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玉泉故事汇|创业不忘“初心”,玉泉区这位劳模带领乡亲致富

2021-01-15 15: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他是呼和浩特市劳动模范和科技特派员,研究农业产品10余年,立志让老百姓吃上更加健康的农产品;他是一名不忘初心的企业家,疫情期间为呼和浩特市抗疫部门捐赠草莓千斤。他就是呼和浩特市蒙瓜果蔬种植农民合作社董事长赵俊祥。本期《玉泉故事汇》我们一起来听听赵俊祥的故事。

(视频时长04分06秒▼)

从零学技术 为家乡做贡献

赵俊祥曾经离开自己的家乡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密密板村到上海经商。有一年夏天,赵俊祥吃着上海的西瓜,忽然想到了自己家乡的水果和家人,“为什么不能为家乡做些事情呢?” 于是赵俊祥放弃了上海的事业,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开始进入农业领域,励志把呼和浩特的农产品销往全国。

一开始,赵俊祥只是流转土地种香瓜,但由于不懂技术,种植的香瓜投入高、产出低,土传病害不断发生,赔了不少钱。如何让一亩地的生产效益最大化?赵俊祥四处求教,得出一个结论:科学种植才能降低生产成本,使效益稳步提高。

于是,仅有初中文化的赵俊祥重新捧起了书本,购买了农业科技书籍,订阅了《科学种养》《致富快报》等10多种农业科技刊物,一有空就学习,为自己充电。同时,他积极参加市、镇举办的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还自学了计算机,利用网络浏览各类农业信息。

2013年,赵俊祥注册了合作社,雇佣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来基地工作。如此一来,不仅能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环境,而且能真正教给他们一些农技知识,让他们掌握科学种养的门道。村民们不仅种收有了保障成功脱贫,一年六万多人民币的收入也让大家离小康生活越来越近。

2018年,赵俊祥在玉泉区乌兰巴图承包了50多亩大棚种植麒麟无籽西瓜。由于土壤条件较差,赵俊祥想尽一切办法改善土壤环境。最终蒙瓜合作社确立了新型种植模式,利用蚯蚓改良土壤,种植出的农产品品质高、抗病害能力强,同时也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深化资源利用率,可谓一举多得。就在那个夏天,呼和浩特市市民80%吃到的麒麟西瓜,都来自赵俊祥这50多亩的大棚。

支持抗疫 送去温暖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到来,在农业电商联盟发起为武汉义捐的通知时,赵俊祥主动提出捐赠刚成熟的草莓给抗疫人员。

大年初六,由于封城雇不到工人,他带着家人一起出动摘草莓,把草莓送到了玉泉区红十字会。除了红十字会,赵俊祥几千斤的草莓被送到了医院、农牧局和农村一线的抗议人员手中。“国家有难,我们也没想那么多,能有什么就捐什么吧。”赵俊祥说。

赵俊祥的合作社不仅为抗议人员捐献草莓,还在疫情期间为封城的社区居民们免费送菜。

除了疫情期间的捐赠,赵俊祥的合作社平时也非常注重公益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他不仅带领贫困村民增加收入,还会与公益组织共同策划活动关心留守儿童,给父母在外的孩子们送去温暖。

福地玉泉 田园优品

随着赵俊祥对健康农产品的深入研究,合作社大棚种植用的灌溉肥开始使用由1斤红糖、3斤水果、10斤水配比发酵而成的酵素肥,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保证西红柿口感自然香甜。蚯蚓肥、酵素肥的成功应用更加坚定了赵俊祥的发展信心,不论是三伏天还是寒冬腊月,他每天起早贪黑,一心扑在温室里。辛苦没有白费,2020年,精心培育的酵素西红柿获得了全面丰收。

