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庚子年末,说威县抗疫

2021-01-12 23: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庚子年末,疫情再次肆虐,河北的石家庄、邢台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全县人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戮力同心,打响了疫情防控战。这一仗,必须打赢,也只能打赢。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谈一些个人对抗疫的看法,以增加抗疫必胜信心。

中国古代瘟疫的史料记载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西周时期的《周礼·天官·冢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疠疾”就是疫病、流行性传染病。这大概是对瘟疫最早文字记载。《吕氏春秋·季春纪》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瘟疫是伴随人类极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瘟疫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用灭顶之灾也不为过。《后汉书》卷四十一《刘玄传》载,王莽执政时期,公元11年发生大规模疫病,“大疾疫,死者过半。”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也不发达,人们对于瘟疫造成的原因归结为“神佛报应”。自西周至清末,史料对瘟疫的记载不下50次。相应地,与瘟疫作斗争的手段除了求神拜佛和中医有限的治疗以外,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隔离。《汉书》卷十二《平帝传》载:西汉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平帝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是中国最早对隔离制度的记述。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指出瘟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威县在历史上地处黄河文明发源地,先民与瘟疫作斗争肯定也是很多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威县志书上对县域发生瘟疫的记载非常少。在古代,只有隋朝大业八年(612年)的一条记载:“大旱,瘟疫流行。”还不如《后汉书》记得详细。

威县人民的瘟疫之痛

抗日战争时期,1943年,威县先旱后涝,蝗虫遍地,百姓困苦不堪。8月,威县连降7天大雨,沥水成灾。威县人民所遭受的不只天灾,更惨的是“人祸”。日本侵略军为削弱我抗日武装力量,除趁火打劫,加紧袭扰之外,在威县以东的卫运河投放霍乱疫苗,趁河水泛滥之机,决堤放水,利用洪水迅速传播霍乱菌。威县地处卫运河西岸,成为重灾区之一。瘟神肆虐威县大地,死亡惨重。据日本军方秘密统计,从8月下旬至10月下旬,仅鲁西、冀南24县就有42.7万余人死于霍乱。“无村不戴孝,处处闻哭声”是当时的真实写照。面对生活困境,老百姓只好外出逃荒,卖儿卖女,甚至城南某村还出现“人吃人”现象。

面对严重的斗争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威县人民没有被征服,没有补吓倒。除了配合抗日斗争,与日伪军展开针锋相对的反“蚕食”、反“围剿”、反“扫荡”的殊死斗争外,及时地组织了生产自救。主要措施有向地主开展借粮斗争;发动群众搞运输,以物换粮;向群众贷款、贷棉、贷粮;组织群众补种晚庄稼;组织生产互助组;开展回人赎地等活动等。生产自救使大部分群众度过灾荒,有利地支援了抗日斗争。

抗疫,我们必胜!

关注历史不难发现,人类与瘟疫的斗争总是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这毫无疑问是历史,但是在这些胜利的背后,也许积累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才是历史真谛。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当人类的汗水流淌在一起,目光交织在一起,人类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一副药将治愈世界上所有可怕的死亡病毒。

《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上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中国式的防疫,以屈为伸,利用季节,蜇伏求生,是老祖宗留下的避邪精要。

当前,疫情防控重任历史地落到我们的肩上。这次防控也许是几天,也许是几十天,肯定会对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是,与抗日战争时期的那次霍乱相比,这次防控难度要小很多很多。我们有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庚子年初积累的防控经验,有成熟的防控机制,有新冠疫苗的顺利接种,有全县4000多公职人员的辛苦付出,有全县65万人民的密切配合,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疫情防控的完胜。

新冠挺可怕,

其实也没啥;

不出家门少聚集,

风景数我中华!

来源:地方志

原标题:《庚子年末,说威县抗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