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回眸“十三五”|建设法治平安和谐幸福高新(江海)

2021-01-08 20: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三五”期间,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高新区(江海区)依托党建引领、社会参与、治理重心下移和智慧治理等方式,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在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民政部中期评估的同时,其创出的“江海模式”“江海经验”如同一剂社会治理的“时代良方”在全国复制推广。

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大考中,高新区(江海区)党委领导带头、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治理体系和经验得到了检验,交出合格答卷。

同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的建立,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的推进,也让高新区(江海区)向着“建设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这一愿景不断迈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社会治理让高新(江海)活力彰显。

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

创新“三社联动”体制机制

在礼乐街道英南村,道路两边的灌木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地面没有一点垃圾,路过的村民自觉将抽完的烟头丢进路边的垃圾桶,家家户户对门前屋后的保洁实行“三包”,村内一派干净祥和的景象……这一切要归功于高新区(江海区)深入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出台《江海区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实施方案》。

礼乐街道英南村一派干净祥和的景象。

近年来,该区以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创新“三社联动”体制机制,在党建引领上“谋创新”,在“三社联动”上“出实招”,在社区治理上“见实效”。其中,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区治理的主心骨,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好,才能带动身边群众跟党走。

为此,高新区(江海区)以“头雁”为抓手,强基础、促共建,在全市率先制定村级党组织书记小微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93项权责21条底线,构建起村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体系;同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62个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撬动机关单位的资源向基层倾斜;探索“社区党员责任岗成员+专业社工+社会组织”联合开展协商议事、志愿服务、社区文化活动,整合区域内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等4类单位党建资源,带动基层(含社区、社会组织)党组织49个、党员624名共同参与,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群众才是社会治理的“主角”。“我们了解到村民的想法之后,就和议事会成员商议,再提交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共同解决问题。”英南村村民议事会项目负责人区剑匀说。

为奏好社会治理“大合唱”,全区各农村社区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由“党员代表+本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企业代表+社会组织代表+村民代表+非本村户籍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组成的村民议事会,并通过完善社区协商议事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改变了村民参与度低、参与意愿不强等问题,强化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能力。

此外,该区在各街道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持续实施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项目,通过社会组织培育、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培训、社会活动开展、专业学习与交流以及社会工作宣传等措施,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服务能力和凝聚力。截至目前,该区已建设1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3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5个长者饭堂,10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日趋完善。此外,建设1个区级儿童服务指导中心、20个村(社区)儿童之家,为全区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帮扶服务。

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

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形成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江海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依法行政,推进司法公正,加快法治社会建设,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推进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推动法治江海建设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细化法治建设制度。高新区(江海区)制定出台和持续实施法治江海“13条”,实现执法过程全记录、自由裁量标准化、行政执法监督全覆盖等;实施街道和区直部门主要领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法”制度,推进法治责任机制、法治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加强执法监督,定期开展联合案件评查,加强结果运用,严格落实纠错追责。

村(社区)依法管理事务。“十三五”期间,该区不断夯实基层法治基础,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成立个人品牌调解室、江中跨界调解室和行业专业调解室,初步形成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形成区中心、街道工作室、村(居)工作站三级运行格局,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普及率100%;全区100%街道和村(社区)达到省级法治镇(街)和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标准。

深入推进智慧新警务建设 形成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

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持续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市公安局江海分局充分发挥平安创建主力军作用,聚焦防范化解风险,全力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在去年疫情期间,全区严把交通检疫、入境管控、人员核查、社区排查管控、应急处置等“五道防线”,侦破九类涉疫情突出违法犯罪案件11起,有效维护社会治安。

市公安局江海分局严把疫情防控关。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区社会治安形势稳中向好,刑事治安警情、刑事立案从2015年到2020年,分别下降17.1%、28.3%,打击刑事犯罪能力逐年提升,全区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

打防结合。全区深入推进智慧新警务建设,形成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新建改造道路同步配套公共安全设施工作机制,新增一类视频监控点227个、标准治安卡口14个;完善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公安派出所“强基工程”建设,滘头派出所顺利搬迁新址办公,江南、外海派出所办公用房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强化队伍建设,开展主题教育,完善改进规章制度,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举办各类训练班120期,轮训民警5130人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提供“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

高新区(江海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着力提供“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2018年,该区诉讼服务中心被评为首批“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示范窗口”,并在最高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评估指标体系2.0版的评估中稳居全省(市)前列。

