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顶云之变》│第五章 康庄大道

2021-01-16 11: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引题:穿过时间滩头追忆,透过岁月烟尘追忆,一步步地走过那些艰难历程,让人在岁月的长河中感受时间的重量。我们相信,这片曾经孕育了中国农村改革一个最重要时期的土地上的他们,与我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即我们,在一代代人的拼搏中,砥砺前行,当新时代贵州精神与顶云精神在新时代交融,奋斗发展的足音更加铿锵有力。紧跟时代步伐,石板井村再次改革上路,激活发展新动能,在新时代演绎出一个个改革致富奔小康的精彩故事。

往事并不如烟

2004年的一天,关岭县石板井村陶家寨组的一位老农在分家产给他的两个儿子时,兴致勃勃地打开他的“密室”,要将他珍藏20多年的“宝贝”分给儿子们。当他撬出一个“宝贝”,拨开外层密封的厚厚的干牛粪,再拆开里层竹筐时,他的儿子媳妇们大失所望,他们看见的“宝贝”,只是一筐筐黄褐色的陈谷子,总共2500多公斤。他的儿子们谁都不要他的“宝贝”,他们说:“每年新粮都吃不完,谁还稀罕你这些陈粮。”

“是呀!老糊涂啦!现在政策好了,新粮都吃不完,哪会要我的‘宝贝’!可不要,也不能浪费,我拿去卖行不?”老农笑声朗朗,好不幸福。

这位老农就是陈高忠本人,1977年他带领几位农民“盟约”后搞起“包产到户”,当年被群众称为“陈大胆”。42年前,他当选为陶家寨生产队队长,他所保存下来的粮食,正是1977年他与同村其他几位村民一起在后山蹲窝坨“盟约”后,再次悄悄将土地由集体分到一家一户,第一年大丰收了,全家吃不完剩余下来的就是这2500多公斤稻谷。陈高忠说,他当时藏这些粮食,一是怕他的做法违背了上面政策自己要坐牢,二是怕上面再次将土地收回。因为两种担心的结果,都会让全家再次饿饭。

如今,40多年过去了,81岁高龄的陈高忠喜欢牵着3岁的曾孙子到全村人的休闲去处和精神家园——顶云经验纪念园去溜达。

高耸的顶云经验纪念碑,矗立在休闲广场中央。碑座正前方,镌刻着陈高忠等5位老人推动“定产到组”的画像。

“现在已有两个人不在人世了。”指着画像,陈高忠略显伤感。

2019年的初冬时节,安顺市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石板井村里,几缕阳光温暖均匀地洒在陈高忠家的院坝里,木凳上,三位老人坐在一起晒太阳。

忆往昔峥嵘岁月,还看今朝。如今的石板井村里,一栋栋二至三层的小洋房鳞次栉比,宽敞整洁的马路在村里延伸,每家每户的房檐上均可见一朵祥云画符,寓意头顶祥云、吉祥安康。

院坝里的这三位老人分别是陈高忠、陈忠富、陶天云,回忆起生活了80余年的家乡在风云变革中的一段段往事,仿佛昨昔一切历历在目。

对于几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而言,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当年只为了吃饱饭而想出的一个大胆想法,竟能变成今天的‘顶云经验’。”陈高忠老人说,全家几兄弟,父亲早逝,是母亲一个人带大了他们,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填饱肚子”。

想起年少时光,由于家里吃饭人多,村里人整整几十年都没吃饱过饭。

“平时,家里细粮不够吃,用瓷盆混着野菜、米糠加水搅拌一起熬好来吃,才能勉强满足全家的饭量。”今年84岁的陶天云老人这样说,“有一次,一个亲戚朋友到家里做客,一个人就把全家人一顿的饭量全部吃完,几个孩子没吃饱,晚上睡不着,都饿哭了。”

“我是家里的老大,我们几兄弟姐妹就靠吃米糠面糊粑粑过日子。”一旁的陈高忠补充道。

三位老人的言辞中,道尽了当年对一顿饱饭的渴求。

“古语不是有一句‘动兵先动粮草’嘛?哈哈,我们从没想过今天,我们当年顶着‘走资派’帽子的一个大胆做法,能在全村、全县引起那么大动静!”几位老人开起了玩笑。

岁月荏苒,40余载时光悄悄走过,当年按下手印的7位老人,只有三位在世,院坝里的阳光照了下来,老人脸上的深深皱纹勾勒出岁月的痕迹,那是一段段关于光阴的故事。

1976年,以陈高忠为队长的陶家寨生产队有30多户180多人,人均年收入仅为56元,人均到手粮食100多公斤,许多家庭在过完春节后就断粮,常以野菜混合谷糠充饥。同样有群众自编的顺口溜:“好个顶云坡,肥田沃土多;生产搞不好,家里不开锅。”

