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心灵奇旅》不是属于每个人的生命解答

2021-01-14 20: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海德 次元土豆

很多人觉得《心灵奇旅》是存在主义的,但在我看来,影片确实提出了一个很存在主义的问题,但影片给出的回答,或者说影片试图给出答案的这种方式,却很难说存在主义。

皮克斯最新动画长片《心灵奇旅》的一个片段里,一同演出的音乐家给主角乔伊讲了一则关于鱼的故事:

一条小鱼游向一条老鱼说,“我正在努力寻找他们所说的海洋。”

“海洋?”老鱼说,“你现在就在海洋里呀。”

“这儿?”小鱼说,“这里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这则穿插在影片中的故事揭示了《心灵奇旅》的中心思想:对意义的终极肯定。小鱼寻找的海洋不在别处,就在习以为常的水中,就如同我们寻找的幸福、快乐、生命意义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

《心灵奇旅》剧照

影片理念传递出的美好真实触击到了很多人。于是乎......

烂番茄上96%的新鲜度和89%的爆米花指数,豆瓣8.9的高分,IMDB8.2的评分超过《头脑特工队》直逼《寻梦环游记》。

无论口碑还是票房,《心灵奇旅》都在收获成功。网上已有盗版,国内开画排片不足的情况下,《心灵奇旅》一路在院线上演票房逆跌的奇迹,以至于院线排片都开始向它倾斜。

《心灵奇旅》再次证明了皮克斯电影跨文化的感染力,在国内外均收获了一致好评

打开微信公众号,又是清一色对《心灵奇旅》的赞美,而且往往是某脱离了影片技术细节对主题思想的推崇。

可是,一个疑问也由此产生:

除了赞美,我们还能对《心灵奇旅》说些什么?

01

另一则鱼故事

或许可以说说另一则关于鱼的故事。

一条老鱼游过两条小鱼身边,问候到:“早呀,小伙子们,今天水怎样。”

两条小鱼继续往前游了一会,直到其中一条终于忍不住了,他望向另一条问道:

“水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马克思·韦伯说:“人是自我编织意义之网的动物。对此人们没有清楚的理解,而只有模糊的感觉“。

我们永远无可避免的身陷某种意义之网,但为我们提供了第二则鱼故事的美国当代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认为,教育应该以某种方式不断提示我们它的存在。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于是,这篇名为《this is water(这里是水)》的演讲稿最后,他说道:

真正的教育与知识无关,而是在于一种简单觉知——觉知到什么是如此真实和必要的,如此真实的隐藏在我们身边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中,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一遍遍的提醒自己:

“这里是水”,“这里是水”。

2005年,这篇演讲稿刚出炉时,热度不亚于现在的《心灵奇旅》。彼时Youtube刚创立,这篇演讲上传后,短短一周内就有超过400万人次点击观看。很快,讲稿编辑成书,《时代杂志》评价其为:“对知识分子的最后演讲”。

《THIS IS WATER》演讲稿的中译本《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情》

《心灵奇旅》的核心思想与华莱士所要传递的警醒并非截然相悖,甚至还有相通之处,但从根本上,它们的关注点不在一个层面。

华莱士强调人对事物赋予意义的能力,试图让人们对这种无意识的赋意行为保持一种觉知,从而,我们可以获得某种自由。

这种自由本身未必与意义有关,甚至不一定指向积极。作为注脚,作出这篇演讲后三年,2008年,华莱士在家中用格子架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46岁的生命......

时隔多年,对华莱士的演讲做出过极高评价的《时代周刊》,近日在网站上对《心灵奇旅》也刊载了一篇影评,是一片叫好声中难得的批评:

