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老”话题,代表委员“把脉开方”!

2021-01-23 09: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民生期盼。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基本公共服务”。面对养老需求的提升,如何在供给侧发力?两会代表委员再次聚焦“老”话题,共同为基层养老问题“把脉开方”。

省政协委员、晋城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晋城市委会主委郭向阳:建立农村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三级互助的养老服务体系

互助式养老是一种建立在家庭、家族、邻里、社区成员之间互助基础上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是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是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形式。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晋城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晋城市委会主委郭向阳建议,通过在乡镇建立互助养老服务中心、行政村建立互助养老服务站、村民小组建立互助养老点的三级互助服务体系,采取集中式互助养老和分散式互助养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老年人的实际生活困难。

“虽然现在不少地方建立了幸福院、老年人关爱之家等互助性养老服务机构,但仅配置了一些活动设施,很少开展互助服务和活动。”郭向阳在调研中发现,互助养老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难免存在服务、资源、质量等系统性问题,表现在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全部建立。

郭向阳建议,建立和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互助养老分为集中式互助养老和分散式互助养老,前者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幸福院和老年人关爱之家、五保家园等互助性养老机构中,相互之间开展互助服务;后者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由低龄老人或志愿者上门提供服务,属于农村社区内部的互助服务。无论是集中式互助养老,还是分散式互助养老,都需要纳入统一的互助养老服务体系之中,便于业务指导、资源整合和规范管理。

“以村民小组而言,可利用农村个人和集体的空置房屋,建立老年人关爱之家,让失能、半失能老人有居住场所,也成为自理能力较好的老年人聊天打牌和文化娱乐的场所。”郭向阳说,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具有公共性、福利性和事业性的特征,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利用和改造农村闲置用房资源,将其建设成为互助性养老设施。同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互助能力进行评估,分级提供食宿补贴、护理补贴和娱乐补贴等消费补贴。

省人大代表、吕梁市人民医院宣教科科长李有莲:推进“医养结合”模式 让老年人的健康得到持续性照顾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面对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适宜的医疗服务。山西省人大代表、吕梁市人民医院宣教科科长李有莲建议,推进“医养结合”模式,让老年人的健康得到持续性照顾。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养老、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持续性的照顾服务,也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长久之计。李有莲介绍,由于医养结合工作受多部门管理的制约,在参与医养结合的引导与管理、对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医疗等报销政策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李有莲建议,针对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的老人存在医疗、康复、护理和养老的问题,医保部门不好鉴定报销范围,建议将此类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经相关机构评定以后,按医疗行为,采取以床日打包付费报销医保的政策。而失能、半失能需长期照护的老年人,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因入住周期较长,接受的护理、康复服务无法享受医保报销政策,需要全部自费,入住积极性不高。李有莲建议,应采取财政、个人、医保三方筹资开设长期照护险,将失能、半失能需长期照护的老年人入住费用按照一定比例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此外,民政部门制定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适当提高对失能失智老人护理型床位的补贴。对居家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开设家庭病床,合理提高出诊费用并纳入医保。当然,对于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模式的运行,还需建立一支由医生、护士、护理员、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等组成的医护养专业团队,相关部门应加大医护养专业人员的培养。

省政协委员、民进太原市委会主委张守耀:增加养老假期 出台政策鼓励兄弟姊妹互助养老

养老,涉及所有公民。如何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养老理念,使老年人有品质、有尊严地安度晚年呢?省政协委员、民进太原市委会主委张守耀建议,增加养老假期,出台政策鼓励兄弟姊妹互助养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4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9%。2019年,我国出台相关意见,推出“依托社区嵌入式养老小微机构辐射居家养老”的模式,即“9073”养老模式(老年人90%以居家养老为基础,7%以社区养老为依托,3%以机构养老为补充)。该养老模式以家养为核心,家亲为半径,符合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也契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心理期盼。

张守耀在太原市调研时发现,该市共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15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95个,社区养老服务网点266个,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象3.2万人,累计购买服务317万人次。目前,太原市已经具备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的基础条件。

然而,面对全省老龄化日益加剧、养老产业滞后、养老服务需求增长速度加快等问题,张守耀建议:出台65岁以上老人的子女带薪养老政策,根据年龄的递增,增加养老假期。特别是针对兄弟姊妹多的家庭情况,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兄弟姊妹互助养老。对少数失能、半失能、失独等特殊人群的特殊养老需求制定特殊政策,由具有资质的专业医疗机构对特殊养老需求人进行评估,对属于3%机构养老的养老人群实行医养结合,费用最好能由政府和个人按比例分担。

张守耀介绍,以社区为单位建档立卡,准确划分养老群体,明确服务对象、服务需求。如以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物联网等为依托,建立一体化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将养老服务、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统一整合,实行动态化管理,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个性化、多样化的便捷服务,缓解供求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省政协委员、太原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艳菊: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我省智慧型养老服务

老年群体如何能享受就近、快捷、低成本的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社会发展所需。今年,省政协委员、太原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艳菊的提案,就如何加大我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我省智慧型养老服务提出了新的思考。

“当前全国各地开展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普遍存在服务内容少、服务层次低、服务时间短等问题,不能满足广大社区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而社区所能提供的养老设施与服务又是社会养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刘艳菊表示,加强我省社区智慧型养老服务势在必行。

刘艳菊建议,物业与社区联动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卡,并与运营商联网,加大信息传送,将社区养老服务通过网络或电话进行预约,大力发展“互联网+养老”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拓展信息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优势进行小区业主养老服务需求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项目,让更多老人摆脱家庭负担困扰,走进社区温暖怀抱。”刘艳菊说。

在她看来,推进老旧小区舒适化改造,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增加社区老年食堂、老年活动室、老年阅览室等养老服务功能区;加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试点建设家庭看护床位,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将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增加社区日间托老服务站,让家庭看护部分转向社会服务;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对老年疾病的认识与管理,更好地做好老年疾病的宣传与预防工作等,都是建设社区智慧养老的有益尝试。

除此之外,加强老年服务队伍建设,让社会更多身体健康的待岗人员走向养老服务市场,给予相对优惠待遇,调度养老服务热情,将会在成就待岗人员社会价值的同时,让我省更多老年人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省人大代表、临汾市尧都区铁路东办事处三元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刘卫星: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开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引导鼓励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培养积极正确的养老新理念,支持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养老服务”新模式……省人大代表、临汾市尧都区铁路东办事处三元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刘卫星建议,通过多举措并行,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新局面。

要想开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新局面,刘卫星认为,应该从关心关爱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文化需求着手,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养老服务”新模式,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并行,才能打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此,刘卫星建议,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教育引导鼓励人们,特别是老年人摒弃旧有的传统养老观念,培养积极正确的养老新理念。动员辖区社会各界多方筹措资金和协调场地,采取联合、联办、合作、合营、监管等方式,在社区设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医疗点、老年餐桌、老年活动室等多元化养老服务网点、站点,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人性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组建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集团,支持养老服务龙头企业拓展市场、做强做大。同时,广泛建立固定的社会志愿服务团队,积极扩大团队规模,吸收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服务团队,设立“义工制”,并给予宣传、积分、精神鼓励等方式,定时定点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站点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弥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站点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不足。(记者 薛建英 武佳 张梦莹)

来源:山西晚报

原标题:《聚焦“老”话题,代表委员“把脉开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