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农村垃圾分类怎么做? 古田县洋上村给实践!

2021-01-12 18: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农村垃圾分类怎么做?古田县洋上村进行了实践探索!

洋上村地处闽江近旁,是高铁古田北站所在地,距古田城关18公里,全村281户,1018人。近年来,洋上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中,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干群思想素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为切入点,致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2019年3月,洋上村村两委组建了垃圾分类工作组,积极组织动员党员干部、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组织开展30多次较大规模的环境卫生志愿活动,共700多人次参与。

从2019年12月开始,村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综治环保巡逻队,进行常态化巡逻和保洁。这一系列的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使得村内主干道保持了较好的卫生状况,也得到更多村民的积极响应和充分肯定。

洋上村还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与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结合,做好新村房屋立面以及屋顶改造、危旧房景观改造、防洪沟渠建设、景观绿化、垃圾治理等项目建设,较大地提升了村容村貌和高铁站周边及铁路沿线景观,在县里举办的农村人居环境大比拼现场会中名列前茅,又被推荐申报“省级绿盈乡村”,全村上下喜不自胜。

如今在洋上村,绿色发展理念正在深入人心,逐步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村子也实现了“由乱到治,到乡村振兴重点村,再到示范村”的华丽蜕变。

打造乡土教育,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振兴乡村,关键在人,关键在发挥大多数人的力量,如何发挥大多数人的力量,该村创办本村自己的乡土教育,既提升百姓的思想素质,也从另一个方面增强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

一是克服了条件限制,创办洋上村乐龄学堂,利用每周末的时间,组织近百名老年村民开展“共学、共餐、共伴”活动,组织老年村民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学健康、学环保,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2020年底,乐龄学堂已举办100多期活动。2019年12月洋上村乐龄学堂获评为“全省示范性社区(老年)学校(学习中心)”;2020年9月评定为“福建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二是从2019年开始,社工中心在该村举办儿童学堂,开展早期教育系列活动和《论语》共读活动。这两个学堂,分别成为成年人和小朋友学习环保知识、接受环保理念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思想文化素质,改善了村民群众精神面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实现了村民从“站着看”到“拍手赞”、再到“一起干”的行为转变。

三是正在建设生态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室内场地面积近4000平米)。在教育基地里面将设有酵素制作区、堆肥体验区、手工教室、儿童学堂等,展示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过程,充分打造一个可观可感的学习场所。“教育基地的开放,可以让全村的村民感受到村庄的环境变化,让洋上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也让环保理念的传播更为深远,根植于下一代洋上人的思想中,激发村民的环境认识”,洋上村村主任潘佰勇说道。

开展厨余堆肥,转变农业发展模式

2019年3月开始,洋上村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邀请了福建农林大学专家举办堆肥技术讲座、省市县环保志愿者老师进行环保酵素制作培训,社工中心还定期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手把手推广环保酵素制作,使得制作环保酵素的村民从最初的10多户逐步增加到几十户,再到一百多户。

现在洋上村每天外运垃圾从350斤左右减少到了100斤左右,垃圾减量比例超70%。

洋上村以“生命农业”理念为中心,致力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农副产品,不使用任何的农药、抗生素及激素,通过用厨余制成酵素、培养土著菌堆肥,使用环保酵素和有机肥等生态种植的方式,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改善土质,防治土壤污染,使用环保酵素和有机肥等方式,种植出水稻、蔬菜商品价值得到很大的提高。

据了解,目前生态水稻示范种植已经收成,亩产量约500斤,和使用化肥相比,虽然产量减少了一半,但商品价值翻了10倍左右,一斤米能卖20元-30元。

通过将垃圾分类和生产、生活相结合,不仅改善生态环境、也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福建垃圾分类”公众号

原标题:《农村垃圾分类怎么做? 古田县洋上村给实践!》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