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白酒、啤酒掺着喝更容易醉,为什么?

2021-01-21 07: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腾讯医典 

喝酒的朋友们,相信你们在酒桌上都听过一句话,“酒不能掺着喝,容易醉。”

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呢?

(图源:giphy)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网上已经流传了很多解答。

比如“不同的酒,酿造原料不同,所以容易醉”;或者说“不同酒含有不同杂质,互相产生化学作用后更容易醉”。

但这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措辞,大部分都是没有科学依据,且语焉不详的。

(图源:giphy)

秉着负责任的态度,今天就跟大家讲得透一点~干货很多,做好准备!

先来看醉酒的原理。

酒醉人其实只跟两个因素有关:身体代谢酒精的速度和酒精浓度。

(图源:网络)

酒精就是乙醇,乙醇在人体的代谢需要经过三个主要步骤:

乙醇→乙醛→乙酸

喝酒后“醉”的感觉,主要就来自中间那一步“乙醛”的影响,乙醛具有神经毒性,会抑制中枢神经。

那些不太能喝的人,就是因为乙醛代谢比较慢,所以特别容易脸红以及头晕。

(图源:网络)

相反,酒量比较好的人,代谢酒精的能力强,乙醛在体内停留时间短,所以不容易醉(当然,如果是连续喝,喝的速度超过了代谢速度,酒量再好也是不行的)。

所以总结一下,酒容不容易让人醉,主要取决于:

1.自己的原因:自身代谢乙醛的速度,喝酒的速度;

2.酒的原因:酒精浓度。

关于这个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契合的研究结论,但国外有科学家曾研究过“喝酒顺序不同,醉感是否不同”[1]类似的话题。

大概的实验做法是:

1.让第一组人先喝啤酒(等呼出酒精浓度最高后)再喝葡萄酒,第二组则顺序相反,第三组是对照组(只喝啤酒)。

2.然后第二次实验,则让第前两组人把喝酒顺序反过来,而第三组只喝葡萄酒。

3.最后,再分别测量第二天宿醉反应的严重程度。

结果,科学家们发现:喝酒的类型和顺序均未显著影响宿醉强度。

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可以初步验证:

其实先喝什么酒,后喝什么酒,对醉感的影响差别不是很大。

是不是不同的酒混合喝,影响也没那么大。

(图源:网络)

大家都知道,白酒、啤酒和红酒虽然都是酒,但它们的酿造方式和原材料是不同的,因此口感和风味也不同。

(图源:giphy)

虽然酿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酒精(乙醇),但不同的酒酿造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酒精类似物”,比如丙酮、乙醛、杂醇油和最著名的丹宁酸。

有研究证明,以上这些“酒精类似物”会让喝酒的人感受到更加严重的宿醉感[2]。

所以,即使酒精本身的浓度一样,多种酒混着喝,喝到含有较多不同“酒精类似物”的概率可能会大一些。

那么,很可能这就是造成“酒混着喝更容易醉”这种感觉的原因之一。

(图源:网络)

至于上面讲的那个混着喝酒,醉感差不多的对照实验,用的是常见的啤酒和红酒来做对比。

合理猜测一下,如果说把一些香味、风味比较丰富的酒也加进来比较(比如白兰地之类的含有“酒精类似物”的酒),那么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可能两个字划重点)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可能性的猜测,醉酒的感觉其实非常容易受到主观感受影响。

比如喝醉的感受里,有头痛、恶心这类主观的症状。

那么就不排除有人是抱着“完了,我喝了好几种,估计要醉得更厉害”这种想法先入为主,喝完后就对头疼等问题的感受更加敏感。

就好比,如果我们预先被告知一个暗箱里有可怕的昆虫,那么伸手进去一定是会害怕的。

以上这种现象可以简称为:可能是心理作用。

特约作者:罗晓(初夏之菡) | 中国、澳大利亚注册营养师

审稿专家:云无心 |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

参考文献

[1]Köchling, J., Geis, B., Wirth, S., & Hensel, K. O. (2019). Grape or grain but never the tw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multiarm matched-triplet crossover trial of beer and wi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09(2), 345-352.

[2]Rohsenow, D. J., Howland, J., Arnedt, J. T., Almeida, A. B., Greece, J., Minsky, S., ... & Sales, S. (2010). Intoxication with bourbon versus vodka: effects on hangover, sleep, and next‐day neuro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young adults. 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34(3), 509-518.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