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个华政姑娘太飒!

2021-01-11 16: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优秀学子聚华政 华东政法大学

提起“射箭”,你会想到什么?是“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的肃杀?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意气风发?

作为传统“六艺”之一,射艺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而如今,有一位华政人“穿越”古今,追寻千年前的传统文化,习得技艺,迄今为止已获得各类奖项近20项,是当之无愧的“射艺大牛”!

风起听弦,与射箭结缘

小学三年级时,一所少体校来到陈奕菲就读的小学挑选学生。“那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射箭,觉得很帅气!”并不知道接下来将面对怎样的训练,只凭着单纯的向往,陈奕菲一鼓作气报了名。

正式开始训练后,她才发现射箭的艰苦之处。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六点到第一节课开始前,都属于训练时间。逢周末,还要去少年体校旁边的室内训练馆练习。陈奕菲从最基本的射箭姿势学起,屏气、凝神、拉弓、放箭……一遍又一遍,直到右手拇指和食指磨起血泡。

四年级的暑假,陈奕菲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出远门,前往河南参加集训。在外一个月,对父母的思念与对射箭的热爱交织在一起,令她至今记忆犹新。

长久的枯燥练习、偶尔在外的集训,这样的生活,陈奕菲坚持了三年。很难想象年纪尚小的她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她却笑着说:“我的家人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他们并没有拿‘影响学习’的理由反对,反而支持、鼓励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让我感到充满力量,也是我能坚持下来的原因。”

陈奕菲练习的是反曲弓。反曲弓的箭台上有一个响片,当拉到相应位置——也就是“靠位”的时候,响片发声,持弓者直接撒放。在启蒙教练沈军的指导下,她的射箭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拉弓、靠位、瞄准、撒放,一套动作行云流水,颇具节奏。

而她本人,也在反复的练习中慢慢沉静下来。“射箭不仅仅只是一个帅气的运动,它教给我更多的是心态的调整。”这一句简单的话,背后映射出她在一动一静之间的感悟。

三年倏忽而过,在升学的岔路口,陈奕菲面临着两难境地:选择去少体校训练,却有可能被竞技体育的残酷现实打败,人生充满未知数;如果去初中读书,从此专心文化课,就意味着要与射箭分别,未来很长时间没法再触摸弓和箭。

回忆当初做出暂别射箭的选择时,陈奕菲十分感慨:“真的非常艰难,在进入华政经济法学院之前,我从未想过还能继续走这条路。”

浮光似箭,大学再相逢

或许这就叫“缘分”:2017年来到华政,她偶然发现学校有射艺社!“感觉像遇到了阔别多年的知己,非常非常开心,我有了重新拾起这项运动的野心!”

尽管社团练习的是传统弓,与她曾经学习的反曲弓区别很大,也更难,但陈奕菲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射艺社。时隔六年,射箭也终于回归她的生活中。

传统弓没有瞄准器,因此寻找 “瞄点”是练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用通俗的话描述就是,在弓上和靶子周围分别找一个点,当这两个点重合的时候,箭才能够射到靶子中央。”传统弓也没有响片,不能依靠响片来判断是否拉到了适当的位置,只能培养自己射箭的节奏,靠自己决定“我是否可以撒放了”。

无论在哪个环节,保证动作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始终是射箭的基础,是完成整个过程的前提。而达到这个基础,唯一的办法只有花大量时间去训练,形成肌肉记忆。

陈奕菲刚加入时,社团正处于起步期,参加的人很少,很多人一周只训练一次。但陈奕菲不。“我是抱着重新开始的态度来的。”她坚持一周三次、每次两到三小时的训练强度。

她对射箭的热爱与坚持、对训练的认真与重视、逐步提高的射箭水准,大家都看在眼里,恰逢校队缺人,在前辈和老师的举荐下,陈奕菲顺利进入校队,迎来她的第一场比赛。备赛期间,她的训练强度提升为一周五次,每次三到四小时。

