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仙游这个镇品味高,打造“四张名片”,张张都亮眼……

2021-01-17 13: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柚美艺乡绽华彩

——度尾镇打造四大品牌发力全域旅游

核心 提示: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度尾镇以“柚美艺乡,多彩度尾”为主题,以艺雕产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商+直播”为支撑,以产城融合、线上线下融合、三产融合为重点,致力打造极具竞争力的电商重镇、极具创新力的创意农业大镇、极具吸引力的全域旅游名镇、极具驱动力的省级特色小镇。

高位规划 艺雕小镇展新颜

度尾镇艺雕产业历史悠久,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艺雕小件产品交易集散中心民间艺雕能工巧匠辈出,发展至今有艺雕生产经营企业2000多家,艺雕商店14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其中工艺美术大师、名人80余人。

(海峡艺雕旅游城)

由该镇申报的仙游艺雕小镇项目,上榜福建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规划打造成国家级“艺雕创新产业示范基地、艺雕艺术文化旅游胜地、艺雕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度尾镇镇根据实际情况,初步策划生成产业类、文旅类、基础设施类三大类1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2亿元。

目前,该镇镇域振兴规划构建“一核两带三区”总体空间布局。“一核”,即坚持党建引领核心(以“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为依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体化)。

(洋坂工艺街)

“两带”,即打造木兰溪生态宜居示范带(依托木兰溪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秀丽的田园风光,打造一条“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滨溪产业带)、艺雕精品展销示范带(以仙度路度尾段为主轴,建设6km的艺雕精品展示、休闲购物街)。

“三区”,即以艺雕产业区(以艺雕智慧产业园、海峡艺雕旅游城、洋坂工艺精品街为平台,带动文化创意、工艺旅游、电商物流发展,打造集产品研发、制作、展示、交易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创意农业区(以度尾地理标志保护工程、洋坂创意花卉基地、李耕故里“格林小镇”园林基地为平台,挖掘文旦柚、花卉、绿植等文化元素,突出“田园乡村”“振兴农业”两大主题文化,打造创意文化农业生态园)、文旅体验区(主要通过对李耕故居、郭怀故居、南潮宫、大帽山风景区等主要景点来展示度尾镇文化名镇的名片,打造三产深度融合的文旅产业区)。

(艺雕工艺品)

度尾艺雕产业现已形成“一城一园两走廊”的产业发展格局。包括:海峡艺雕旅游城占地3066公顷,入驻该城商户近300家,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艺雕智慧产业园占地4万余平方米,入驻电商企业13家、生产企业37家,年度可完成产值5亿多元、线上销售额2亿多元;洋坂工艺一条街长约1.6km,是艺雕产业核心区,集聚艺雕企业500多家;度峰潭边工艺走廊长约4km,集聚艺雕企业600多家,培育了天纵、大福、盛乾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动艺雕产业高质量发展。

直播带货 平台集聚促升级

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当前主流的线上营销模式,如今在度尾镇发展得风生水起。天猫(仙游)直播基地、抖音电商仙游直播基地相继落户,平台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集聚凸显,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艺雕智慧产业园的天猫(仙游)直播基地,在聚光灯的映衬下,十余名网红主播在各自直播间,通过淘宝平台直播卖力展示,现场向全国网友推介红木工艺品,线上反响热烈、互动连连,接到不少的订单。

天猫(仙游)直播基地由全市红木工艺品电商龙头企业天纵公司运营,该公司组建了电商团队,有大型独立直播间3个、小型直播间12个、主播30余人,全天候在线直播,并经常邀请知名网红、网络大咖做客直播间。

互动的模式、亲民的价格也深受网友青睐,销量看好。该公司余姓经理介绍,一场大型直播下来,销量几十万元。特别是今年双十一当天,在线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出货量十余万件。“直播带货卖的不仅是产品,更要传播我县历史悠久的‘仙作’文化,力争把仙游工艺品打向全国各地市场。”该公司董事长黄海声如是说。

位于海峡艺雕旅游城的抖音电商仙游直播基地,运营不到三个月,就已生意爆棚。如今入驻该基地的商家有237家,共计抖音直播号384个,从事抖音直播人数1300多人。

该直播基地最大的亮点是拥有BIC质检仓储一体化运营中心,为入驻商户提供优质电商供应链、质检、物流、仓储、主播孵化、商户运营等全方位服务,形成产业高标准化输出。在这里,有多家鉴定机构开启鉴定服务,为商家直播中的货品把关。

与此同时,度尾镇立足农业特色产业,建成全县首个仙游好货(农特产品)共享直播基地。基地设有舞台1个、主直播间1个、展馆兼直播间18个、仓库1个,按照“一镇一品、一乡一特”对全县18个乡镇(街道)特色展馆进行设计、布馆。基地探索“电商+直播+创业”发展模式,搭建电商直播技能提升平台、农产品展销平台、交流合作平台,整合全县农特产品资源,通过淘宝直播、抖音直播、快手直播等一线平台向消费者直观展示仙游好货,针对不同的农特产品制定不同的直播策略,打好全县农特产品品牌之路。

