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都说全球气候变暖了,为何寒潮还这么凶猛?

2021-01-21 12: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今年刚刚进入小寒,一波“霸王级”寒潮便从北到南袭击我国东部大部地区,降温幅度超过8℃的地方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多个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而在全国网友喊着被冻哭、被冻傻的时候,气象专家说,这样的极寒天气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1月20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历年12月1日-1月6日全国平均气温(1961-2020)

多地气温创历史新低

1月20日4时40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

12月1日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

入冬以来有两次较大范围强冷空气影响我省,出现在2020年12月28日至31日和今年1月5日至8日,分别有77县市和64县市出现寒潮过程。两次过程中48小时最强降温分别出现在2020年12月30日和今年1月7日。2020年12月30日最低气温48小时降温幅度,大部分在8℃以上,其中大同中部、朔州大部、忻州西部、吕梁西部、长治、临汾、晋城、运城北部降温幅度在10℃以上。1月7日最低气温48小时降温幅度,大部分地区在6℃以上,其中吕梁东南部、晋中西南部、临汾中部和南部、长治南部、运城大部、晋城降温幅度在10℃以上。

两次强冷空气间隔时间短,气温回暖慢,基础温度低。强降温范围第2次范围小于第1次,但第2次极端性强,共有23个县市日极端最低气温排历史前三位,其中大同、临县、阳曲、平定、石楼、阳泉、交口、汾西、霍州、乡宁、浮山、大宁12个县市超历史极值或持平,5个县市排历史第二,6个县市排历史第三。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日期,22个县市出现在1月7日,1县市出现在1月8日。

极寒天气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在地球的最北端——北极地区,这里常年被冰雪覆盖,是北半球冷空气的发源地。但在去年九月,科学家们就观测发现,北极海冰为有观测以来第二少。冰盖与海水之间的切换,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知道,冰反射太阳光的能力要强于海水,海冰减少,意味着北极反射阳光的能力减弱,这样北极就会吸收更多的热量,吸收的热量多又会引起冰盖面积进一步萎缩,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北极上空原本笼罩着一种深厚紧密的旋转气流,叫做极地涡旋。北极与赤道间的温差越大,极地涡旋就越稳定,越能将冷空气锁定在极地。随着冰盖减少、北极升温,极地涡旋束缚冷空气的能力就会减弱,使得冷空气南下变得更为容易。

省气象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范秀平认为,我国冬季气候主要受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控制。以前这西风带稳定而强大,存在于其中的环流形势很稳定,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从极地到赤道间的温差进一步缩小。这种情形下,处于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也变得不稳定,传统的气候平衡模式被打乱,这就使得北极的冷空气更容易长驱直入、大举南下。

今年,影响我国的一波又一波寒潮,除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减少的原因外,还有一位“得力助手”,就是发生在太平洋赤道和热带中东部的拉尼娜现象。去年秋季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低0.5℃以上,使得北极高纬度地区与赤道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温差进一步缩小。如此一来,寒潮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范秀平表示,近期寒潮频发正是全球变暖的一种体现,我们感受到的“极端”寒冷,恰恰证明全球变暖是真实存在的。地球大气无时不刻在运动、在合并,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我们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全球气候变暖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际气候谈判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大事,更需要我们每个人时时处处低碳生活,为尽快实现碳排放达峰、碳中和做出自己的努力。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艳

综合中国气象局

原标题:《都说全球气候变暖了,为何寒潮还这么凶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