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陈德琴 ‖ 探花江国霖在惠州

2021-01-24 09: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探花江国霖在惠州

陈德琴

深秋时节,我从大巴山腹地来到惠州,川东的阴冷天气一下转换成艳阳高照的明朗日子;行走在“惠州府城遗址”(位于今惠州市惠城区桥西北部,东江南岸)上,发现有蜻蜓在明媚的阳光里翻飞,这在深秋的川东是绝然看不到的。“府城遗址”里百余年苍劲虬枝的老榕树垂下密密匝匝的气根,给人雄浑磅礴的气势;中间的“望野亭”外形斑驳,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静坐石凳,环顾四周,一位“长身玉立,丰颐广颡”的故人——清朝探花江国霖似迎面而来,文字彬彬,儒雅倜傥,穿过百年时光隧道,温言软语地问询:家乡的父老乡亲还好吗?

惠州府城遗址

江国霖,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夏出生于四川省大竹县童家乡盐井沟。我曾去过那个背靠明月山的小村庄,方圆浅丘连绵,阡陌纵横。江家200余年的三进老宅静卧浅丘之中,铅华尽洗,古拙典雅,其第5代后裔江文哲老人虔诚地守护于此。

据传,探花江国霖先祖在盐井沟修建住宅之前,宝珠寺雷老和尚在山峦沟壑间踏勘,发现此地形似巨龙:现老宅处为龙首,老宅两旁的田间各有一眼清泉,为龙眼;老宅背后的山丘如乌龟背,中拱且平,两旁斜下,为龙身;紧接龙身的山包一直绵延进明月山脉,视为龙尾。探花江国霖五世孙江文哲老人说,先祖(江国霖)出生时,厢房满屋红光,似汪洋火海,众人皆惊。

江国霖少时聪敏过人。母亲曾给我讲过他的一则轶闻:“魏家拱桥”建成合龙那天,掌墨师傅说,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过桥,等到“大人”骑马过桥后,方能过桥。深山野岭中何来大人?少年江国霖遂取一竹竿置于胯下,大声吆喝“骑竹马哟,过拱桥哟。”掌墨师傅大喜,立即燃放鞭炮,庆祝新桥落成。

江国霖勤奋好学,自书“奋起精神,读落满天星斗;养成羽翼,冲破万里云烟”自勉,五上京城春闱,终于道光18年(1838年)高中第一甲第三名(即现在的全国第三名),被皇帝钦点为探花,赐进士及第,与后来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同科,成为大竹县有史以来获鼎甲的唯一一人,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惠州府知府、广东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广东巡抚等职,几近家喻户晓。

江国霖一生饱读诗书,勤研书法,其诗作《仙掌承露赋》《苏子瞻换羊书赋》等受到同科进士曾国藩、田敬堂等人好评;其书法秉承董其昌风韵,遒劲浑厚。世人仰慕其才华,恭称其鸿儒、大儒。

江国霖高中探花,是川东大竹人尊崇敬仰的先贤。但其短暂的一生和在广东惠州度过的凄楚晚景,又无不让人扼腕痛惜。

江国霖高中探花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掌修国史)、乡试主考、学政(从二品,类省教育厅厅长)等职后,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秋受命出任广东惠州知府(正四品,类市委书记、市长),这是他出仕以来,真正为官一任、掌权执政的开始。他对此跃跃欲试,心情颇为激动,欲将多年来治国理政的抱负在此予以施展,他在自己的等诗作中展示了这种理想和抱负。

江国霖

惠州古称循州、祯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岭南雄郡”之称。初到惠州任职的探花江国霖满腔“宦味新尝”的热切抱负:“我到此州百无补,但为居民谋安堵”,将惠州当成自己的家乡,寄予殷殷深情,决定“思与吾民计久长”,要为惠州人民办好事、实事。他一到惠州履职,即微服私访劳苦大众和各届人士,了解民间疾苦,查证盗贼踪迹,亲阅亲审诉状,仅半年时间即处理完历年积案,民众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纠纷得以化解;杀人埋尸、凶狡之徒得到应有惩罚。民国《续修大竹县志》载:“国霖初莅惠,喜微行,询访穷檐疾苦,盗贼踪迹,及椎埋桀黠之流,痛惩之。”