民以食为天。为了解决大伙儿吃粮问题,1977年开春后的一天,陈高忠带领生产队6个“思想活跃分子”,瞒着顶云公社,冒着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帽子、“受批判”“坐班房”的风险,大家“赌咒发誓”严守秘密,以“打手模印”的方式,率先在顶云乡陶家寨实行“定产到组”“包干到户”的生产经营方式。

“当时也是怕得不行,但吃饭要紧,等死不如拼一下。”老人说。

“妈,我好饿。”12岁的张波已经饿了两三天,看着孩子瘦小的身躯,张波的父母决定“铤而走险”。“定产到组、超产奖励”可谓立竿见影。当年秋收,秧井生产队的粮食产量比往年翻了两倍,人均分配粮食从原来的100公斤增加到250公斤,人均收入从56元增加到200多元,各家各户不仅吃上了饱饭,还存了不少粮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陈高忠等7人摁下的“红手印”,引发了顶云公社的“土地改革”,“顶云经验”被人们称之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40年过去了,做梦也没想到咱农民能过上现在的好生活,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陈高忠坦言自己从未后悔过当初的决定,更庆幸在党的领导下,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陈高忠年事已高,但改革发展的理念一直未变。现在,他住上三层楼小洋房,享受着幸福的生活,5个孙子有4个大学毕业留在省外工作,另一个孙子陈明乾开了汽车修理厂,这还是陈高忠给他指点的创业路。陈高忠说:“他有修车技术,我就建议他去开汽车修理厂,自己当老板,除了第一次投资,以后只要有人来修车,那就能赚钱。”

陈开乾在顶云新城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生意越来越红火,年收入10万元以上。

春江水暖鸭先知

20世纪80年代,顶云乡百姓依靠包产到户,大搞科技兴农,实现丰衣足食,不少人家还盖起了小瓦房、小平房。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一直激励着顶云人与时俱进,不断前行。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实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沿海发展大潮,吸引着西部人“赶海淘金”。

越过了温饱线,还得跨过富裕坎儿。顶云乡年轻一代作出新选择:向先进发达地方看齐!

20世纪90年代的顶云乡,外出务工人数最多时达6400多人,平均每户有1人在外务工。仅石板井村就有1000人在外务工,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一。

现年55岁的张波也不例外,被卷入“潮”中。

在浙江打工的几年,思想活络的张波学会驾驶技术后开始单独跑运输,收入逐年翻番。

21世纪伊始,西部大开发唱响了贵州新一轮的发展强音。石板井村纳入城镇化核心版图,再一次站在改革的时代前沿。

2011年至2015年,香港港安水泥控股有限公司、顶云220千伏变电站、贵州省“5个100工程”顶营司城垣公园城镇综合体等大型企业和项目落户石板井村,使该村步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代。

春江水暖鸭先知。“嗅觉灵敏”的顶云人,纷纷回归家园。村支书吴兴伦介绍,石板井村当年外出的1000人,如今只剩下400多人在外安居置业。

2008年,张波回到关岭,利用打工的积蓄开了一家汽配装饰公司,生意顺风顺水。

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心安。石板井村面对的现实是:汹涌的打工潮淘空了农村主要劳动力,“老龄化”“空心化”日趋严重。

年轻一代回乡发展,大多奔向二、三产业。农业产业又面临新挑战。如何才能将村民们召集起来共同发展?张波冥思苦想。

“当时在我们石板井村平均每户有1人在外务工,导致村里30%的土地撂荒。”

2014年,张波被当选为石板井村委会主任后关了自己的厂子,全身心开始为父辈“挣”来的土地“另谋出路”。

通过学习借鉴塘约经验、“三变改革”做法,张波与村班子成员商量,成立村级合作社,将群众闲置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变一家一户“单干”为集约化生产,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

把父辈分到农户手里的地收回来搞集体经营?张波的做法遭到了村民们的反对和质疑。

“大家一方面担心土地租出去后收不回来了,另一方面认为土地不用来种粮食,种其他的不靠谱。”为打消村民的顾虑,张波逐一入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并借鉴湄潭县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发放“土地流转经营权证”,让大家吃下“定心丸”。

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变一家一户的“单干”为集约化生产。

顶云人再次走上变革的前沿,开始了“点土成金”的产业革命。

从2004年开始,石板井村两委就开始引领群众流转土地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以销定产”的市场型农业,这种“打包经营”的新经验曾在安顺市推广。后来,借助贵州的“三变”改革经验,石板井村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千斤粮”向“万元地”的转型。

2016年,按照关岭县提出的“能人+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石板井村以每亩400元至800元不等的价格将村民们的土地集中在合作社,依托关岭“一县一业”关岭牛产业,大力发展养牛和种植草、猕猴桃、提子、蔬菜等产业。

“村级合作社还采用‘127’利益分配机制,鼓励村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合作社分红。”张波介绍,10%用作项目管理资金,20%留作村级资金积累,70%用于贫困户分红。

