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3款儿童玩具毒素超标,快看看你家有没有

2021-01-27 08: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知妹 腾讯医典她知

要说现在的网红玩具,“史莱姆”水晶泥必须得算一个。

(来源:giphy)

它握在手里就像果冻一样,任你揉捏触感很好,而且还能吹泡泡,不仅深受小朋友喜爱,还是成年人的“解压神器”。

可是,这个好玩价格又不高的“小网红”,其实是毒素超标的“三无产品”。近日,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对网红水晶泥进行了报道,结果还是挺吓人的。

在实验室中,专家对四种样品进行溶解监测,结果显示四种样品中均含有硼砂。

(来源:央视)

即使是直接用试纸接触硼砂固体,也能看到硼砂转移。

(来源:央视)

如果小朋友在手中一直把玩,又不注意卫生没有及时洗手的话,相当于变相食用硼砂。

过去人们流行在包粽子或者炸油条的时候放硼砂,现在早已证实硼砂的致癌性,硼是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的。

食用硼砂后在胃酸作用下会形成硼酸,能够抑制人的食欲,影响营养元素的吸收。即使食用量小,可硼在体内排出速度很慢,最终会积少成多造成中毒。

我国儿童玩具的相关标准,并未对硼进行规定,按照欧盟相关标准要求,水晶泥中硼元素迁移量应≤300mg/kg。

常见的水晶泥外包装成分表中几乎没有注明硼的含量,所以这类不安全的玩具还是避免让孩子玩。

同时,不管玩什么玩具,玩完之后都要监督孩子及时洗手,避免“毒”从口入。

前不久,央视还曝光了一个儿童用品,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它就是很多家庭都会给孩子买的平衡车。

(来源:央视)

在线上线下的销售中,这种车都被打上“安全”“时尚”的标签。但是实际上,儿童平衡车的质量问题还处于灰色地带。

2020年11月,长三角消保委联盟针对市面上常见的30种价格100-800不等的平衡车进行了检测。

30款产品中,发现了9款产品含有增塑剂,21款不符合相关要求,比例达到了70%。

(来源:央视)

其中一款号称通过欧盟CC认证,环保材质的平衡车,超过国家标准的300多倍。

作为增塑剂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为渗出毒性,儿童长期接触会增加早熟、癌症等风险。

(来源:央视)

更令人担忧的是,家长缺少专业的辨别能力,只能通过购买高价产品来规避风险,可实验表明,高价产品不一定安全,9款高价儿童车中有6款不符合标准。

(来源:央视)

如果想规避风险,下面三点要记住:

看标牌,要通过国家“CCC”认证,不要购买三无产品;

看外观,不迷恋色彩鲜艳;

看细节,间隙不能让孩子把手深入,没有可吞入小零件。

除了平衡车,还有一款网红儿童用品,也曾被央视曝出增塑剂超标,它就是解救大人们的“遛娃神器”。

(来源:网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组织了一次针对“遛娃神器”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共采集了35家企业生产的50个批次样品,其中实体店5批次,电商平台45批次。

通过对50批次样品中的增塑剂残留的测定,结果显示:

增塑剂合格率仅为52%!

(上下滑动查看全图;来源:央视)

这种轻便可折叠的“遛娃神器”,处于监管和国标的空白地带。

由于它的生产门槛不高,加工程序简单,很多小厂家就可以生产,为了压缩成本,往往使用回收材料制作,调查记者在工厂都被劣质的材料呛晕。

(来源:央视)

不仅存在增塑剂超标的问题,在安全性上也堪忧,35家企业生产的50个批次样品,车辆稳定性、危险夹缝和挤夹点、动态耐久性三项的检测结果合格率全部为0!

(来源:央视)

实验人员用沙袋模拟儿童,如果放手后童车会往后倾倒,那就证明稳定性存在危险,而这50个样品稳定性合格率为零。

(来源:央视)

对儿童可接触的部位进行间隙检测,手指、手臂、脚趾伸入后都可能导致夹伤,此项检测合格率依然为零。

“遛娃神器”看似轻便却危险重重。带娃出行的时候,可以稍微“麻烦”一点,选择轻便又稳定的普通儿童推车,家长的手里重了,孩子的安全隐患也就“轻”了。

这些新兴的产品国家虽然没有明确标准,但在选择这类产品时,一定要牢记,包装上的“CCC”是永远实用的标记,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看护。

最后一定要再强调一遍:家长在给孩子选购用品时尽量不选择三无产品;再好玩也要注意安全;孩子不管摸过什么、玩过什么,吃东西之前一定要先洗手!

审稿专家:段元冬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