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方志四川•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李婷 ‖ 一个镇子里的那些事儿

2021-01-25 07: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李 婷 方志四川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一个镇子里的那些事儿

李 婷

仁寿县,有一个叫龙马的乡镇,它得名于民国22年(1933年)。清咸丰十四年(1854年),人们从汪家场(今汪洋镇)运煤炭来到距仁寿县城21公里一个叫凤凰山埂的地方,摆市建场,一时热闹不已,后被火烧毁易建。民国22年,乡人根据场外有一条小溪,附近都是马姓人氏聚居,名叫马家溪,场后有马儿山,场左有龙水河,场右有龙头山,面向马家溪,于是取名龙马乡,乡名沿用至今。这是龙马的一种潜在文化底蕴。今天,让我们走进龙马镇中。

龙马镇的“七月天”

走进生机盎然的七月,走进七月滚烫的诗行,倾听柳荫深处抑扬顿挫的蝉鸣,挟裹着些许的不安分,水稻长出了穗儿,谦卑地挂满青谷,弯了腰。山上的红李子树上,钩挂着两个小顽童,他们嘴巴不停地鼓动着,不见闲着。

不远处就是东山村贫困户辜正林家的三分菜地。菜地里竹架子上,挂满了豇豆与丝瓜,它们在比谁长,青辣椒、红辣椒当着裁判,台下坐着的空心菜齐刷刷地仰着望着他们,看它们谁输谁赢?只有“旺财”那条狗子趴在一旁懒散地睡大觉,不理谁的样子。

这时,有人来了。脚步声越来越近,主人翁辜正林与他媳妇蔡华容坐在门口站起来,迎了过去。“辜正林,你跟你老婆这周透析了吗?感觉怎样?”原来是村医方红英。她每周都会来辜正林家关心、询问情况。

2013年国家扶贫攻坚之战打响,贫困户建档立卡如火如荼地有序进行着。贫困户辜正林一家就这样跳进龙马镇政府的眼睛里,像沙子一样硌得眼睛生疼——这家人很惨,辜正林患有肺气肿、尿毒症,他的残疾妻子蔡华容也患上肾病,并且到了晚期,已丧失劳动力。

“我们每周都要去做三次透析,每周都要去县里的医院排队挂号,我们都记不清我们去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医院了。没办法,尿不出,很痛苦。”他们真实的话语,刺痛了为他们建档立卡的龙马镇脱贫办公室主任王连的内心。可辜正林的眼睛里依然投射出一家之主要顶天立地的坚毅之光。常言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大家都希望自己没病没痛,完美人生;可现实,有时让人措手不及,让人无可奈何。但是,一天总会有那么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他们的世界,给他们希望的。扶贫干部王连成为辜正林一家的第一道阳光。

随后,当地龙马镇政府精准扶贫医疗救助的措施,解决了辜正林、蔡华容夫妇两人的“看病难”大问题,给辜正林一家带来第二道温暖阳光。这时的辜正林、蔡华容内心燃起了不甘于贫困的斗志,燃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辜正林说:“虽然病了,我们也要脱贫,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美,哪怕一天病死,也想给儿子留下点什么。”这里的农村人可讲究留财给自己的后人。

关怀扶贫,也是一种扶贫方式。龙马镇政府脱贫干部的关心、问候,给辜正林一家带去了温暖,让原本雪上加霜的家庭重燃了对生活的斗志。

隔壁村的李大婶子,屁颠屁颠地跑来凑热闹,“领导啊,我家也很穷,我家也困难,我没钱使”;一口大黄牙的王世超在村头儿抽着叶子烟望着远处的景儿,郁闷着,听见有扶贫领导到辜正林家了,赶紧放下自己手中的老年烟枪,奔了过来“领导,我的儿子也患有尿毒症”;西村头的刘长安,心想“我没有得那么重的病,我去瞧瞧,看有什么好事,我也沾巴沾巴,自家的娃上大学了,钱没得使”;大病后在家休养的王云华是被李大婶子拉来凑热闹的“闲着也是闲着,去看看领导长啥样,这次给我们带来啥好政策”。大人出来了,小孩也出来,辜正林家的院坝第一次这么多人来。尽管并不是来关心他的,但辜正林热情地招呼邻里们,一旁病恹恹的蔡华容也精神起来,小声地与人说着话,也增点了几分热闹。

