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长征精神代代传 红色热土展新颜 | 信仰点燃燎原星火

2021-01-21 16: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长征精神代代传 红色热土展新颜

隆冬时节,寒风刺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巍峨矗立;塔前,红旗招展;耳畔,《长征组歌》激昂飞扬。

1月19日上午,甘肃日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庆祝建党百年全媒体主题采访小组来到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追忆会师激情岁月,感悟伟大长征精神。悠悠祖厉河,巍巍会师门。在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女子讲解队队长杨婷的深情讲述,将我们带入80多年前那段难忘的岁月——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巍然矗立。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兵力、装备处于绝对劣势且无后方依靠的状况下,踏上了坚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秋,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1936年5月,为了创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打通同苏联的联系,红一方面军组成红军西方野战军开始西征。9月,红二、红四方面军相继进入甘肃。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在即,地点选哪?杨婷介绍说,彼时,在陕西保安的一孔窑洞里,周恩来提出,会宁是陇中重镇和交通枢纽,是二、四方面军北上必经之地,在会宁会师,既占领了枢纽地区,又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前来参观。

历史就这样将会宁与长征永远联系在了一起。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掀开了中国革命史新的一页,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岁月无言,历史有证。红军吃过的树根草皮、穿过的单衣薄衫、用过的长矛大刀……纪念馆里的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让人不禁发问:是什么让革命先辈在极度残酷的环境和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然保持了坚定的革命信念?

陈列在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的“红军党员登记表”现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陈列在纪念馆里的一件“党员登记表”,向我们给出了答案。登记表为手工绘制,共十三行表格,详细记载了一位红军战士的相关信息。他叫李道存,19岁,属于“通讯连”,籍贯为黄安县(今湖北省红安县),“1930年在新集自动来红军、在本村入团去年转党、徐宏先介绍”;家庭经济状况为:五人吃饭、自田没有、自地四升、佃田四斗、自屋一间、欠债一百廿串;文化程度为:能看文件写信……

纪念馆内的“红军长征”题材的美术作品。

红军离开会宁时,这件“党员登记表”遗留在了会宁县城周家大院。为了保存这个红军信物,不识字的周大妈把它缝在了绣花枕头套里。1996年,这件珍贵的文物被周大妈的后人发现并上交。2000年8月,这件“党员登记表”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个‘党员登记表’的重要价值在于,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始终有党的坚强领导和党员的坚定信仰,正是凭着这些,英雄的红军才无坚不摧,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杨婷说,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红军当年遗留在会宁的手雷、大刀、枪管。

会宁是条河,驮着红军过黄河;会宁是个家,支援红军不言谢。红军来到会宁后看到老乡的住房房顶都是“一面坡”,打听后才知道这是为了汇集雨水。朱德听说后,马上下达命令:绝不允许红军喝百姓家里的甜水,红军的生活用水全部是祖厉河中的咸水。

其间,家住王家台子的王勤夫妇千方百计为红军免费疗伤送餐,与战士们建立了深厚感情。红军还将为朱德总司令和直属机关送饭菜的任务交给了他们。22天的来往中,朱德记住了这对憨厚的夫妇,临别时,将自己仅有的一把瓷茶壶留给了他们。

纪念馆内“送红军”模拟实景。

“这把瓷茶壶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它是红军与老百姓鱼水之情的最好见证。”王勤之子王文汉今年70岁,提及父辈与红军的这份特殊情缘,至今心潮澎湃。当年,受红军精神鼓舞,王文汉的三叔王倦加入红军,1945年在沂蒙山抗日根据地英勇牺牲……

“最后一把米端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含泪送战场”……会宁人民倾其所有资助了红军大会师,红军撤离会宁时,500多名子弟义无反顾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

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汇聚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80多年来,长征精神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不断发扬光大,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长征精神感召下,会宁崇文修德、尊师重教风气渐浓,逐步形成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自恢复高考以来,向全国输送大学生12万多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500多人、硕士学位的6000多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会宁人民坚决与贫困作斗争,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如今的会宁,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座座蔬菜大棚绿意盎然,一张张笑脸格外灿烂,就医就学不再难,生产生活有保障,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

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会宁经济生活发展的动力源泉。

岁月过往,精神永存。如今,长征精神已深植会宁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成为这片热土开拓创新的动力源泉,58万会师儿女正在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长征路上。(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斌强 李峰 齐兴福 陈泳 盛学卿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袁志伟)

信仰点燃燎原星火

庆阳市华池县南梁,是陕甘两省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革命建设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以南梁为中心发展壮大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及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

南梁革命纪念馆和“两点一存”广场俯瞰图。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俄少飞

“两点一存”的伟大功勋,辉映着耀眼的历史光芒。

甘肃日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庆祝建党百年全媒体主题采访小组来到南梁,探寻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不变信仰。

南梁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俄少飞

永远的红区

南梁荔园堡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内,肃静庄严。仰望34.117米高的白色革命烈士纪念碑,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洁白。

