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昀:见字如面

2021-01-15 10: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编辑部 假杂志 收录于话题#访谈9个

《字治》 王昀编选

文字记者王昀在东北出差时拍摄收集了大量的字迹,有的来自破败的老工业基地,有的来自热闹的东北集市,有的则来自于现代城市的街头。尔后,她与姚瑶、厉致谦、周平浪合作,从她的图片池里,每人编选了一组故事。摄影师周平浪挑选出的一组意象,可以看作一本连环画;姚瑶尝试以 “四张” 为单位,编辑一组组照片;厉致谦主要使用了其他人挑剩的照片,外加几张照片的「交易」,拼凑起了这样一组似乎是在漫游中拍摄下来的摄影集;王昀的编选线索最后呈现为从入口到出口的形式。

去年12月12日,四人来到假杂志图书馆举行了《东北字迹》的展览。期间,我们与王昀聊了聊这个项目。

受访 / 王昀

采编 / 周光源

最开始拍摄这些照片就是带着寻找东北字迹的目的开始的吗?还是说是在后期整理中发现的这些字?

这两种说法都没错。对文字记者来说,拍照的目的非常直接,就是为了留存关于现场的信息。可能是实际的细节,东西的价格、店铺的名字、房前屋后的标语、伟人像脚下记有高度和重量的碑文;也可能是打动自己的气氛、斑驳的光线、采访对象的某个表情、地下散乱的烟头。总之,照片所起的就是备忘的作用,是为了让自己在文字整理时,能对所需的具体信息信手拈来,或是重新沉入当时的心境。

《字治》 王昀编选

《字治》 王昀编选

因为需要对城市进行理解和描述,对街头信息的收集就渐渐成为习惯。在东北是出差,为的是书写收缩城市,对周遭环境信息,必须随时观察和吸收。也许本质上还是一个文字记者,我对环境中的文字比较(甚至是过于?)敏感。所以后来和姚瑶、厉致谦、周平浪碰面时,说起东北的奇异光景,打开电脑里的这些图,大家就发现,这里有好多有意思的字。

其实不光是这些照片。我当时还带了专业录音笔,带上耳机去走,可以更敏锐地觉察沿途废弃工厂里的金属碰撞声,或是在雪地里脆而软的脚步声。另外,我都会抽一天,前往当地图书馆的地方志室,翻阅事关地方性知识的资料,别处很难找见,有时有令人惊喜的发现,也需存照。

作为一名文字记者,如何理解你所收集的这些字?字是否也在反映一个时代的变化?

这些字是公共空间的景观。招牌或手写的广告语也很有意思。比如临街的卖酒广告,使用军绿色的漆,说的是打胜仗的话。商人认为这能吸引顾客,进而可以推断,此地至今都有部队情结。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厂区里的粉笔涂鸦

总之,文字的语义与所在环境并置,会成为一节完整的叙事。我后来发现,这个叙事有时显得格外突出,它是单独成立的,甚至无法融入我屏幕上的文字格局之中。关于时代的问题。毫无疑问,字映照的是时代本身,而变化需要在时间中找答案。

在这次的“东北字迹”展览中,你作为字迹的收集者,分别与姚瑶、厉致谦、周平浪合作,在你的字迹库里编选出自己的内容,最初是如何开始这个计划的?为什么是他们三个?在进行的时候你们又进行了哪些讨论?

相比与三人“分别”合作,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四人“同时”合作。之所以是他们三个,就是因缘际会,见者有份。想想还是从头说起。

先说厉致谦。他是设计师,工业设计出身,对中西文字体有深入研究。在2018-2019年上海双年展的城市项目“你的地方”中,我们有两个合作作品。一是招募到10人,用上海工业部件一条街上的物件和元素进行创作,促发人们动手思考此地的生产含义,并纪念即将面临更新的此处,关键词是手工生产;二是在松江车墩影视基地,试图探索“真假上海”,最后通过此地抖音达人的一系列视频,研判新媒介的景观消费倾向是如何消解地方的,关键词是传播媒介。整个过程充实且愉快。

