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辑三】精心打造墨韵浓厚的司法文明“罗源样本”
2021-01-14 18: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司
法
文
明
厚植司法文明之根
共铸墨韵书香法院

一
坚持党建思想引领
以文强魂铸理念

1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好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活动。






开展结对帮扶共建
着力构建“党建共建、合作共赢”工作新格局,与凤美社区共建,推动社区形成依法办事、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积极与吕洞村、垱厝村开展共建,深入开展精准帮扶。


推行党课“微+”学习模式
深化运用学习强国、党员e家等线上学习平台,通过集体学习、个人学习等方式开展经常性理论学习,着力强化理论武装,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以文塑形漾墨韵

1
完善内部基础建设
重新规划布局与改造升级审判综合办公大楼及飞竹人民法庭。整合司法资源,打造亲民型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司法服务,全面提升司法服务的便利性。



主推墨韵文化建设
结合罗源地区书法家荟萃的特点,联合书法协会举办书法沙龙,院内悬挂以法治格言、修身警句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充分展示司法理念和法律文化。

着力打造精品文化
在三楼公共区域展示诉源治理、生态文明、优化营商等特色司法品牌,让别具一格的司法品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开创研修交流平台
以文汇智冶情操

搭建学研交流平台




联动福州大学等高校,聘请14名特邀研究员、兼职研究员,开展研修共建,提升干警调研能力。2019年来,开展研修活动12场,发表调研文章37篇,获国家、省级学术研讨会表彰6人次,获评组织工作先进奖。

创新志愿服务模式
以文聚力强服务

1
推行司法服务“一日工作法”
依托建立在社区、乡镇的“法官工作室”“法律服务站”,各审判团队每月确定一日深入社区、乡镇等地,主动为民众、企业提供法律咨询。

创新党团志愿服务模式
以司法服务为落脚点,全院102名志愿者细化分组为7支志愿服务队伍,设置志愿积分目标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做到志愿管理工作实质化、常态化、重点化,相关做法被《法治日报》刊发。





罗源法院将继续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紧紧围绕审判执行工作第一要务,秉承“文化育人、文明兴院”的司法文明理念和发展战略,独创特色、务实求新,用心打造富有罗源特色的法院文化,真正践行 “人民至上”的重要理念,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
本文由罗源法院办公室出品
转载请标明出处

按
关
注
原标题:《【两会特辑三】精心打造墨韵浓厚的司法文明“罗源样本”》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