时光回溯到1934年11月7日。

这一天,正是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南梁荔园堡一片欢腾。庆祝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在这里热烈举行。100多名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和来自南梁方圆十几里的群众、红军、游击队员、列宁小学学生、儿童团等共3000余人,兴高采烈地见证了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诞生。

南梁革命纪念馆关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追寻革命真理艰辛探索的介绍。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1934年11月1日至6日,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荔园堡召开。100多名代表充分讨论了根据地建设等重大问题,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土地决议案》等重要文件,并通过无记名方式,选举产生了苏维埃政府的领导成员,刘志丹当选军委主席,习仲勋当选为政府主席。

南梁革命根据地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建立,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得来的。

南梁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对面的清音楼,刘志丹曾在这里举行阅兵。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上世纪30年代的南梁,沟壑纵横,森林茂密,国民党统治相对薄弱,给革命斗争提供了土壤。南梁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朱栋说,彼时中共陕西省委遭到破坏后,因为联系中断,部队一度失去了党的领导。

“这种特殊的艰苦环境,要求陕甘共产党人必须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陕甘边区实际结合起来,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朱栋说,当时他们一边想方设法联系上级组织,一边怀揣理想,继续探索革命真理。

经过一次次艰难实践和一系列艰苦斗争,红色武装发展壮大,南梁革命根据地有了自己的政权。习仲勋等人因地制宜制定了恢复经济、发展教育等“十大政策”。在“十大政策”的促进下,边区政府辖区经济逐步繁荣,民心日益向党。

记者在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部委旧址看到,这里复原了边区政府下设的土地、劳动、粮食等委员会的工作场景。详实的陈列史料展示了边区政府开展土地革命、发行货币、开设集市的往事。

伴随着红色政权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南梁这片土地上高高飘扬。南梁,成为永远的红区。

不变的信仰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宏伟目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献身革命事业的精神感召力的源泉。

步入庄严肃穆的南梁革命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一篇篇文字、一张张图片、一幕幕场景,铭记着南梁革命斗争波澜壮阔的岁月。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陕甘地区进步青年通过各种方式,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7年,中共党员王孝锡在家乡宁县太昌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邠宁支部。在此前后,陕甘地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逐渐升温。

南梁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里复原的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真理的力量,激发出革命者的万丈豪情。南梁革命纪念馆馆长夏世鹏介绍,刘志丹在榆林上中学时就写出忧国忧民的《爱国歌》,他在入党时表示“要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谢子长经历无数生死考验,但他始终对党忠贞不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习仲勋14岁时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光荣入党,抱定“为理想而战、死而后已”的决心。

在革命斗争中,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陕甘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无论身处多么困难的境地,他们始终充满革命理想,抱定必胜信念。

在武装斗争中,刘志丹等先后创立南梁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游击队帮助下,正宁寺村塬革命委员会成立,在陕甘地区第一次响亮打出了陕甘边区政权的旗帜。

夏世鹏介绍说,由于当时受“左倾”错误影响,部队南下作战,几乎全军覆没,许多人表示出沮丧的情绪。刘志丹鼓励大家说:“革命在一时一地的失败,算得了什么?失败了再干呀!咱们道理正,穷苦人都站在咱这边。”

南梁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十大政策”。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三团政委黄罗斌在挫折中以诗鸣志:“胸中壮志永不熄,红旗插到陕甘边。”情感真挚的诗文,代表了共产党人的心声,生动诠释了革命者坚如磐石的信念。

播撒红色种子

在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支撑下,陕甘边区共产党人一边战斗,一边建设,大力开展文化宣传、统一战线等卓有成效的工作,凝聚起了广泛的革命力量。在血与火的铸造中,形成了“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

南梁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发行的货币。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在南梁,有一所著名的红色学府——列宁小学。“这是南梁政府为宣传革命道理和先进文化,办起的陕甘边区第一所红色学校。”校长方向阳介绍。

南梁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部委旧址里复原的劳动委员会。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边区政府创办了《红色西北》刊物,宣传革命真理和边区党的政策。边区政府还颁布条令,开展以劝破除迷信、劝戒除赌博、劝禁止买卖婚姻等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推进文明理念传播。

“打起红旗闹革命,天下穷人随红军,跟上红军朝前走,红旗一展满天红。”“穷苦大众一条心,跟上红军闹革命。”……这些流传于华池的民歌,表达了边区群众对党的热切拥护,昭示着领导者的信仰,已然转化为最广大群众发自内心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行动。

信仰的力量,激励着后人。今日华池,老党员梅怀成甘于清贫守护革命遗址30多年的故事广为人知;南梁革命纪念馆老馆长刘玉郝退休后志愿开展文物普查、宣讲红色故事为人赞叹;副县长邱军忘我工作倒在了脱贫战场上……南梁精神融入华池人民的血脉,成为老区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核”。(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国华 李近远 安志鹏 顾丽娟 新甘肃·兰州晨报记者 熊园)

南梁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里复原的《红色西北》报编辑室。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南梁革命纪念馆复原的陕甘边区自力更生的劳动场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 安志鹏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长征精神代代传 红色热土展新颜 | 信仰点燃燎原星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