2018年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你的地方”之“Made in Beijingdonglu”

2018年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你的地方”之“Made in Beijingdonglu”

2018年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你的地方”之“你的地方在哪里”

在这些工作中,我们进入对方熟悉的领域及方法,让自己体会另一种感受和表述的路径。这些路径相互嵌套在实际的城市体察中。具体说来,厉致谦熟悉工业制造的路数,喜欢市场的氛围,他的设计工作有种金属气,而字模是铜的;而我专业是传播学,养成了思考媒介本身的习惯,当然,也进行着媒体的实践。

说回来,当时在一次“你的地方”碰头会结束后,我与厉致谦去了印物所的搬家趴,那里正展示各种丝网印刷版画,许多年轻人聚在一起聊天,大多是我不认得的面孔。

姚瑶就在这里出场吧。她走过来招呼我,带我走走看看,又介绍了一些朋友,行事周到,令人如沐春风。我努力寻找话题,见到墙上一幅版画,想起在东北一户人家里拍下的装饰画,干脆拿出随身携带的电脑,寻找印象中的那张图,又翻到东北其他照片,便依次讲起来。姚瑶连连用手机翻拍屏幕,并叫了一旁的厉致谦一起来看,提出能否以字迹为主题,对这些图进行编选。

这个提议并不令人意外。姚瑶有很敏锐的观察力—在视觉上的追求之外,也关切真实的人间。她2018年5月在衡山和集组织的字体观察学会展览的沙龙对话,正是我休产假之前最后参加的活动。当时现场展映了厉致谦与声音艺术家殷漪合作的短片,是城市声景与字符的结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某种程度上,姚瑶在印物所的这个提议,正是接续衡山和集的前情。而作为多年组织字体漫游、把字作为设计对象和城市媒介的设计师,厉致谦对从东北漫游而来的这些字迹,自然也很感兴趣。另外,如前所述,在与厉致谦的合作中,我所体会到的生产、工业、金属等关键词,也正契合东北的某种气场。

至于周平浪,与我是很好的搭档和伙伴,敏感细腻,冰雪聪明,会对重要的事上心。我所去过的东北,大部分也是他所去过的。我直接把这个编排东北城市字迹的邀请发给了他,想看他会做出怎样的图景。而且,他当时正好脚腕骨折,没法出门拍摄,我算是捡到了这个档期。

我挑出了所有东北字迹的图片,也包括自己回老家随手拍的一些,放在网盘里,给大家去挑。有了这个计划,我接下来探访抚顺,便又着意多拍了一些字,一起加进图片池。四人拉了一个微信群,约定了何时交初步成果等细节。

如果我记得不差,大概先在衡山坊美食图书馆碰过头,过了一下各人初步挑的电子版,交流各自的想法。姚瑶和周平浪是摄影专业,厉致谦是设计师,他们视觉工作者,先把能看的图选出来,然后打星或做标记。我就没有这个工作方法。后来又约在澎湃新闻的咖啡厅,那时我已打印了各人初步挑出的图。四人分别按照自己的逻辑,在桌上、墙上、沙发上、地板上把图排了出来。有相熟的朋友、同事经过,也与我们一起反复看,聊自己对图片、编排、字迹以及东北的看法。

一起编选照片

大家都觉得周平浪排出的故事有意思,照片变成了电影场景。周平浪则称赞姚瑶的编排好看,巧妙地做了分类。厉致谦初始是以图片色调为序,后来经过调整,更突出字本身,让人感觉停滞的工业中仍有粗野气。每人具体编辑思路,还是来看各自的手记,我这里便不赘述。

周平浪《九重天》展览现场

厉致谦《撒么撒么》展览现场

我自觉不擅长视觉叙事,不敢强占那些被专业人士挑到的、还算有美感的图,只求用剩下的图做道场。最后竟然用同一思路分别编出两组,一组体现男女关系,一组则是现在的“字治”。从摄影的角度看,也许有嫌着相,是文字的思路,但作为非视觉专业人士,也是尽力了。