广州海事法院和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江海区设立巡回审判庭。

为推动“法治平安江海”建设再上新台阶,近年来,广州海事法院和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江海区设立巡回审判庭和诉讼服务处,使之成为全省诉讼类别最完善、诉讼功能最齐全的法院;成立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促进维权主体知识产权诉讼快速维权机制建设,通过组织旁听巡回审判、邀请企业代表参与调解等新形式,为打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

该区致力于健全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最大限度把矛盾问题化解早、化解小、化解在基层。针对“执行难”问题,高新区(江海区)积极探索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及配套执行团队模式,人案分类,让案件实现快执、精执、强执;案件分流,为案件创设“快车道”“专用道”“单行道”;事务分离,让执行工作更加高效便捷,被市中院在全市法院推广。其中,该区首创的“失信彩铃”创新做法,从源头上切实解决了执行难的工作机制,加强立审执衔接系统的运用,改造升级案款管理系统,促进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当事人兑现合法权益。

扎实推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从源头铲除滋生黑恶势力土壤

“十三五”期间,全区始终坚持把打击锋芒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铲除了一批黑恶势力犯罪团伙,高质量将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移交问题线索全部办结,全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高新区(江海区)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

数据显示,近年来,该区打掉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涉恶犯罪集团4个,涉恶团伙30个,共立涉黑涉恶案件190宗,刑拘308人,逮捕195人,沉重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在2019年度全市综治工作考评中,高新区(江海区)名列全市第二,获评优秀档次。

坚持高站位谋划推动。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把扫黑除恶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战略性、全局性位置进行谋划推动,以上率下,形成党委组织领导、区扫黑除恶办协调推动、部门齐抓共管联动融合的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高效工作机制。围绕每年工作重点,全区先后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实施和工作要点,对标对表,逐项抓好跟进落实。成立区委书记领导的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开展常态化督导。同时,全区每周编制工作动态,在全区通报并抄报区委主要领导,压实部门责任。

为提升办案效率,高新区(江海区)制定了《江海区涉黑恶案件办理工作办法》,按照“捕诉合一”办案机制,建立办理涉黑涉恶案件专业团队,由同一办案组统一履行案件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提高办案效率。对重大涉黑恶案件,落实100%提前介入引导侦查。

扫黑除恶要紧紧依靠群众,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扫黑除恶知晓率和满意度,高新区(江海区)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构建了多维立体宣传格局。建立区扫黑除恶教育基地,扩大宣传讲解范围及频率,建立强大矩阵,邀请国家、省、市等多家媒体深入报道全区扫黑除恶工作;以案例为蓝本,组织驻村(社区)律师开展上百场“以案说法”宣讲活动,不断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

小康路上不少一人

将扶贫工作 “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脱贫攻坚,是高新区(江海区)在“十三五“期间的头等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将各项扶贫政策、资源、资金向贫困对象倾斜,切实将扶贫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高新区(江海区)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切实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去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高新区(江海区)不降标准、不改目标,明确提出将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为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该区在疫情防控初期统计了全部贫困户的就业情况,同时对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情况进行摸排,建立岗位信息台账,对年后无法及时复工的贫困户进行跟踪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对接,帮助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员近200名。此外,对于因农产品销路受阻的贫困农户,高新区(江海区)积极组织食堂采购,并联系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购买,解决贫困户燃眉之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年来,高新区(江海区)先后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扶贫工作坊等平台,帮助辖区内贫困户实现就业。在政策及措施上,该区多次举办专场招聘活动、举办免费技能培训班,开展助学帮扶、扶贫就业点创建等,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

在对口帮扶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的过程中,该区派遣专项工作组驻扎当地,将高新(江海)的企业、人才、技术等力量逐步注入大新,通过建设扶贫车间、扶贫基地等举措,为大新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江海力量”。

据统计,全区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216元,近五年年均增幅24.89%,全部达到“八有”脱贫标准,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协作的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实现脱贫“摘帽”,实现54个贫困村出列,16742户64480人脱贫清零。

来源:江门日报 统筹/李雨溪 文/罗霈 图/郭永乐 罗霈 李雨溪 张叶青 高园 罗旭莹

关注 “看江海”抖音号

(建议使用最新版抖音扫码)

原标题:《回眸“十三五”|建设法治平安和谐幸福高新(江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