随行的扶贫业务员汤静,被这村民们围观的阵势惊到了,26岁的她刚接手扶贫工作,跟着王连主任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她的第一站——东山村,东山村贫困户就这样走进了她的工作任务与学习生活,开启了她的攻坚扶贫之路。她赶忙掏出笔记本和笔,弓着腰,埋着头记录。娇小身材的她,蜷缩一团,显得更小了。王连主任说:“大家有什么困难,慢慢说,一个一个来”。大家七嘴八舌,说着自己的过去,讲着自己的难处,希望政府能管管自己家的破事,帮助自己家摆脱贫困的局面。

陆陆续续地来,陆陆续续地走。大家把自己的苦水、苦闷一股脑儿地倒在了扶贫干部王连与汤静面前。他们将这些写进了那个记录本上,然后舒心缓气地走了。没有人去关心王连与汤静的内心感受,大概是五味杂陈吧。怎么能帮助了他们?这个问题萦绕在他们的心里。

王连主任回到政府办公室,打开自己的电脑,罗列着扶贫计划与方案,他想在龙马镇未来的扶贫攻坚战中能用得上。汤静紧抱着那本笔记本,回到自己电脑面前,调出资料档案,打下详实的字与句。

东山村的这个晚上,注定是个人心浮躁的夜晚。农村寂静的夜,更能让人回想白天的热闹。像辜正林一家,他与妻子躺在床上商量交流着“再多养两只猪,多养几只鸡鸭,鬼晓得政府还会怎么帮助我们、什么时候帮助我们,我们的病可是不等人的,我们不能等”。妻子蔡华容还指望什么,身边一样患重病的丈夫就是自己的天。而王连回到家中,看着为自己张罗吃食的爱人,突然意识到一家人健健康康是多么的重要,比起那些挣扎在贫困与病痛的人们幸运多了。

在东山村另一头,那竹林下黄土砌成的茅草破土屋,就是贫困户刘长安的房子。一下大雨,无情的雨水沿着麦积杆偷袭着刘长安和他的孩子。土墙的防水功能,怎么可能比得上水泥房呢?“屋漏偏逢连夜雨”,天上下大雨,屋内也下大雨,下一次雨,刘长安家里的盆盆罐罐都派上用场。刘长安因身体不好,导致贫穷,离异、一个人带着孩子,心想“这日子该怎么过哦!”。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刘长安的房屋成了危房,村上帮忙简修了一下。2013年被纳入贫困户,2017年,龙马镇政府帮扶贫困户刘长安,重新自建水泥房。从此,刘长安的心病好了:“儿子娶媳妇儿,房子总算有着落了”。他积极参加镇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跑到仁寿信利集团上班,一个月拿4000块左右。腰包鼓了起来,可把他高兴坏了,也有了些体面感。

常言道“家是避风的港湾”“金窝银窝离不开自己的的狗窝”,说明房屋在百姓心中的重要性。2016年开始,龙马镇政府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调整为王连主任了。王连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大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可不是一件好干的工作。

王连点燃了一支烟,脸孔氤氲在烟雾中,显出几分神伤说道:“要做通当地干部群众的工作,难度极大,常常会磨破了嘴皮,却无功而返。刚开始,看到穷困户家中的窘境,多是屋漏偏遇连夜雨,心中充满了同情,想应尽最大努力改善他们的处境”。一帆风顺,想什么,就是什么,是不可能的。

后来,王连在工作多次受挫。例如:好不容易镇政府想办法把搬迁房修好了,可贫困户中的老年人不搬了。说是故土难离,死了也要埋在这里。搬出来后,邻里间有芝麻绿豆大一点事也要找王连断公道;说如果不易地搬迁,不住这么近,就不会这么扯皮了。还有的贫困户想着方儿向王连要住房自建补助款等等。一天到黑,王连总是感觉“乌气麻糟”闹心的事情,没完没了,心情烦躁。

后来参加党的初心教育,让王连认识了自己的浅薄和错误。身为党员,本来就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不应该带着情绪工作。贫困户不是爱为芝麻大的小事扯皮吗?王连就多跑点腿,给他们讲讲“六尺巷”的谦让故事。老年人不是故土难离吗?王连就许诺定期带他们回去看看旧房拆除后复垦复绿的新貌。贫困户不是想有钱花吗?王连就给他们找个挣钱的道。