姚瑶《四张》展览现场

最后,我们各自把确定的编选方案贴在咖啡馆的墙上。为了计划中的小册子,我又把这些图打成照片,贴在本子上再看效果。这也是姚瑶的建议。在姚瑶家里,我与周平浪、姚瑶把一个本子贴到完全合不上。我注意到,她家有一面大大的白墙,正是选图所用。贴在墙上,贴在本子上,也许有些传统,我却觉得是正道。

以上是整个项目的过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周平浪说到,自己在学习摄影时,曾被老师傅教导,不要拍字。大概是这样过于直接,不走视觉的逻辑。这次恰恰是反过来,也有耐人寻味之处。

而我与摄影记者一起干活时,也常觉得某些符号或意境有趣,但当喊人来拍时,往往是摄影记者看了一下,就说视觉上不成立。由这个项目,我在想,被视觉框架所遮蔽的那些内容,对城市生活未必不重要,所幸我们可以重新捕捉和勾连,哪怕是只从文献层面认可其价值。

至于其他二位的收获,我这里只能简单说下。即使没去过东北,但通过对这些(也许是不带情绪的)视觉片断的组合,姚瑶也能表达自身对东北的想象。或许可称作一种集合编图的尝试。而厉致谦准备把自己在路上拍的、包括字迹在内的图,好好做个编排。这次算是积累经验。我们也提到,东北的册子会是一个范例,未来对其他地方的字,也可以做这一类的编选呈现。

我们在这里既谈到了字,也说到了图像。因为当你拍摄下来的时候,画面中就不单纯的只是字,也会摄入相关的环境背景等,也正如你们在编排的时候,也必然会考虑视觉元素,那么你是如何理解字与环境这样的关系?

这个前面说到了一点儿。我们说,人在改变环境,环境也在塑造人。又说,字如其人。所以它们一定是相互映照的。

如前所述,很多时候拿出手机拍照,是希望记录周遭环境的特征,而并非因为场景里的字。而在后期整理时,发现画面里还有一些模糊的文字,正是体现当地心理状态的蛛丝马迹。或许,对文字的读解,可以让观者的视线和思路在画面停留更多时间,同时深入理解拍照时所处的环境。

公共空间里的字,本身就是一种环境元素。以店招为例,借用厉致谦做分享时的总结,在使用何种字体之外,还需要考虑材料和工艺,以及制作和安装。

材料方面,店招经常就地取材,相当于直接反映出环境信息。比如,若是工业城市,在邻近厂区的地方,年头较久的小店的招牌,或是老小区的告示牌,多采用钢板;而在林业城市,靠近林区的小镇,能看到大堆木头,集市摆摊者也用木板写价格。

集市摆摊者用木板写价格

又比如制作和安装。人们刻板印象中,因为太冷,东北除了个别大城市之外,夜生活不太丰富。但在我所去到的吉林延边龙井县,对韩国为主的海外劳务输出规模颇大,相当于把在海外赚的钱拿回来花,因此民众消费力极强,商业街上有很多KTV,店招用的是竖起的、双面的霓虹灯。这正是业态集聚、争夺消费者的表征。令人想起上海的南京路。但不同的是,主色调是大片的红绿闪烁,就像山林里有艳丽的花,是这个民族绵延至今的传统审美。

灯红酒绿的KTV招牌

城市空间中也有许多手写的字。这些字的形态,暗含着写字者的文化身份,以及对待潜在观者的态度。用键盘写字还不到三十年,写得一笔好字,曾经意味着可以写黑板报,占据文化高地。如今一笔一划写下的毛笔字,出现在街边的剃头摊上。可以想像,这个给人剃头的人和找他剃头的人都老了,但剃头的人对待顾客还是尊重的。

街边的剃头摊上,一笔一画写下的毛笔字

有时,手写的字是像孩子一样的自言自语。比如,废弃小卖部的门上,有人用油漆写了“小猫的家”,原来的人走了,这里成为小动物遮风避雨的所在,想必写字时心情是温柔的;在早已停工的纺织车间外墙上,有人用白粉写下大大的“铁血”二字,大概是在激励着自己。看这些字的时候,就像在与这里的人对话。