为了给无法解答的问题提供巧妙的答案,《心灵奇旅》只是使一切变得更加混乱。

——斯蒂芬妮·扎沙雷克《时代周刊》

我尤其认同评价的前半部分。

虽然《心灵奇旅》试图打破皮克斯过往动画中对于梦想、冒险的迷思,但这种打破却依然采用了皮克斯惯用的在影片结尾对一个主题概念予以绝对肯定,赋予绝对意义的方式。

于是皮克斯并未完成从梦想和冒险的出逃,反而又绝对化的承诺了一片名叫“当下”的海洋。

如若要细致的考察《心灵奇旅》,那外界普遍赞美的基底,或许也有我们需要去知觉的,“这里是水”的环境。

《心灵奇旅》剧照

而这片我们都身处的水中,有着皮克斯及其母公司迪士尼几十年如一日量产的,经过特定故事模式加工后的意义——以一种刻奇的方式。

02

刻奇——对意义的极致追求

“刻奇”,是指人性中软弱的自欺自媚,是对一切无意义的回避,对生命的绝对认同。

刻奇在现代的兴起,一方面因为人被从传统保护其精神世界的宗教、集体中放逐了出来。

另一方面,被激起的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需要,面对的却是进入工业社会后缺乏个性的工业复制品。为了弥补这种落差,人们只能主观的填充意义。

刻奇(Kitsch)这一概念通过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为人熟知

“刻奇”的定义很难说中立,即便在最柔和的释义版本中,攻击性依然跃于纸上。

然而也有学者,包括让这个概念变得闻名的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认为,“刻奇”其实是植根于人性的一部分,并非需要否定的。

在皮克斯之前,迪士尼从事这种刻奇已超过半个世纪。经迪士尼之手,《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美人鱼》、《冰雪奇缘》都脱离了它们原版故事中的不完美、悲剧性、暴力以及无意义。

故事结尾,永远有值得等待的完美结局。(全现在文章《暗黑童话进化史:从“被脱去衣服的小红帽”到“万圣节的鬼面具”》中对此也有叙述)。

迪士尼百年中,为我们量产了许多的公主

《心灵奇旅》或将成为此类刻奇的巅峰。皮克斯从1995年凭借《玩具总动员》走进大众视野,迄今已经为我们带来了23部动画长片。

虽然皮克斯很少以童话故事为蓝本,但从内容模式到创作理念和迪士尼动画依然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影片从一个带着错误观念的主角引入,过程中主角经历试炼,最终,在结尾处,主角收获成长,同时一种更好,更有意义的观念取代旧观念被标榜,并似乎保证着此后主人公的幸福生活(至少到续集发布之前)。

这种根植于皮克斯基因中的故事模式,传承到试图探索生命意义这样宏大概念的《心灵奇旅》时,刻奇所指摘的“对无意义的回避,和对生命的绝对认同”被极致放大。

很多人觉得《心灵奇旅》并没有在强调意义,而恰恰在肯定生活无需意义,但是影片中对于这种“无意义”的表现,恰恰是极致的把生活中的每个瞬间都纳入到了意义的讨论范畴。

影片中对于死亡的讨论也非常保守,提供的答案与其说是存在主义视角的不如说是传统宗教色彩的,实在很难承担各种好评中赋予其的进步性。

此外,《心灵奇旅》还存在主角建构模糊和叙事纵深不足的倾向。

影片开端对主角日常生活的呈现只止于和最终主题概念有关的少数切面,而后主角就被扔到“生之彼岸”和“生之来处”这样需要大量时间去解释的高概念场景。

概念和主角生活叙事化铺陈的倒置,使主角重回地球后,几段体验日常生活的片段都显得太过刻意,像是为了交代概念的工具性存在。

《心灵奇旅》剧照

这种呈现虽有影片时长受限的缘故,但和主创从《头脑特工队》开始,就越来越明显的注重理念输出脱不开干系。

话题的过于宏大与叙事纵深的不足,共同造成了《心灵奇旅》的某种失衡。

观众还能从中收获感动,一方面得益于皮克斯处理此类题材技巧上的老道,另一方面,观众在观影中其实也不自觉的,调动着他们对此类宏大话题本身的兴趣。

当这种兴趣统一的由一件大众消费品引发,并形成近乎趋同的口碑时,其呈现的就很难说是这部作品本身的好坏了。

就如同包括本文在内的诸多影评早已跳脱了对《心灵奇旅》本身的讨论,上升到了对其主题意识的思考。

这都是《心灵奇旅》和围绕着它的舆论所共同塑造着的某种集体刻奇的一部分。

03

当下,我们为何以这种方式刻奇

刻奇永远在寻求新的祭品。90年代黄金期的迪士尼,刻奇主要围绕着一见钟情矢志不渝的爱情和成为英雄式的一劳永逸的自我实现。

个体和外界的相互渗入是浪漫化的。

一个人在另一个人眼中得到对其存在意义的终极肯定,自我意志的抒发最终改变整个世界对他的看法。

在他者眼中看到得到关于自身存在的终极肯定是浪漫主义爱情的核心

进入新世纪,互联网拓展着人们眼界的同时,也增加了描绘这种绝对化和浪漫主义的成本。

每天我们都能在互联网上看到颠覆自己过去信仰体系的碎片化信息,每天我们也都能在互联网上看到比自己现实社交环境中能遇到的最有吸引力的异性要动人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可人儿。

