝宇家庭

这是一个向善向上的军人家庭。王孝宇夫妻二人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献血液超过6万毫升,挽救近百人的生命,广泛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带动身边千余人参与无偿献血,并先后为西部贫困小学捐助教学器材200余件套,连续5年资助6名贫困孩子完成学业,多次为孤寡老人、大病患者慷慨解囊,累计参加爱心捐助活动300余次,筹措捐助善款超过36万元。疫情期间,积极捐款3000元,高价购买600个口罩捐给一线执勤人员和志愿者。

李翔家庭

李翔家庭5口人4人是党员,每月都组织开展一次家庭主题党日活动,先后开展了慈善捐款、助学助难帮扶、以买助力脱贫攻坚等30多次公益慈善活动。疫情期间全家总动员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各个工作岗位,先后捐赠10000元家庭党费、8批防疫物资、年审5875张老年乘车卡,为抗疫发挥了积极作用。2016年至今,李翔每年生日之际主动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累计15000元,同时累计义务献血4000毫升。他们家庭的先进事迹多次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上宣传报道。

耿传忠家庭

耿传忠家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向省内外灾区群众捐献钱物2万余元,还长年资助2名贫困学生,被誉为“爱心之家”。今年疫情期间,他们一家4人分在四地,抗疫齐上阵。耿传忠主动承担起一项特殊而又危险的任务——接转经停新郑机场中转的春节前赴国内外探亲旅游的武汉籍返回人员及从国外返回的旅客,共接转安置近600人。爱人积极参与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女儿和女婿分别在武警郑州支队和武警南阳支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最美家庭”的风采。

全国最美家庭

马英家庭

这是一个特殊的农村家庭。面对5个智障小叔的家,马英默默地坚守了49年,只为公公临终前的一句嘱托。如今已经71岁的她始终恪守着自己的诺言,用母亲般的大爱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家里的憨傻兄弟,演绎着“老嫂比母”的古训。她的事迹感动了邻里乡亲,被称为当代“嫂娘”。几十年间,马英的丈夫和婆婆相继去世,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辛劳。在她的带领下,整个家庭和睦团结、长尊有序,形成了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良好习惯,对老人恪守孝道,尽心尽力,赢得了全村老少的一致赞誉。

张升华家庭

“再苦莫忘父母恩,再难都有报国心”,这是张升华家庭的家训和家风。为给父母治病,张升华不仅花光了全部积蓄,而且还给双目失明、患严重精神疾病的父亲用手抠大便、用嘴吸小便。特别是他悉心照顾因车祸致残的妻子与患癌的岳母等举动,广受赞誉。妻子不仅支持丈夫先后花费40多万元帮助两个患病小叔盖房、成家,而且还与人为善,关爱邻里。女儿积极向善、向上,两次受到中宣部通报表彰。民族运动会期间,她又担负接待和讲解任务,积极向全国代表团推介河南和郑州。

刘凤家庭

这是一个乐善向上、至和至美的家庭。刘凤精心照顾生病的婆婆,经常给婆婆洗澡、端水洗脚。夫妻俩热心公益,先后为贵州、四川等边远山区孩子免费送课100多课时,捐赠图书2000余册,衣服被褥15000多件,开展公益课堂近60余次,受益的家庭300多个。疫情期间,刘凤全家齐上阵,多方购买3万多元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捐赠到急需的学校,开设公益家庭教育讲座近30场,女儿录制视频为抗疫一线的英雄们致敬加油。他们的事迹在大河网、《郑州晚报》刊登,广受社会称赞。

原标题:《重磅!郑州市家庭文明建设工作喜结硕果!》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