分管脱贫工作的领导陈敏拍着王连的肩膀说,“你忘记了上次那个汤静了吗?他们走了,脱贫攻坚的业务工作,还是要有人来做!我瞧那个姑娘踏实务实,你给她一个学习发展的机会”。2016年,由于龙马镇政府干部人事调整、脱贫攻坚工作的特殊性,龙马镇政府安排龙马镇社区协理员汤静接手脱贫攻坚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看似文弱的汤静担任过多种身份。“深宵灯火漂白了四壁”,录入大量系统数据、整理大量资料时,汤静经常加班熬夜,时常不按时到食堂吃饭,深怕出错,不好向贫困群众交代。

有一次,90岁的老军人王绍安来镇政府哭闹。汤静主动上前询问情况,老人想同其他贫困户一样,享受国家扶贫资助建房等政策。汤静随即查询了相关资料,了解到王绍安老人有自家住房,实际生活有保障,也有基本医疗保障,还享受老年人生活补贴等,不符合易地建房政策里的贫困人员。于是,汤静把老人扶进自己办公室,耐心给老人解释扶贫相关政策,并自掏两百块给老人,还对老人说,有需要可以随时找她。

和90岁的老人讲解国家扶贫攻坚相关政策,汤静感慨道:“可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情!”老人犯起小孩心性时,就觉得别人享受了扶贫政策,拿到补贴了,自己也就应该拿到国家补贴,三番五次真的来找汤静。汤静非常耐心地安抚老人的情绪,开解老人,到村关心老人生活等。现在,老人对扶贫政策的想法渐渐改变了。

汤静也遇见那种“浑得很”、身体健康有劳动力的非贫困户,要求享受贫困资助的时候;汤静瘦小的身体里,蕴藏着狮子一般的气魄,勇敢地说“不”。此时的汤静,没有温柔模样可言,却有着对扶贫攻坚正确执行、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业务员助力龙马镇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东山村黑夜里传来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怎么回事?痛苦的声音是从王仲齐的家里传出来的。一个女人大半夜的哭声,惊扰了周围邻里,大家都纷纷议论,猜想着这王仲齐家怎么了?原来,贫困户王仲齐的女儿王学平离婚后,受到了极大精神刺激,患上了精神疾病,回到家休养。生活情况刚好,又摊上这事。怎么办?这家人又在贫困的边缘徘徊。

汤静听说有这事后,赶紧联系东山村副支书周燕群,一起到王仲齐家了解情况。一句“周支书”,让曾在部队表现刚强的退伍老兵哽咽不能再言其他。两位女性干部的心,瞬间揪紧了起来,承诺尽量帮助他们。

龙马镇政府对贫困户王仲齐一家采用低保兜底扶贫政策,考虑其突发特殊情况,动态化调整,提高低保救助档次;提供相关精神疾病的医疗救助外,还大胆安排公益性保洁岗位给王学平,并派村医生方红英、妇联主席田定琴时刻关注王学平的病情等。有事做的王学平,病情好转。龙马镇扶贫业务员们齐心协力,成功地把王仲齐一家从返贫的边缘拉了回来。

“王主任,我也想当保洁员,相信我,我一定能干好的”,来自贫困户王云华的声音,把办公室里埋头忙碌的王连震了一下。了解到贫困户王云华自身发展意念强,镇政府安排她担任东山村公益性岗位——保洁员。经过几次交谈,王连主任了解到王云华踏实能干,做事做实,靠谱,他与自己所住小区楼长沟通交流,为王云华找到一份楼道卫生打扫保洁的工作,48户居民为王云华每年提供工资3800元。怀有感恩之心的王云华,每周把楼道打扫得一尘不染,把栏杆擦得锃亮,还义务在小区空地种上花草。

一天,“王主任,彝族老人邱阿几怎么办?”汤静在建档立卡资料库中发现一个特殊情况的贫困户。情况是这样的:邱阿几从凉山州嫁到龙马镇,丈夫去世,60多岁了,无子女,耳朵又聋,衣食住行都成问题。王连亲自给她办了低保,但用普通办法安置她,显然不行。王连想到:只有采用易地搬迁政策中的“投亲靠友”办法,最能帮助邱阿几老人。于是,王连远赴凉山州,多方找到邱阿几兄弟,让她顺利投靠了亲戚。这样,邱阿几的低保费加上3万元建房补贴,安度晚年应该没问题了。没人仔细考究王连去凉山走了多少路,但王连相信“扶贫的路程虽远,但坚行必至”。