这个时候再想令人信服描述一劳永逸的自我实现和浪漫爱情,难度大大增加了。

于是,皮克斯为代表的动画电影开始溃退。从个人与一套绝对价值观的关系,溃退到个人和一个具体一般他者的更加稀疏平常的日常关系。从而,这一时期皮克斯动画的主角很多都是成对出现。

然而,皮克斯也没有真正的做到深入呈现,创新的表象背后,依旧是不变的刻奇,只是刻奇的目标转向了双主角价值观冲突在影片结尾必然到来的和解和升华。(对比“他人即地狱”的《禁闭》)

皮克斯的动画作品海报

而进入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似乎个人同一般他者的共识寻求也变得可笑和理想化了。于是,皮克斯继续溃退到个体自身。

不同情绪之间的调节(《头脑特工队》),非一般他者的家人在更私人化的家庭中的意义获取(《寻梦环游记》中,需要被他人记忆来保护的在亡者国度的存在,其实相当守旧)。

《头脑特工队》及《寻梦环游记》海报

然后,我们迎来了这部《心灵奇旅》。所有的社会性的结构以及他者都被剔除,我们的视角最终溃退到了纯粹的个人经验和日常生活。

而和主角乔伊成对出现的他者甚至已经算不上真实个体,而是一种象征理念的灵体。

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心灵奇旅》中22这个角色的所有改变都不是通过它自我努力实现,而是通过主角乔伊的灌输——22的主体性是有缺陷的。

《心灵奇旅》中双主角的构建其实都不丰满,尤其是22,在几个关键点中都处于完全被动状态

对皮克斯和迪士尼动画的演变使用“深入”还是“溃退”来形容,其实涉及一种价值判断。

这种价值判断具体到最新的这部《心灵奇旅》中,在于对影片提出的关于生命意义的解答如何看待。

04

这里是水

很多人觉得《心灵奇旅》是存在主义的,但在我看来,影片确实提出了一个很存在主义的问题。

但影片给出的回答,或者说影片试图给出答案的这种方式,却很难说存在主义。

一位名叫蒂利希的哲学家曾说:“哪儿有存在主义的观点,哪儿就有个体所体验到的人类所面临的困境。”

存在主义在指出困境的同时,对于困境的解决却是悬置甚至不惜以悲剧的形式否定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戏剧作品《禁闭》中,描绘了一片“他人即地狱”的可怖景象,并且无情的让它继续下去。

为了写这篇影评,我分别采访了一些表示喜欢和一些表示不喜欢《心灵奇旅》的朋友。

而从他们截然不同的评价中,我感受到的首先都不是对于影片判断的孰是孰非。

而是真实的,通过他们的判断能感受到他们与这个世界遭遇方式的截然不同,他们在不同的“水”中。

在一篇豆瓣影评中,一位网友说:“这个电影,如果是20年前看见,我大概会打五星,因为我实实在在就是一个奉行活在当下的人......

但是,现在,我没有这个自信,因为我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我当年没买房,我现在是什么样的生活”。

此时的“不敢想象”与彼时的肯定之间,真的是真实与不真实的差别吗?还是两个时点下,人所身处的不同的“水”。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其讲稿中说:

我们对意义的构建,似乎并不是出于个人自觉的,刻意的选择——而是源于傲慢自大。

因此,通过悬置、质疑以及提示“这里是水”,我们试图免于沉浸在某种对本质探寻所获得的绝对答案中。

从而我们首先真实的存在,并与自己的存在真实遭遇(encounter),随后我们才开始探寻关于我们存在的某种本质。

这种遭遇很可能并不像皮克斯动画中承诺的那么美好,而更像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是“无遮蔽”的面对绝对的自由与虚无,并因此感到焦虑。

所以,在想象海洋的同时,请别忘记:“这里是水,这里是水。”

原标题:《《心灵奇旅》不是属于每个人的生命解答——这里是水,不是海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