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芯片风口下,培训机构盯上了芯片培训

2021-01-09 10: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在直播风口的时候,各种培训班在所谓直播村被风一样的建立起来,宣称拥有头部MCN资源背书,收取着高昂的学费,一期仅几天的网红培训班,几乎成为了一种流程化的标配。

于是,大多数人玩直播没赚到钱,可做培训的已经捞完走人,剩下的只是培训班的一地鸡毛……

同样的场景,我们五年前在微信公众号的风口上看到过;十年前,游戏研发热的风口上看到过……

它们在宣传上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总爱宣称,某某人才缺口若干万。

但凡如此,就是在利用人们谋求职场进阶和更多收入的焦虑,去完成快速培训、快速收钱的生意目标。

只不过,过去的这种焦虑生意,往往门槛低,什么人都可以来培训,一教就会、一用就废的状态。

关键点在于任何人都可以学,学会了直接走上人生巅峰、没走上去说明学习不认真。

当所有人都在挖金矿的时候,稳赚不赔的,往往是卖铲子的人。一二线的金矿挖完了,就去五环外卖铲子,接着挖,如此而已。

而且随着一二线城市,这样的培训由于蹭了太多风口热点,所以现在培训班们也开始盯上下沉市场,搞五环外培训了。

但也有升维市场,在其他培训班去五环外后,一些培训机构又看中了逐步空白起来的一二线城市,开始通过风口设计新的焦虑。

最典型的是芯片培训。

在最新的芯片设计风口上,培训机构们尽管依然打着零基础都能学,却还是把目标锁定在大中专院校的高年级学生身上。

“零基础,上四个月网课,就可以成为专业芯片人才,拿25万元起的年薪。”“2020年前11个月的招生人数是2019年全年的5倍多。”在中新社发布的《上四个月网课,拿几十万年薪?谁制造了芯片培训的狂欢》报道中,类似的字眼随处可见。

报道中采访的芯片业内人士给出的结论也很实锤:无论是人才培育上还是资本投入上采用急功近利的办法都可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项。

在每日经济新闻中的报道,则直接描绘出了芯片培训的目标用户脸谱。

在这篇题为《国内首个“芯片大学”没开芯片设计课!》的报道中,某学员提到,班上基本上是大三、大四的本科生,大多来自南京的独立学院。之所以选择培训,是因为“独立学院出来的学生本来找工作就相对比较困难”。

高薪的诱惑,芯片从业人员事实上存在的短缺,以及个人对就业上的焦虑,汇聚成了一个培训的流量池。然后一个用零门槛来吸引确实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成功跻身一二线城市培训市场的罗网,也就得以成型。

结果会如何?根据以往的经验,除了培训机构赚到钱以外,学员们只是得到了一个披着培训外衣的安慰剂,缓释下焦虑,最终还是会被现实寂灭掉幻梦。

就如负责招生的某芯片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自己对媒体说的那样:芯片设计对华为都是难题,何况下面的培训(机构)。很多在校大学生连C语言都搞不定,单片机还玩不转,让他们学芯片也是泡沫。

但仅仅是制造焦虑和进击一二线城市,就是此类芯片培训机构的全部意图了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为了钱,但不仅仅是为了从学员手中赚快钱,还想赚补贴,这才是潜台词。

检索新闻不难发现,为了鼓励芯片设计领域的突围,多个地方都在鼓励芯片培训。

尤其是在2018年以后,产业热度调动了地方政府积极性,地方政府参与到行业的脚步和力度更加大了,越来越多芯片项目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支持的方式除了资金,也包括地方政策、税收、产业规划多领域。

而芯片研发毕竟高精尖,可能快速出成绩的,则是培训。别忘记了,此处还有驱利性更强的民间资本,也在高热量的进入,部分资本还特别急功近利,也就很容易与培训机构合流。

警惕吧,卖铲子的人,又回来了,这一次,他们还是老套路:卖惨、卖铲,直到把什么都卖残了,再转战下一个风口,没良心的恶性循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