玉泉区区政府为了鼓励和支持赵俊祥的中医农药事业,为他提供了专门的实验室和专家团队。赵俊祥有信心在2021年能够将大棚发展到500亩,酵素西红柿销往北京的订货量预计在一千万斤左右,产值将上亿元人民币。赵俊祥希望未来呼和浩特市80%的富硒农产品都能出在玉泉区,为家乡玉泉区打造”福地玉泉,田园优品”做出自己的贡献。

玉泉故事汇 每周一期

《玉泉故事汇》第三季节目内容在玉泉区新闻网、“活力玉泉”、“巨呼市”等新媒体矩阵平台以每周一期的频率推送,欢迎大家捧场关注。网友也可以登录新浪微博,参与#品评玉泉#话题讨论,品玉泉发展故事、评玉泉时代新风!

出品: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区委宣传部

策划制作:巨呼市

点击查看【玉泉故事汇】第三季往期内容

01期|70多年前的老报纸展现鲜为人知的玉泉记忆02期|老放映员讲述如今鲜被提及的玉泉电影回忆03期|玉泉区这处“天然氧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04期|他在退休之际,创造了内蒙古援鄂医疗队之"最"05期|从服装导购到自治区劳模,玉泉区有位包装车间女能手06期|曾是呼和浩特标志性街道,探寻大召东夹道的前世今生07期|相传清朝末年就存在的这条呼市老街,又将焕发“新生”08期|玉泉区这条老街曾住着归化城首富,如今又要轰动青城09期|又到芒种时节,呼市人都熟悉的这个“芒刺”农作物来头真不小10期|终于“有内味”了,在这里感受最具青城特色的“烟火气”11期|从“御史”到“玉石”,玉泉区这两条老街巷因何得名?12期|关于呼和浩特人过端午节的那些冷知识,你知道多少?13期退休不褪色,呼和浩特这位老党员不忘初心燃余热!14期|曾经的呼和浩特景观“重现”街头,快来看看啥样子15期|呼和浩特稍麦馆为何大多要带“源”字?原来和它有关16期|200年前就创造亚洲之最的商号,总部就在玉泉区17期|通过玉泉区这些景点的老门票,一起感受岁月变迁18期|又到立秋时节,曾经呼和浩特人“贴秋膘”吗?19期|呼和浩特旧城的这些老牌匾,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老故事

20期|呼和浩特老一辈人的这个优良传统,如今已经过时了?21期|曾经的呼市司仪第一人 年过六旬重新出发22期|呼和浩特历史最悠久的青少年宫,曾经获得联合国专家青睐

23期|呼和浩特这座百年名校中的古建筑,原来大有来头24期|历史头一遭,玉泉区这个村子今年要有大变化25期|曾经的老呼市人是如何过中秋的?这才是“打月饼”的正确姿势26期|一封116年前从呼和浩特邮寄到国外的实寄封,藏着多少故事……

27期|呼和浩特人都熟悉的这些“敕勒川味道”,原来有这么多来头28期|树立数百年丰碑,多民族融合成就呼和浩特最著名跨国商29期|玉泉故事汇|呼和浩特人常说的方言,竟汇集了这些民族的语言30期|将民族文化教育搬进幼儿园,这所学校在全国出名了31期|带你了解玉泉区“无冕之王”们的苦与乐32期|归化城曾经最繁华的街巷之一,如今只留存在老地图中33期|玉泉区新公布的这处遗址惊动全国,古城称号实锤了34期|远亲不如近邻,居住在玉泉区好人社区是怎样一种感受35期|曾经的呼和浩特应该是什么“味道”?这些老呼市人给出答案36期|她代表玉泉区登上自治区领奖台 这位蒙古族女工做了啥?37期|当年呼和浩特晋剧界的“女神”到底有多红38期|这位拿奖到手软的新闻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下玉泉区的发展变化39期|她是玉泉区一位医生,更是爱心温暖全国的慈善家

原标题:《玉泉故事汇|创业不忘“初心”,玉泉区这位劳模带领乡亲致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