近两年来,张波也向石板井村民交出了“集约化生产”的第一张成绩单:村级合作社发展关岭牛200多头,种植牧草700余亩、生姜及蔬菜共683.9亩、温克提子160余亩,平均每亩收入2.5万元;2017年,石板井村集体资金共21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1062户4389人走上了致富路。

从为“饱肚子”实行包产到户,到为“钱袋子”外出务工,再到“奔小康”回归家园,顶云人踩着时代鼓点,在每一个发展节点勇立潮头。

“我们顶云人就是有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精神,只要觉得方向是正确的,就不会畏手畏脚。父辈创下的‘顶云经验’把土地承包到户是解决温饱,如今的顶云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我们这一代人也要以‘顶云精神’为引领,把我们石板井村村民带到富裕的道路上,让大家过上幸福生活,共同奔小康。”张波郑重承诺。

以“顶云人”为荣

如今在关岭县城经营百货的顶云街道石板井村村民陈景,晚饭后喜欢出门散步,走出楼房鳞次栉比的村庄,横穿六车道的灞陵大道,来到顶云经验纪念园。

陈景说,这里是全村人的休闲去处,更是全村人的精神家园。

高大的顶云经验纪念碑,耸立在休闲广场中央。

碑座正前方,镌刻着陈高忠、陈忠富、陶天云、罗国民、罗定尧等推动“定产到组”的老人们的画像,碑座另三面,是《贵州日报》1978年11月11日登载《“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新闻的片段摘录。

陈忠富,便是陈景的父亲。“北有安徽小岗,南有贵州顶云”,顶云这个万山丛中的小地方,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符号,这让陈景和所有顶云人倍感光荣和自豪。

无论是生活在顶云的人,还是外出的顶云人,甚至嫁出去的顶云女孩,都在坚守这一份光荣和自豪。

“今天我要到各村组重新核实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户的信息,晚饭可能要你自己回家做了,饭菜都是现成的,热热就行。”

“知道了,自从你当了村干部,就没指望能吃到你做的饭喽。”

午饭后,张力一边快速收拾碗筷,一边交代丈夫龙兴高。

龙兴高自己买了一辆货车跑运输,虽不理解妻子一个普通的村干部为什么每天比自己还忙,总有那么多“没完没了”的事,却也从未抱怨过。

26岁的张力是张波的女儿,别看她年轻,却已在关岭县岗乌镇岗联村当了两年文书。

“村里的文书可不比行政事业单位或公司的文员,每天除了日常资料的收集整理,村里产业发展、低保发放、医保收缴、调解矛盾纠纷等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得参与。”提起自己的日常工作,张力如数家珍。

作为土生土长的顶云姑娘,张力是听着祖辈的故事长大的,也一直以祖辈创下的“顶云经验”为荣。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我的祖辈们能冲破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推行‘定产到组’‘包产到户’,非常了不起。”张力由衷地说道。

40多年前祖辈为“吃饱饭”开展“土地革命”;40多年来,父辈为了“钱袋子”,在不断探索“顶云经验”,以“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顶云精神”,开启了“点土成金”的“产业革命”。作为顶云第三代子孙,张力2015年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她的目标还是这片生她养她的黄土地。

“不管任何时代,土地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相信黄土地也能‘刨’出小康生活。”张力说。

2016年与丈夫龙兴高结婚后,张力就参加了岗联村村干部竞聘,并当选为文书。其间,张力与岗联村支“两委”干部多次回自己的娘家石板井村“取经”,学习“顶云经验”,并借鉴石板井村成立村级合作社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带领村民发展产业。

“别人回娘家都是带的是东西,我带回来的是石板井村发展的‘经验’。”张力笑着调侃自己。据她介绍,村里现已流转土地500多亩,发展蔬菜、水果、种草等产业,仅2017年,村里种植的食用菌已达100万棒,种草200余亩,村民人均收入近9000元。

“祖辈创下的‘顶云经验’虽已成为历史,但顶云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永远都在,在当前决战脱贫攻坚中更需要这种精神。”张力认为。

近年来,随着关岭自治县顶云新城的建设,地处老城区和新城区中间地带的石板井村,土地面积从2000多亩递减到1200亩,怎样盘活现有的土地资源?石板井村吸取“三变”改革等先进经验,成立石板井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集中土地,抱团发展。目前,村级合作社发展关岭牛200多头,种植牧草700余亩。在簸箕田种植温克提子160余亩,平均每亩增收2.5万余元,实现了农村万元田、万元地的发展目标。发展乡村旅游,由关岭自治县人民政府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的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园将投入运营。

如今,石板井村1062户4389人中,只有5户贫困户,其余都走上致富的坦途,百万资产的村民不少,实现了新时代的新跨越,“率先小康、共同富裕”的发展蓝图正在绘就。

(本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监制:文静

原标题:《《顶云之变》│第五章 康庄大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