惠州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东江、西枝江横贯全境,还拥有4500余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虽然滋养了这方水土,但也埋下了水患祸根。1848年9月,惠州再次爆发特大洪灾。知府江国霖立即向沿江州县发出檄文,要求迅速赈灾济民。他深入灾区察看民情,逐户走访受灾民众;率先捐出廉俸,逐户发放赈灾钱米,还在惠州府城门设立粥棚,适时施粥,让无家可归的灾民摆脱饥饿。此举深得民心,备受拥戴。民国《续修大竹县志》载:“国霖檄沿江州县,速谋赈济。复首捐廉俸,亲履灾地,户筹口算,次第给钱米;设箪糜四门,啖蒙袂无依者。数月,活民逾万家,人与灾亡。佥曰:非使君之惠不及此。”

1849年夏,因“戊申冬郡城火灾,以无蓄水不能救。”知府江国霖又领导当地居民,耗资1200两白银疏浚惠州府城边的西湖,使淤水得以排泄;又修闸蓄水,救火于民。

为防患“荷梃揭竿之徒”,沿海“奸宄乘之”,江国霖决定重修惠州府城墙。他不顾个人得失,奔波于各州县,苦口婆心动员官吏和各届人士捐资,自己带头捐出俸银,于1849年1月正式动工。历时一年有余,城墙于1850年4月完工。民国版《惠州府志•艺文》收录江国霖撰写的《府蜀厅壁题名碑记》:葺后的惠州府城墙,城周千三百六十丈有奇,为门七,雉堞一千六百一十四,即周长约4533米,高约7米;有7个城门,1614个雉堞(垛口)。

江国霖此次组织重修的惠州府城墙,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具有非凡的意义,于1854年成功抵御了以翟火姑为首的农民起义。而今在惠州惠城区桥西中山公园梌山一带,尚存400米古城墙,城墙基高2米,外包青、红石条,内夯实土;墙身砌火砖。可就是这样一位勤政廉政的地方知府,在其后的岁月里不幸“因人言落职”,郁郁而终,客死他乡。

江国霖书法

道光29年(1849年)六月,江国霖离开惠州,出任雷琼(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兵备道,平叛儋州黎民叛乱后出任广东按察使(正三品,掌管一省司法),1855年升授布政使(从二品,主管一省财赋、人事),成为广东省领导班子核心成员。

1856年十月,英国人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江国霖极力辅佐两广总督叶名琛、广东巡抚柏贵抗击英军,无奈两位封疆大吏对战争无视和麻木,最终造成广州城沦陷,广东政府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

布政使江国霖“感愤太息,始于附城西关之公局,召官吏,杂治文书,清理积牍,用藩篆代办巡抚事务……”(民国《续修大竹县志•江国霖》)。国难当头,江国霖挺身而出,在布政使司衙门召开各种会议,办理各种公务,用布政使印章代办巡抚事务。耿直的大竹人,正直、担当、勤勉的竹精神,谱写了江国霖的辉煌人生,同时也给他往后的政治生涯埋下了祸根。

咸丰八年(1858年)正月,后知后觉的咸丰皇帝方知广东沦陷,立即下旨:革除叶名琛职务,江国霖署理广东巡抚(正二品,掌管一省政事,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江国霖一跃成为广东省主要领导人。

广州之战结束后,江国霖与署理两广总督柏贵转战国内农民革命,倾尽全力镇压“太平天国”“大成国”“大洪国”等农民革命,以维护清朝统治。咸丰八年三月(1858年4月),江国霖亲自抽调外海、内河水师,根据战船大小、火炮轻重、行驶快慢,将水师战队编为前中后三队;又指挥陆路军一半掩护水师,一半进攻起义军据点。经过10余日激战,江国霖指挥的粤军成功收复被起义军占领的两广咽喉要地梧州。