产业发展奏致富之歌

东山村的山丘上、水田间,有大大小小“圆圈”。它虽比不得英国“麦圈”那么神奇,但是具有着实用的功能。龙马镇政府为解决200多户村民易地搬迁脱贫一系列问题,发展扶贫特色产业,助力产业致富,多方奔走,努力争取到1000多万元资金,用于村社道路的兴建和加固、蓄水池的兴建、山坪塘的整治、网格护坡等等。这便是那些“圆圈”的由来。

仁寿县龙马镇组织124名扶贫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潘建勇 刘伟 摄(图片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5000多亩的花椒基地上方,飘着来自成都“幺麻子”厂里的麻辣鲜香,3000多亩的柑橘青见基地里,鲜果飘香,2000多亩的脆桃基地里,桃花满香,2000亩的鱼,200亩的虾。这些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贫困户参与,他们成为产业脱贫的生力军。同时提高龙马镇人均收入,引领龙马百姓们走上致富道路,开启了贫困户的幸福人生。

龙马镇万古村的3月下旬,桃花纷飞。幽幽淡淡的香,笑靥如花的人,让万古村的桃花节,添了些热闹与喜庆。桃花节上,有滚铁环的、有推鸡公车的、有抬花轿的、有抬箩筐的、有敲锣打鼓的,更有原始的赶鱼节目等富有乡村气息的节目。

“宋勇主席,今年的脆桃销量很不错”,万古村支书肖元兴向龙马镇产业扶贫分管领导人大副主席宋勇汇报。万古村有脆桃2000亩,脆桃大而甜,口感很好。村里组建了“万沽泉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电商销售新模式,脆桃的销量直线上升。

“猪瘟来了,猪瘟来了”,猪肉价格蹭蹭上涨。“你看,那些养猪的,今年赚翻了”。有些人只得摇头,自家没有养猪;或者摆手道“今年懒得养,去年是养了的”。贫困户发展养猪产业的过程中,除了扶贫补助的两年外,原先市场肉价低廉,收入很少,有些贫困户养猪积极性不高。龙马镇扶贫干部走村入户,反复给贫困户讲“猪肉价格终将上涨”的趋势。龙马镇扶贫干部们的苦口婆心,可总算稳住了贫困户的心。

“猪瘟来了,猪瘟来了”,龙马镇政府工作人员们赶紧入户,发放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单,贫困户的损失相对减少许多。东山村的辜正林是尝到了养猪的甜了。“瞧,哟呵,又多了13头小猪了”。加上6头大猪,辜正林家的猪圈里,现共有19头猪了。辜正林一吆喝,小猪们都友善地抬头望着我。我掏出手机就是合影留念。细想,这些猪就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他们的希望,更是他们的救命钱啊。“家”的含义: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豕(猪),这说明,家就是要“有房有猪”才幸福。

看着别人腰包鼓起来,“眼馋”,很正常。贫困户辜正林的养猪致富之路,东山村另一家贫困户王仲齐家跟着走,他也“跟风”养了架子猪5头,小猪7头。龙马镇的猪,成为所有贫困户的“金猪”。龙马镇的扶贫干部们功不可没。

辜正林一家不靠等、不靠要、自食其力的脱贫思想精神,代表着龙马镇人民群众骨子里拼搏上进的龙马精神。这种“正能量精神”感染着周围的人,激励着大家共同成长、致富脱贫。

脱贫靠教育

龙马镇那条马家溪的水面上,翠鸟正俯身一跃,与两岸垂钓者们着抢食。蚯蚓在鱼钩上也在拼命挣脱逃跑,它也不甘于这样被大鱼吃掉。鱼钩的锋利,刺得生疼,总有那么几条蚯蚓,懒得受疼,成为鱼饵;也总有那么几条肥鱼挣脱不掉,被人捕获,当做美餐。尽管如此,龙水河的水,就这样流进龙马镇的马家溪。

