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丨彩云之南 幸福花开

2021-01-20 16: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首在中国诗词海洋里淹没了几百年的诗句,突然因为一群孩子的演唱而刷屏。这群孩子来自乌蒙山深处的苗寨,他们在支教老师的帮助下,平均拥有了大约100首诗词的储备量。教育赋予孩子未来和信念,而以脱贫攻坚为己任的国土整治重大工程,也让他们身后的乌蒙山村摆脱了千年贫困的阴影。

2020年12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昆明举行新闻发布会,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宣布,经过不懈努力,云南88个贫困县目前已全部脱贫摘帽。

云南实现全部脱贫,有国土综合整治的一份贡献。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国家先后支持云南省实施了“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和乌蒙山贫困地区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累计投资近100亿元,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村庄整治等,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让我们走进一个个项目区,实地聆听工程背后的脱贫故事。

造地增粮,守护农民的饭碗田

乌蒙山区域地处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处,这里山高沟深坡陡土薄,自然地理条件恶劣,是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贫困情况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是“十三五”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乌蒙山贫困地区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共涉及云南、贵州、四川3省38个县,其中云南15个县,均为国家和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173.27万人,占云南全省贫困总人口的36.78%。乌蒙山地区耕地多为基础设施不配套的坡旱地、轮歇地,人多地少,农民人均高稳产田仅0.33亩,人地矛盾突出,生存条件严重不足。

冬季北方的田野里已是一片荒芜。而在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国土整治重大项目区,大片的遮阳棚下,绿油油的云药材三七正在茁壮生长;山间常常会看到正在收获三七和马铃薯的农民。在小多姑村山路上,农民唐金富正赶着马车回家。唐金富今年55岁,身后背着2岁的孙子,旁边坐着老伴。一年多前,唐金富唯一的儿子因病去世,儿媳改嫁,生活的巨变让这个贫困家庭雪上加霜。所幸的是,他所在的村子实施了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原来大量撂荒、需要人背马驮才能种的地,现在成了旱能灌、涝能排、路成网的好地。今年,老唐流转出去了18亩土地,2年能有3.6万元收入。有了这笔钱垫底,老唐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冬日阳光下茁壮生长的三七。 杨磊 摄

有地斯有粮,尤其在老少边穷地区,保障基本的口粮田一直是扶贫攻坚的初心与硬任务。2017年11月,《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提出,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优先安排倾斜,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实施脱贫攻坚土地整治重大工程。2018年5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立项乌蒙山国土整治重大工程。2019年初,总投资14亿元的云南省乌蒙山贫困地区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两年来,通过大规模实施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21.8万亩,新增耕地2.4万亩,修复林草地7.55万亩,复垦土地1.0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1.99万亩。

工期横跨“十二五”和“十三五”的“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是云南省实施的第一个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造地增粮效果更是明显。2018年,工程完工后,共在云南8个州(市)的25个边境县建成35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人均拥有耕地由0.49亩提高到1亩,解决了当地20多万群众的口粮田问题。

特色种植,焕发乡村的内生动力

在地无三尺平、生态脆弱的乌蒙山区,土地整治注意根据土地的适宜性优化国土空间利用。乌蒙山区山间平地“坝子”十分稀少,土地整治工程将其建设成高标准农田,作为老百姓的口粮田。坡耕地是这里面积最大的耕地资源,也是国土整治重大工程的重点对象。通过坡改梯和土地平整,将这些跑水、跑土、跑肥的坡耕地改造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对于其中地块小不能机械化耕种的,则发展劳力集约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以寻甸县大小多姑乡为例,土地整治后的项目区成为产业资本追逐的热土,近年先后引进云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片种植车厘子1000亩;引进文山高田有限公司,种植三七4200亩。在摆宰村,当地农民借助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平台,恢复了“鱼稻共生”的传统农耕方式,种植水稻田1200亩。每年10月的摸鱼节,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下一步,村干部计划发展民宿,种植各种花卉,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城里人来这里玩得好、吃得好、住得好,走的时候还能给亲戚朋友买一些这里的土特产品,这又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实现就地务工和增收。在三七种植园务工的不少村民都是这两年从外地回流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村民在外务工人员有276人,在本村务工有768人,2019年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43元。

土地整治还催生了一批流转大户,大幅提升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使部分劳动力可以放心离开土地,实现非农就业。在寻甸县的很多彝族山寨,由于过去刀耕火种、放火烧荒的历史传统,农民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但绝大多数处于广种薄收的低效利用状态。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大幅显化了土地的资产价值,使部分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就能获得可观的收入。流转大户周松华,全家4口人共经营148亩地,每年土地流转收入16万元,是土地整治前的8倍。

土地流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农民唐金富夫妇一展愁眉。杨磊 摄

村庄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按照彝族习俗,每个村寨附近都要保留一片特殊的树林,不准砍伐、打柴,不准打草、积肥,这种树林叫密枝林,一般都有几百甚至近千年的历史。密枝林主要分布在云南石林县、寻甸县,代表了少数民族感恩自然、敬畏自然的传统文化。

云南省在开展重大工程过程中,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和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以苏撒乡密枝林为例,规划人员在充分征求当地彝族群众的意愿后,对其进行了整体保护,并在周围配套修建了停车场和旅游公厕,为其今后依托密枝林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基础。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云南省在推进乌蒙山贫困地区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时,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根据资源禀赋特点,因地制宜优化国土空间利用,将土地整治与脱贫攻坚高度融合,并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共整治村庄面积0.38万亩。通过修建晾晒场、垃圾房、活动室、厕所、路灯、村口牌坊等设施,硬化村庄内部道路,进行特色墙体彩绘,既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又凸显了少数民族村寨特色,提升了乡风文明,加强了民族团结,完善了乡村治理体系,也实现了生态修复。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云南有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7个深度贫困县、3539个深度贫困村,深度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64%,在贫困人口中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云南实现整体脱贫,既有云南人民的努力,也有中央财政的倾力支持。愿国土整治重大工程的后续效应,让彩云之南的明天更美好。

原标题:《“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丨彩云之南 幸福花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