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共产党玉泉区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1-01-15 20: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共产党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于2021年1月15日举行。

出席全会的区委委员28人,候补委员2人。区有关领导同志、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部分区第八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玉泉区委常委会主持。区委书记亢永强,区委副书记、政府区长云鉴,分别作了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亢永强同志受玉泉区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玉泉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亢永强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区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区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着力办好事关全局的大事、抓好高质量发展的要事、做好利民惠民的实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会高度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三大攻坚战赢得新胜利,城区功能得到新提升,改革开放获得新实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和谐稳定呈现新局面,党的建设纵深推进。

全会深入分析了新发展阶段玉泉区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认为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深入实施,呼和浩特市全力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倾力打造“美丽青城、草原都市”,高铁经济的到来和首府新机场建设,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创造了发展机遇和外部条件。同时,我区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城市功能和品位有待提升,民生社会事业还有不少短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需加压加力,干部队伍能力作风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要求不相匹配,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效率亟待加强,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

全会提出了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幅提升,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更加突显,污染防治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民族团结更加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铸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重大进展,各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上提出的首府要打造美丽青城、草原都市,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深度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积极引领呼包鄂乌一小时经济圈,坚决守好政治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改善、社会稳定“四条生命线”的目标要求,着力把我区打造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高品质生态宜居样板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首府平安和谐幸福区。

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产业升级获得新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效明显,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更趋成熟;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加稳定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优质均衡的现代教育体系和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呼包鄂乌协同发展,开放型经济取得实质性进展;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法治玉泉、平安玉泉建设明显加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多元化创新载体,建立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落实“鸿雁计划”“草原英才”系列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到玉泉区干事创业。

全会强调,要坚持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发展的第一引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打好延链补链强链攻坚战。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全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构造首府现代服务业新高地。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打造首府历史文化核心区为目标,加快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态宜居城区作为实现发展第一要素,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精细的高品质城区,全力以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产城融合,着力构建“双擎、四轴、四带”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八横六纵”路网骨架体系,深入实施生态空间建设工程,构建全域生态网络。持续改善居住条件,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水电气暖等实际问题,引导“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

全会强调,要坚持把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第一平台,加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新格局。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打造一流的政务审批环境。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条招商行动,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实施办法、考核办法等体制机制,在全区上下形成大抓招商引资、狠抓招商引资的氛围。

全会强调,要坚持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第一要务,以更优的供给满足人民需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完善健康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补齐医疗卫生短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举全社会之力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提升全区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安全发展理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第一保障,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牢牢守住民族团结生命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着力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加快构建高效能的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辖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会指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激发各族干部群众“蒙古马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狠抓落实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全会强调,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做好全区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区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部署要求上来,以崭新的面貌、良好的状态开好局、起好步。

全会号召,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奋力开启玉泉区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泉媒体记者:崔峻峰 郑轩 佟永叶)

原标题:《中国共产党玉泉区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