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法院丨福建日报:矛盾源头化解,何须对簿公堂?
2021-01-21 12: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福建高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一站式诉非联动中心,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前置,探索“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诉源治理,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的“福建样本”。



“我们会马上整改!和解不立案,还不影响以后进行信用贷款,真是一举两得。”随着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一起名誉权纠纷尘埃落定,看着业主主动将投诉的横幅撤下,烧烤店店主对调解员表示感谢。

考虑到纠纷源自邻里,集美法院将其委派给灌口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源头化解纠纷,诉源治理是关键。201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诉源治理减量工程建设,打造跨域立案诉讼服务3.0版;去年,纵深推进诉源治理减量工程,率先开展诉非联动中心建设,开拓诉源治理新格局。
“我们坚持机制、平台、制度、系统一体推进,不断深化一站式建设的系统机能、平台功能和制度效能,努力让丰富便捷的纠纷解决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质诉讼服务成为新时代福建法院的亮丽名片。”福建高院立案一庭庭长张果表示。
全省各级各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推动多元解纷和诉非联动资源整合。省委政法委将诉非联动、万人成讼率纳入全省综治考评范围;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福建省多元化解纠纷条例》并组织专题调研;省政协将“构建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为专题协商议题;26家部门和行业与福建高院联合出台多元解纷指导性文件……
服务一站式,群众得实惠
走进宁德市蕉城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信访接待室、诉讼服务大厅、调解室、诉非联动中心、集约化送达中心五大功能分区一目了然,为来访群众提供一站办通、一网办通、一号办通、一次办通的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福建高院瞄准“一门进、一网通、一码清、一次办、一地解”的目标,提升“一站”核心集成,创新嵌入式、主导式、云联式建设路径,完善地域化+项目化、标准化+专业化、中心化+平台化的“六化”运行机制,形成“省域诉非联动中心”统筹有力、“市域诉非联动中心”运转高效、“县、乡、村域诉非联动中心”的一体发展格局。


目前,全省法院实现诉非联动中心全覆盖,设立715个涉企涉台涉侨等专业化调解平台,完善“分调裁审”“诉调仲裁”“保立审执破”对接平台,建立立案前端源头化解、审执中端协调联动、破产末端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高质高效解决各类矛盾纠纷。
解纷司法协同,汇聚多元力量
福建高院持续前移解纷关口、延伸服务触角、下沉资源力量,形成特邀调解组织与特邀调解员唱主角,员额法官对接指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去年10月,张家姐弟四人向闽侯法院法官与郑书鸿送来感谢锦旗。


截至目前,全省共聘请1531个特邀调解组织和4035名特邀调解员,设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解工作室73个,发挥代表委员、值班律师和公证员、调解员、网格员等参与诉中调解,凝聚多元解纷力量。2020年以来,全省调解、撤诉结案19.05万件,占一审民商事结案数的48.29%。
释法析理,举一反三。全省法院注意诉后“联合息讼”,推广“法官说法、乡贤说理、百姓说事”的模式,加强案件释法析理和判后接访工作,持续开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攻坚行动,借助各方力量息诉息访,提升司法公信认同。近三年来,服判息诉率达98.25%,信访总量下降26.96%。
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刘必然
福建高院
ch_fjgy
原标题:《媒体看法院丨福建日报:矛盾源头化解,何须对簿公堂?》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