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安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告

2021-01-20 22: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按照省、市委的安排部署,我县持续、有效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连续组织开展两次全员核酸检测,并从1月12日至19日8时实行7天的居家观察措施,截止到1月18日15时,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疫情防控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同时,也要看到,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接连发生,加之春节即将来临,人员流动带来的感染风险进一步提高,我县外防输入的压力持续加大。按照省、市委关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为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为经济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1、强化入境人员管理

坚决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发挥公安局、外事办等行业管理部门职能,全面掌握我县在国外、境外公民信息,完善数据共享、信息通报和入境人员核查机制。对结束口岸隔离的返文人员立即转入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14天,当日进行1次核酸、1次血清抗体检测,中间每两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第14天进行1次核酸、1次血清抗体检测,结果阴性后解除隔离。观察期间有发热或核酸检测阳性的,防控办安排专人专车转诊至定点医院观察诊治。

2、加强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管控

对中风险地区返文人员,落实乡镇、村街(街道办、包联单位)包联人实行“二包一”,居家观察14天,前三天做两次核酸检测加一次血清抗体检测,第14天再做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解除隔离。观察期间有发热或核酸检测阳性的,防控办安排专人专车转诊至定点医院观察诊治。对高风险地区返文人员,由防控办按规定流程转送至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21天,间隔24小时做两次核酸检测加一次血清抗体检测,以后隔离期间每两天做一次核酸检测,第21天再做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解除隔离。隔离期间有发热或核酸检测阳性的,防控办安排专人专车转诊至定点医院观察诊治。

3、强化社区防控管理

继续严格进出口管控,每个社区只保留1个进出口,检测点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居民须持身份证、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本人近照,在辖区办理出入证,凭证、测温出入。外来人员进入社区,须出示绿色行程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个人信息后方可进入。低风险地区返文人员,须出示绿色行程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个人信息后方可进入,在居家观察7天并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后可办理出入证,纳入社区常态化管理。没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强烈要求进入社区管控范围的外来、返乡人员,按照中高风险地区来文人员管控标准管理。继续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发挥包联单位、社区党组织、志愿者作用,认真做好外来人员排查登记工作,做好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治理、出租房屋管理等工作。

4、强化农村防控管理

继续严格进出口管控,每个村街只保留1个进出口,检测点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村民须持身份证、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本人近照,在辖区办理出入证,凭证、测温出入。外来人员进入村街,须出示绿色行程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个人信息后方可进入。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须出示绿色行程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个人信息后方可进入,在居家观察7天并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后可办理出入证,纳入村街常态化管理。没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强烈要求进入村街管控范围的外来、返乡人员,按照中高风险地区来文人员管控标准管理。强化农村公共场所防疫管理,涉农企业、餐馆、养老院、农贸市场等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亮码登记、通风消毒等防疫措施,防止人员扎堆聚集。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大喇叭”广播、张贴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群众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少串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发挥“哨点”和“吹哨人”作用,加大监测排查力度,对疫情苗头做到早发现、早报告。要强化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扎实做好消毒消杀,加大公共厕所、垃圾桶站、健身器材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消毒频次。

5、强化重点场所管理

商业购物、餐饮住宿、公园景区、文化娱乐等场所要全面强化测温验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以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措施。规范做好公共设施的清洁消毒,保持良好通风换气。要合理控制进店人数,在入口处、结算处设置“一米线”,提醒顾客选购商品、付款时保持安全距离。提倡自助购物结算、自助点餐、线上营销、无接触式配送。餐饮单位要主动提供公筷公勺,鼓励隔座就餐、分时段、打包就餐。强化综合农贸市场的管控,落实佩戴口罩、人员登记、测量体温、亮码通行措施,对外来人员要求出示核酸检测结果及所属地出入证明,对进入车辆进行消毒。

6、强化交通运输管理

一是从严从紧进京疫情查控。继续执行“原则上不进京”政策,严格控制进京车辆和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在完成医学观察前严格限制进京。中高风险地区以外的车辆人员和本地车辆人员,原则上不进京,特殊情况的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健康码、行程卡,无风险的放行。二是确保进京物资运输车辆顺畅通行。对运输肉禽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重要生产物资的车辆和持有北京市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制发的《应急物资进出京调拨(转运)证明》车辆,优先保障通行。三是维护城区道路交通秩序。1月19日0时至25日24时,城区环线检查站点警力不撤、站点不撤、勤务等级不变,做好进出城方向的交通管控疏导。1月26日0时起,城区环线检查站点梯次减少用警,过渡到以早、中、晚高峰时段为主,维护路面交通秩序。1月26日0时起,恢复实施与北京市一致的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

7、强化学校防控管理

严格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消毒指南》,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场所进行通风换气、清洁消毒。持续开展以防控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引导师生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学校要严格活动管控,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实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返乡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

8、强化医疗机构管理

严格落实院感防控制度和措施,规范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做好测温、扫码验码、中高风险旅居史的流行病学询问、登记等工作,指导所有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规范佩戴口罩。严格探视和陪护管理,减少探视并限制陪伴人数,避免交叉感染。落实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监测。

9、强化流调工作处置

县疾控中心会同乡镇13支流调队伍,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优势,全面高效做好流调溯源工作,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追踪管理,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严格落实“早隔离”措施,及时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按规定进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对次次密切接触者按规定进行居家观察,对可能的污染场所进行全面终末消毒。

10、加强发热人员管控

按照《基层医疗机构发热病人处置奖惩措施》,实行规范的接诊、报告、转送流程,禁止诊所擅自接诊处置发热病人,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转至发热门诊进行标准化处置。一旦发现疫情风险隐患,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按规定及时报告,广大村民要积极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来源追踪、核酸检测筛查、涉疫人员管控等工作。

11、强化健康行为引导

广大群众要按照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积极配合并主动落实我县各项防控措施。要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习惯。前往车站、商场、宾馆、酒店、银行等公共场所,主动配合扫码、测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服从各类场所的管控制度。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要去公共场所、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立即佩戴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接触史等信息。

12、减少人员密集流动

各单位原则上不举办年会、团拜、慰问、联欢等活动,各类商业机构不举办大型聚集性的展销、促销等活动,不举办庙会集会、体育赛事等聚集性活动。倡导“红事”延期、“白事”简办、“宴请”不办的新风尚,宾馆、饭店暂不承接大型聚餐、聚会等活动。学校、养老院、福利院、监所等特殊场所,要从严加强出入管理和人员防护,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

我县的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全县人民要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认真履行疫情防控责任和义务,对刻意隐瞒、拒不遵守防疫相关措施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文安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1月20日

来源:文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清朗网络空间需要靠大家共同创造,请广大网民自觉抵制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欢迎广大网民对含有有害信息的网络内容进行监督举报!

举报电话:0316-5112377

举报邮箱:wenanwangjianban@126.com

举报微信公众平台:“网信文安”

原标题:《文安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