废弃门上写的“小猫的家”

早已停工的纺织车间外墙上,有人用白粉写下大大的“铁血”二字

字的内容也与环境有关。比如,工厂里一般实行数目字管理,时间、温度、数量等,不许出差错。比如,我看到,工厂车间的黑板上,会现场记录每个小组的成品、废品等数量,这无疑也是在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整个工厂内,也贴着许多包含数字的安全准则。这可以看作是工人文化的面向之一。实际上,我在上海杨浦的工人新村周围看到,墙上关注健康的标语,同样着眼于数字——虽然工厂早已没有了,但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仍把身体当作可精确管理的机器。而这种数目字管理,内化为大家都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也是由厂区、工人社区的环境促成的。

工厂车间的黑板

也许前面讲了太多脑补的东西。我还想到更直接的例子,体现环境与字的关系。比如,来往于东北城市的铁路班次少,不如公路方便。我坐在大巴上,窗外转瞬即暗。驾驶员头上屏幕里放着港片,下方即是正确的时间。明明不到六点,是傍晚而已。红色的数字却在漆黑的夜里鲜明无比。这就是东北的环境了——在中国的南方,大巴上的17:47,不会有这样的视觉效果。

大巴上的17:47

近些年在所谓的文化圈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东北文艺复兴”,那么,作为一名东北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如果指的是青年写作者,我觉得是,东北是工业化先驱,一批生长于东北大城市之中,普遍比同龄人更早享受工业化成果、见识人性与体制矛盾的孩子,逐渐长大或是成熟了,到了出代表作的时候。而这些人体会最深的就是家乡的人和事。但整个东北还有许多被忽略的、有故事的角落。那里比较缺少有能力讲故事的人。

如果说的是唱歌、喜剧表演,这是更为市场化的部分。固然东北人有来自二人转的幽默或表演的天赋,以及方言接近普通话的优势,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东北歌手和笑星得以走红,都是在京沪广深杭的大舞台上。而在九十年代初,甚至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大连电视台都直接参与制作了许多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东北人是最初闯到东北的人,哪里有施展能力的地方,就流动到哪里。如今也是一样。

顺便推荐一下,大连有中国最好的后摇惘闻乐队。

之后是否还会继续收集东北字?或者是否会关注到其他地方的字?通过这次的项目,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以及你期望观众得到怎样的反馈?

关于东北的字,过年回家时总会随手拍一些。但可能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勤回。因为奶奶今年刚过世,我由此对故土生出一种割裂感。那种能带来慰藉的亲人的气息,和幼时熟悉的、如今时常为之伤感的一条条街道,都已无从追寻。我的凭吊追缅,终究只是记忆变形。我不忍回头直视如今庸俗的现实。而对其他地方,包括自己所定居的上海,冷眼旁观的意味更重,虽然书写还是得进入和共情,但顶多算是了解得通透,不会有许多连心的热切。

有些说远了。其他地方就要看是否还有去出差之类的契机。冷眼旁观往往是一种好的观察态度。因为是把这当作收集信息的方法,之前出差到其他地方,也会把一些字拍下来。比如在四川木里,长途大巴窗外的山上就是标语大字,还是汉藏双语。又比如福建嵩口,祠堂贴着捐赠人名单,红纸黑字,工工整整。

四川木里,长途大巴窗外的标语大字

福建嵩口,祠堂上贴的捐赠人名单

而上海街头的字,拍下来的就更多了。这是一个层次丰富的城市。街头也总会遇到许多自成景观的字,不必脑补太多所指,仅仅就是美而已。

在上海拍摄的字

实际上,在取景的一瞬间,也会本能地希望构图好些。追求美应该是本能和天性吧。但如果抱着拍好照片的心态去扫街,我想大概就无法发现这些有趣的细节信息了。这应该就是最大的感受。

希望观者能了解人所不知的东北,也可以对这些图重新排列组合,生产自己对东北的视觉叙事。

关于作者

王昀,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长期从事纸媒工作,目前关注城市研究和实践。

原标题:《王昀:见字如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