正当“国霖念邻封一体,不分畛域,亲诣梧城,赈灾黎,筹善后”之时,厄运却悄悄向这位封疆大吏靠近:咸丰八年五月四日(1858年6月14日),咸丰帝下令罢免江国霖署理广东巡抚职务。这道谕旨于壮年的江探花来说,无疑平地惊雷,无情地中止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在《府署厅壁题名碑记》中说“因人言落职”,俱因当时的广东三绅罗惇衍、龙元僖、苏廷魁给咸丰皇帝的奏折——《罗惇衍等又奏粤省大吏江国霖蔡振武柏贵媚外情形片》:“暂署巡抚江国霖,素性贪巧……臣等为大局起见,因梧州尚未收复,西江紧要,劝其前往督师,以资统率。彼仍迟疑未决。”三绅告状之时,江国霖正精心部署西征梧州,却被诬为“迟疑不决”;皇帝收到奏折时,江国霖正忙于西征战事。炮火纷飞中,“三绅”的冷箭凉飕飕地向江国霖飞驰而去。当江国霖收复梧州正善后时,或许正在草拟捷报之时,却一团雾水地收到皇帝“革职拿问”的谕旨。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漩涡里,在清朝官场的尔虞我诈中,探花江国霖非常不幸地败下阵来。其时,他正值盛年,刚好48岁。

广州成了江国霖的伤心地。革职罢官后,他情绪低落,欲哭无泪,不久后便大病一场。后来他在《重到惠州作》中感慨到:“海南苦瘴疠,羊城多虎豺!”

1858年七月,江国霖病体初愈,从肇庆启程前往惠州。离别8年,江国霖重返惠州,惠州绅民盛装出迎,拥到船上嘘寒问暖,像亲人一样注视他额上的皱纹,数他颔下花白的胡须,情真意笃,关怀备至;及至到达惠州府城,街上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几近万人空巷。《重到惠州作》:“江山尚如此,晓日严城开。……此邦盛衣冠,相待北城隈。登舟各问讯,似见乡人回。惊我容色瘦,悼我鬓毛摧。数我颔下髭,几茎霜色揩。……土音杂五方,喧豗暮达朝。胡为空衢巷,相聚如观潮。东市彩胜悬,西市栴檀烧。或注清泉供,或以明镜标。向我多膜拜,爆竹声喧呶。……”惠州人民的热烈深情,给了郁郁寡欢的江国霖温暖和慰藉。想起当年重修的府城墙,疏浚的渠和湖,在心里,他已将惠州当成了第二故乡。

四川大竹江家大院俯瞰(杨承熹/图)

为了安置曾经的父母官,友人在江边高地白鹤峰东坡亭为他置办馆舍,供其日常起居。这是对江国霖政绩的肯定,也是对他人格魅力的赞颂。时任惠州知府还邀请他为新落成的府署厅壁题名碑撰写碑记,江国霖洋洋洒洒写下《府署厅壁题名碑记》【原文载光绪辛巳年(1881年)重修的《惠州府志·艺文》】,这在部分人对被革职的江国霖避之犹恐不及的黑暗官场中,无异于政治上的正名之举。

客居惠州的江国霖虽受万人景仰,但客散人尽之后,仍胸中郁闷:“八年前写壮游图,按剑披襟气概粗。今日自临秋水照,病容憔悴老潜夫。”(江国霖《自题鹤峰秋眺图》第二首)。几行老泪,一身病骨,全不见当年神勇。后又遭遇三女南秀早夭的打击,这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纵横捭阖的清朝大儒被彻底击垮了,在饮酒浇愁、感时伤怀中,病体愈发消瘦,形销神损,心如枯槁,1860年夏,刚届50的江国霖病逝于广州西关,英雄亦或悲凉的一生从此画上句号。

江国霖故居

英雄落幕,家乡人扼腕哀叹,亲属陈尚骄等人将其遗体运回大竹,葬于周家镇八角庙宝珠寺前,乱石、黄土砌垒,一如普通山民坟茔。江国霖一生廉洁勤政,“官粤十年,不治生产”,墓穴无一陪葬之物,1947年墓穴被盗之时,竟未发现黄金、珠宝等财物,“盗墓贼都感到有些沮丧。”

一代鸿儒这样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家乡和故土,但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他的励志警句“奋起精神,读落满天星斗;养成羽翼,冲破万里云烟”尚镌刻在川师附小的文化墙上,他的才学至今还口口相传;他不仅是家乡人民的骄傲,更是一块丰碑,激励竹乡人民奋勇前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陈德琴(四川省大竹县交通运输局)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原标题:《【方志四川•历史文化】陈德琴 ‖ 探花江国霖在惠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