创意农业 产业兴旺乡村美

在度尾镇云水村,满山遍野的文旦柚郁郁葱葱,山地上、公园里,工人们抓紧施工,度尾文旦柚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有序推进,文博馆、智能控温大棚、文旦柚观光园等初具规模。

文旦柚是莆田四大名果之一、中国三大名柚之一。该镇有文旦柚种植专业合作社88家,种植面积2000余公顷,年产量3万余吨。去年,度尾文旦柚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建省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两块“金”字招牌。

为提升文旦柚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该镇实施度尾文旦柚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其中,文博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向四方来宾展示文旦柚的文化内涵、产业特色;智能控温大棚可人工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打造文旦柚良种繁育基地;文旦柚观光园建设人工湖、登山步游道、亲水木栈道、亭台楼阁等,让游客在穿行柚林体验采摘乐趣同时,也能够欣赏秀丽的山水田园风光。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如今,度尾镇洋坂村不乏这样的风景。在该村木兰溪畔,集农业、采摘、休闲、科普、旅游为一体的洋坂生态园展现在游客面前。

记者了解到,洋坂村发挥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带领村民注册成立洋坂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13.3万平方米洋坂生态园,种植红心火龙果、砂糖桔等特色水果,单是红心火龙果就有2000余株,一年成熟12批,采摘期从3月持续至年底。

该村还在打造网红乡村游景点上下功夫,目前,已规划建设洋坂创意花卉生态园,总投资1亿元,一期规划用地40万平方米,含全自动化温室大棚6.6万平方米、连栋大棚6.6万平方米,种植各类花卉等。

初冬时节,度尾镇云水村同欣生态园内花果飘香,各类特色水果陆续成熟,一批又一批自驾游客慕名前来,领略田园风光、体验采摘乐趣。“目前已种植桃子、芒果、百香果、莲雾、树葡萄、巴西樱桃、火龙果、柑橘等特色水果20余个品种。”采摘园负责人林瑞欣表示,形成了一年四季“有花有绿,有荫有果”的生态花园式风格。

全域旅游 生态宜居高颜值

度尾镇自古人杰地灵,是南宋兵部侍郎陈谠、明代尚书郑纪、清代“八闽雕刻鼻祖”郭怀,以及国画大师李耕的故里。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古刹宁国寺、砺山南潮宫、帽山仙湖洞、度峰砺巴寨、东峰东山寺、潭边双桂岩、埔尾岱尖寺等名闻遐迩。该镇依托资源优势,坚持传承与开发并重,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修缮一新的李耕故居,引得观者如潮。李耕故居占地约3000余平方米,房屋45间,坐北朝南,有上百年的历史。故居结合传统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进行修缮,按照原样“修旧如旧”,如厅堂房梁、门窗棂格、扇门等处,无不精工细镂。修缮后的故居,以图片展览的形式,再现李耕生平事迹,复原李耕画室,以此展示李耕画派的璀璨艺术,按照空间区域分为《画坛奇才一代宗师——李耕生平事迹展》、《二十世纪古典人物画第一家——李耕艺术作品展》、菜根精舍画室复原展览三个部分。

李耕故居广场前,建成了百亩花卉园,30余种进口月季花竞相开放,颜色各异,秀色迷人眼,为艺术气息浓厚的李耕故居增添了浪漫色彩。

岸边杨柳依依,绿茵丛中花团锦簇,飞鸟掠过水面激起片片涟漪……行走在木兰溪防洪景观工程度尾段,让人陶醉。据悉,该项工程起于度尾镇石牌兜大桥,终点位于潭边村洋潭大桥,建设堤线总长4300米,目前已全线竣工。该工程沿线景观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建设防洪堤坝工程,坝顶采用透水混泥土,草坪生态护坡,搭配绿化植物;亲水景观工程,通过铺设滨水步游道,与堤坝构成双层景观。每到下午时分,忙完一天工作的村民来到溪边散步、休闲,一派生态和谐的景象。

砺山村作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果蔬生态园。总投资1000万元,规划建设百亩特色果蔬生态园,包含百香果、文旦柚、绿皮甘蔗、台湾甜球以及各类特色蔬菜等。构建“一心两廊三区”布局。“一心”是郭怀文化中心,打造以南潮宫为起点,郭怀故居为终点的系列体验馆,宣扬石雕艺术和回族文化;“两廊”是村庄交通走廊和生态景观走廊;“三区”,分别为古民居文化区(打造以回族文化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林地雕塑文化区(体验生态林地,感受石雕艺术);生态农业观光区。

如今,度尾镇入选福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是全市唯一。埔尾村、湘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村,中岳村被评为省级三星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入选福建“金牌旅游村”,海峡艺雕旅游城获评3A级景区。

·End·

作者:今报记者 唐伟 通讯员 陈仲新 文/图

美编:杨莉娜

原标题:《仙游这个镇品味高,打造“四张名片”,张张都亮眼……》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