龙马镇党委书记吴定胜在大会上让大家思考毛泽东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句话,提出领导干部要注重引导龙马镇的贫困百姓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注入龙马镇独有的“龙马精神”,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走上致富之路;同时,也要注重引导贫困百姓们对党、对国家、对政府有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从龙马镇江西村“思源堂”讲起。2015年10月,对于仁寿县龙马镇江西村精准贫困户吴华宝来说,是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吴法宝的父亲吴大清瘫痪十几年,母亲体弱多病,吴华宝快40岁了,还没有讨到老婆。穷困像藤蔓一样缠绕着这家人,而且越缠越紧。善良、孝顺却没有文化能力的吴华宝守着两个老人,在快倒塌的家里生活着。

“久后逢甘露”,直到仁寿县税务局下派的第一书记胡建军到他家摸底。胡建军书记把情况如实反馈到了仁寿县税务局,税务局领导当即表态全额落实资金、负责援建新房。吴华宝做梦都没想到过,会有住进新房的一天。老实巴交的吴华宝,看着帮扶领导们,总想拿出点什么来表示感谢。看看家中的一切,基本上都是大家帮自己置办的。“难道拿别人送来的东西,再送回去感谢吗?”怎么感谢,成了困扰吴华宝的心病。“思源堂”三个大字匾,就这样被吴华宝挂在了自家堂屋上方。吴华宝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饮水思源,感谢党和政府,也向帮扶过自己的100多位干部领导表示感谢。

最后,吴华宝娶到了一个外地媳妇儿,并生育一女。在龙马镇政府组织下参加了就业技术技能培训,吴华宝学会了电焊技术,与同村人一起外出务工。日子是越过越美。

帮助吴华宝修建新房(潘建勇 摄,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童年应该是五彩缤纷的,就像花园里美丽的花朵;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追逐打闹的浪娃娃;童年应该是纯真甜美的,就像龙马镇山间躺着地泉水;总之,童年应该是孩子们做着美梦的时候。在江西村东头有2个小女孩,童年黯淡无光,一个父母双亡,跟着哥哥生活;一个私生女,母亲又因病去世,暂居外婆家。

龙马镇政府了解到吴玉萍和刘丽裴的情况后,对他们进行了精准扶贫。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上,还是学习教育上,都尽心尽力帮扶。今年吴玉萍读高一了,以优异成绩考上仁寿县北一中学校;刘丽裴在仁寿县税务局副局长申闽帮扶关心下,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学。她们将会用实际行动报答党和国家的培育之恩,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特殊情况的贫困孩子们,若得不到国家的帮助,将会是怎么的情景?

谁在说,现在“寒门难出贵子”?在龙马镇党委和政府努力下,贫寒的子弟们不是也有同等的机会,接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吗?龙马镇政府将继续用事实向大家证明,“贫困家庭的子女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践行“教育是阻断贫困传递的根本之策,也是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之所在”。

“爸,我想学医”,小女儿王蓝玉看着肢体二级残疾的爸爸的眼睛说道。龙马镇铧匠村一组贫困户王绍生说:“好”。这是自己爱女的愿望,这是爱女对自己的爱,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母亲说:“经济不允许啊”。王蓝玉想到重庆读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王绍生说:“我去想办法”。王绍生来到凤梧村委会找到吴伸炳书记:“吴书记,我有个困难想找您帮忙。”吴书记一点都没有架子,还赶忙搬出板凳让贫困户坐下,让他慢慢说自己的困难。“这件事我们管了。贫困子女无论在何地就读中高职业学校,都可在其家庭所在地申请扶贫助学补助。”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恩情”,在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的教室里,多了一位将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护人员。

“以小见大”

老舍《赵子曰》:“这样的实施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儿,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得到的”。而在这里,龙马镇396家贫困户的小事儿,是数不清的大大小小脱贫攻坚任务,是龙马镇扶贫干部们的多少个“夜以继日”。龙马镇的那些小事儿,讲起来,我也只是动动嘴皮子;做起来,却是需要众人身体力行的,也只有完全了解国家扶贫目的、扶贫意义的领导干部才能做得好、办得到的。

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东山村辜正林家的13头小猪长大、马家溪的河里鱼虾成群、贫困户家张灯结彩、脱贫干部笑颜展开时,龙马,这个镇子又是一个怎样的幸福盛景?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 婷(四川省仁寿县坝达初级中学校)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原标题:《【方志四川•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李婷 ‖ 一个镇子里的那些事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