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利军:紧盯科技前沿,践行两山理论

2021-01-13 13: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王利军在美国水联盟大会学习交流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曾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设计院”)作为北京水务的技术支撑单位,秉承“精于专业,诚于品德”的管理目标,为首都水务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发展时期,作为设计院生态环境所(以下简称“生态所”)所长、教授级高工的王利军,正带领团队沿着“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成果”的发展目标,以专业精神和敬业品质,守护着一方绿水青山。

工程示范,科技引领

“十三五”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的收官阶段,按照部署,这次水专项研究课题将重点聚焦到京津冀区域和太湖流域。尤其在京津冀地区,要实施一批大型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带动区域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

“十三五”水专项将要为京津冀区域的一体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这自然也引起了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关注。因为就在同期,由设计院承担的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刚刚获得了国家三部委的批复,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未来几年京津冀在实现永定河生态修复方面需要做的大量工作,而这些工程任务的完成,迫切需要科研的支撑。而北京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对有着“延庆之秀”美誉的妫水河流域水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妫水河流域的水生态、水环境距离国际赛事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果我们能够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直接服务于世园会和冬奥会的水环境改善,意义非常重大。”王利军强调道。

国家对于“妫水河世园会及冬奥会水质保障与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和示范”课题的立项,就是出于对世园会和冬奥会两大盛事的现实需求以及京津冀区域永定河流域的长远发展。为了两大盛事的成功举办,北京市及延庆区也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并以工程项目来推动实施。而这些工程项目正好由王利军带领的团队来负责设计。自然,如何将工程设计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用科技成果来引领工程示范建设,立刻成为注入设计团队的一股清流,能不能将设计团队与科研团队合二为一呢?

说干就干。在课题申报阶段,为了一份完美的申报书,课题组不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团队常常开会、加班到深夜。经过不断打磨,针对妫水河流域存在的问题,他们确立了一系列研究任务、制订了详细的研究方案。最终,该项目作为北京市第一个立项汇报的“十三五”水专项重要课题,被专家组认定为“选题正确、技术路线合理”,得到了高分通过。

通过科研和工程示范,任务圆满完成后,示范区湿地出口断面主要水质指标将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同时满足谷家营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水十条”要求,全面保障妫水河世园会及冬奥会水质水量安全。“冬奥会不仅是场馆建设,整体生态景观也应该特别好,如美国盐湖城等。”王利军团队也希望借此良机,提升妫水河流域的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出世界标准的生态景观,“从小流域入手,以流域为单元治理,对周边流域整体生态环境进行大幅度改善”。

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在这次的工作中,王利军团队要做的是一套技术集成,除相关技术研发,他们还将编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指南,出版北方缺水型河流水质水量保障和流域生态修复等专著,并对地方“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科技支撑,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在妫水河流域的示范性应用,真正实现示范工程的“可参观、可学习、可复制”,为以后的工程建设提供有力借鉴。

如今,该课题已经接近验收阶段。王利军依然能够回想起立项时的紧张。“科研是个艰辛的过程,但也很快活,尤其感觉到未来会发挥很大作用的时候,干劲儿就很大。”

迎接时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一行检查水专项示范工程(2017年)

高端定位,世界标准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从根本上讲,水土保持是一项把握生态命脉的工作。传统的工程水利要保证水流通畅,现在的生态水利则在满足河道防洪功能的同时,广泛利用植物和天然材料保护河岸、河底,使整个流域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理念转变了,技术才能跟进创新。”王利军说。

永定河,在王利军团队开展生态水利的道路上占据了极大的比重。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构想,永定河治理的主要任务已经不仅是防汛、供水和发展农业,而是要将其建设成为一条确保防洪安全的供水河、景观河、生态河,发挥其在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9年,“永定河生态构建与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正式立项,并被列入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2010年,永定河“四湖一线”项目启动,标志着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正式拉开帷幕。作为科研的主要担纲者,王利军所带领的团队通过对永定河堤岸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适合于该项目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岸体系,不仅达到了河道堤岸防护的功效,同时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的景观效果,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活动场所,同时为实现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提供了条件,对今后城市河道治理具有普遍的示范效应。

数年过去,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永定河生态构建与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及“永定河园博园水源净化工程”等获得了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等重要奖项。

“我们赶上了一个大好时代。”正如王利军所说,近年来,从“绿色发展”到“生态文明”,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他们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具体实践者和落实者,把脉生态文明建设,将实干精神进行到底。

团队建设,人才第一

2006年,顺应国家对水生态、水环境的不断重视,设计院成立了生态环境所,王利军担任生态环境所首任所长。生态所成立之初,就明确了两大发展方向:水环境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前者侧重于市政给排水和污水处理,后者倾向于河道生态治理、清洁小流域治理等。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加强,王利军所带领的生态所在小流域治理上的影响力也走出了北京城,周边县市纷纷慕名而来。以河北围场县为例,连续七年,从整体规划、分段治理到示范工程建设,王利军团队对该县城40公里的河道逐步进行了全流域规划、设计、治理。“就按照这个思路,把下游继续做好!”2017年夏天,承德市、河北省及国家相关领导在工程视察后对围场县的工程建设给予了高度肯定,王利军团队也备受鼓舞。

“规划、设计、科研,都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两个人能干成的,需要很好的团队来支撑。”王利军对设计院平台和生态所团队满怀感恩。生态所团队刚成立时只有8个人,如今,他们已经形成了19个人的骨干核心团队。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不足40岁的年轻队伍,基本学历都在硕士以上,是设计院唯一能达到“科研—规划—设计—施工”四位一体的部门。年纪轻、学历高、结构合理,生态所培养出一批精兵强将。通过多年的历练,他们打破了年龄、专业、职称等界限,实现了“一专多能”。不久的将来,趁着设计院体制改革的东风,生态所也将继续完善人才队伍。“我们做的都是国家层面上的重大事情,这也让我们能够满怀信心往前走。”

忙碌之余,王利军喜欢去他们负责的工程建设现场走一走,站在他们规划设计的河畔远眺,眼前的美景与规划设计历程在脑海中交替,一股成就感总会油然而生。这也是他和他的团队共同的心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