当年11月,在上海市大学生射箭(射艺)锦标赛中,陈奕菲分别取得了女子组团体排位赛第五、女子团体淘汰赛第四的成绩。“我感到特别满足,那是我的第一个奖项,是对我的一种肯定,让我有信心继续坚持。”

笑泪都有,同侪相携前行

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磨起血泡,左手大拇指经常被箭羽划伤,左手小臂很容易打到青紫,肩关节劳损……这些伤痛对于21岁的女生来说,让人心疼,却是陈奕菲训练的常态。“再多的护具也没用,最好的防护就是射箭时正确的姿势和长久训练下有力的肌肉。”

旧伤、新伤累积,她的获奖经历也逐渐丰富。“文统弓箭杯”上海高校传统弓邀请赛获得排位赛第二名、淘汰赛第一名;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锦标赛个人排位赛第一名;上海市松江区第六届运动会射箭射艺比赛个人排位赛第一名、团体排位赛第二名……

看似一帆风顺的经历背后,陈奕菲也经历过低谷。

2018年下半年,陈奕菲的爷爷去世。比赛在即,她尚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无法及时调整状态。“那次比赛是我的梦魇,弓箭、靶子、一直训练的距离、很好的天气,一切都是熟悉的,可我却从内里崩溃了,根本没办法好好完成我的动作。”

这次失利给陈奕菲留下了心理阴影,越想做好、越做不好,她一时陷入了焦虑。她只能反复练习,一次一次又一次,抬臂、拉弓、射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再度回顾来路,陈奕菲从不后悔继续坚持的选择。她对射箭倾心以待,射箭也带给她比荣誉更为重要的坚韧品格和开朗性格。

刚参加比赛时,“我特别紧张,紧张到就像体测跑800米之前的那种感觉,甚至想吐。”多次参赛经验累积下来,她已然从容镇定,“现在参赛时内心非常平静,不去关注现场上最强的人,只是很坚定地完成自己的动作。”

“原本我有些内向,不爱同别人说话。”陈奕菲笑言,在练习射箭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华政或在外校参赛的靶场上,她认识了很多是对手、也是朋友的人,交流之中获得了丰富经验。

和校队成员们一起训练的日子也是她美好的回忆。训练结束后,在亮如白昼的足球场上,他们吃着外卖,一起看足球比赛;轰趴时坐在能看到星星的椅子上聊天,抬头就是星河流动……射艺社的指导老师胡汨老师和薛智文老师,社团伙伴们,陈奕菲很感谢这些人、这些经历,和他们在一起,射箭的道路并不孤单。

感悟仁礼,永执热爱之心

射艺作为“六艺”之一,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推崇。

为了弘扬射艺文化,体育部联合“仁礼射艺社”,在去年的华政园首届中华传统体育大会中开设了射艺项目。同时,仁礼射艺社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同学加入,发展势头良好。

“通过习射可以体悟到‘仁’,而‘礼’是射艺的一个内核,所谓‘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陈奕菲如是解释“仁礼射艺社”的名称由来,而她自己也对射艺内核有深刻理解,“先秦时期,学校就是习射的场所,射艺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射艺的学习是一个树立基本道德观的过程,不仅是拿弓、射箭,更要激发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达到自我修养、自我教育。”

今年上半年,陈奕菲准备参加大学生涯最后一次射箭比赛,此刻的她内心很平静:“往往越想得到什么反而越会急功近利。我是抱着不强求的心态,坚持训练就好。”

她与射艺的故事还很长。

采写 | 刘琴 姚夏洁 陈柯屹

审稿 | 钟怡晖

部分编辑 | 刘琴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也可以看看这些

都是用

热爱

制作~

(点击图片可以看到哦!)

这位87岁华政人获市级突出贡献奖!

开年大吉!华政园松江拓展工程开工!

快下载!华政园2021大美四季月历!

原标题:《这个华政姑娘太飒!》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