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故事汇|创业不忘“初心”,玉泉区这位劳模带领乡亲致富
2021-01-15 15: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视频时长04分06秒▼)
从零学技术 为家乡做贡献
赵俊祥曾经离开自己的家乡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密密板村到上海经商。有一年夏天,赵俊祥吃着上海的西瓜,忽然想到了自己家乡的水果和家人,“为什么不能为家乡做些事情呢?” 于是赵俊祥放弃了上海的事业,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开始进入农业领域,励志把呼和浩特的农产品销往全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到来,在农业电商联盟发起为武汉义捐的通知时,赵俊祥主动提出捐赠刚成熟的草莓给抗疫人员。






随着赵俊祥对健康农产品的深入研究,合作社大棚种植用的灌溉肥开始使用由1斤红糖、3斤水果、10斤水配比发酵而成的酵素肥,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保证西红柿口感自然香甜。蚯蚓肥、酵素肥的成功应用更加坚定了赵俊祥的发展信心,不论是三伏天还是寒冬腊月,他每天起早贪黑,一心扑在温室里。辛苦没有白费,2020年,精心培育的酵素西红柿获得了全面丰收。




出品: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区委宣传部
策划制作:巨呼市
点击查看【玉泉故事汇】第三季往期内容
01期|70多年前的老报纸展现鲜为人知的玉泉记忆02期|老放映员讲述如今鲜被提及的玉泉电影回忆03期|玉泉区这处“天然氧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04期|他在退休之际,创造了内蒙古援鄂医疗队之"最"05期|从服装导购到自治区劳模,玉泉区有位包装车间女能手06期|曾是呼和浩特标志性街道,探寻大召东夹道的前世今生07期|相传清朝末年就存在的这条呼市老街,又将焕发“新生”08期|玉泉区这条老街曾住着归化城首富,如今又要轰动青城09期|又到芒种时节,呼市人都熟悉的这个“芒刺”农作物来头真不小10期|终于“有内味”了,在这里感受最具青城特色的“烟火气”11期|从“御史”到“玉石”,玉泉区这两条老街巷因何得名?12期|关于呼和浩特人过端午节的那些冷知识,你知道多少?13期退休不褪色,呼和浩特这位老党员不忘初心燃余热!14期|曾经的呼和浩特景观“重现”街头,快来看看啥样子15期|呼和浩特稍麦馆为何大多要带“源”字?原来和它有关16期|200年前就创造亚洲之最的商号,总部就在玉泉区17期|通过玉泉区这些景点的老门票,一起感受岁月变迁18期|又到立秋时节,曾经呼和浩特人“贴秋膘”吗?19期|呼和浩特旧城的这些老牌匾,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老故事
20期|呼和浩特老一辈人的这个优良传统,如今已经过时了?21期|曾经的呼市司仪第一人 年过六旬重新出发22期|呼和浩特历史最悠久的青少年宫,曾经获得联合国专家青睐
23期|呼和浩特这座百年名校中的古建筑,原来大有来头24期|历史头一遭,玉泉区这个村子今年要有大变化25期|曾经的老呼市人是如何过中秋的?这才是“打月饼”的正确姿势26期|一封116年前从呼和浩特邮寄到国外的实寄封,藏着多少故事……
27期|呼和浩特人都熟悉的这些“敕勒川味道”,原来有这么多来头28期|树立数百年丰碑,多民族融合成就呼和浩特最著名跨国商29期|玉泉故事汇|呼和浩特人常说的方言,竟汇集了这些民族的语言30期|将民族文化教育搬进幼儿园,这所学校在全国出名了31期|带你了解玉泉区“无冕之王”们的苦与乐32期|归化城曾经最繁华的街巷之一,如今只留存在老地图中33期|玉泉区新公布的这处遗址惊动全国,古城称号实锤了34期|远亲不如近邻,居住在玉泉区好人社区是怎样一种感受35期|曾经的呼和浩特应该是什么“味道”?这些老呼市人给出答案36期|她代表玉泉区登上自治区领奖台 这位蒙古族女工做了啥?37期|当年呼和浩特晋剧界的“女神”到底有多红38期|这位拿奖到手软的新闻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下玉泉区的发展变化39期|她是玉泉区一位医生,更是爱心温暖全国的慈善家
原标题:《玉泉故事汇|创业不忘“初心”,玉泉区这位劳模带领乡亲致富》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