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巩固脱贫成果,第一书记们立下新目标——乡村振兴,抖擞精神再出发

2021-01-25 12: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州大地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篇章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中,扶贫干部尽锐出战,驻村第一书记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来看看娄烦县的第一书记们咋想、咋干。

向阳村——

依托好风景 迎来好光景

湛蓝的天空下,结了冰的汾河水库,像一面光洁如玉的镜子。在水库边上的向阳村,几排灰顶红墙的平房整齐排列。

李枫在娄烦县向阳村任第一书记就快满三年了。2018年,她从国家审计署太原特派办来到这里驻村工作。

正午的阳光透过明净的玻璃晒得人格外暖。强三姓一家人忙里忙外,准备吃顿腊八饺子,他满脸幸福地说:“这两年村里变化很大,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儿子现在也回到县城工作,每天中午都能一起吃饭。”

2018年年底,向阳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全面铺开,屋顶修缮、道路硬化、污水改造等同步推进。在政府补贴基础上,村里家家户户都换上了“煤改电”取暖设备。同时,垃圾入桶,环卫人员上门收运。美丽乡村建设,让村民有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基础设施完善了,但如何让村民富起来?李枫在调研后发现当地特别适合发展特色旅游。向阳村紧邻汾河水库,风景优美,村里还有牡丹园,交通便利,这些都是开展乡村旅游的绝佳条件。

三年来,向阳村依托汾河牡丹园连续举办了两次“乡村文化旅游节”,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总收入近10万元,还建成10户农家乐,村里人均年收入如今已超过了1.6万元。村子先后入选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和太原市首批美丽宜居示范村。

“2021年我们准备继续完善与旅游配套的设施和服务,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李枫告诉记者,脱贫后原有的帮扶政策不变,重点是防止返贫,要通过信贷、生态、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继续帮扶村民。“今年村里还打算请专业人员给村民培训,提升村民烹饪技艺,提高餐饮档次,为乡村旅游增添一块金字招牌。”

盐市崖村——

鼓起钱袋子 提起精气神

看着品种丰富的各色豆子,捧着红皮山药蛋,国网太原供电公司派驻盐市崖村第一书记牛震说:“这都是咱村种出来的,好生态种出好产品,我们还注册了‘绿娄健’小杂粮品牌。”说完,他算起了2020年村里的收入账——

杂粮销售净利润超过10万元;光伏补贴超过5万元;移动基站用地租金2万元;绿色生态小镇1万元……一年村集体收入超过20万元。

山沟沟里的农产品是好东西,可好东西卖不出去的时候也很糟心。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后,牛震很快就成了“农产品推销员”,带着扶贫工作队员开始闯市场、做推广。他说:“爱心不论大小,支持不分先后,大宗团购不能少,一两公斤的零散购买也不能落。”在大家的努力下,2020年,村里小杂粮销售再创新高,超过100万元。

种植特色农产品,高效农机少不了。盐市崖村人均耕地不到1.7亩,且村里耕地多是坡沟地,零零散散,农民平时临时租用小型农机。经过与村委仔细商讨,牛震将拖拉机、旋耕机、翻转犁等11种小型农用机具购置回来。他给村民算了一笔账:每年从外面租赁农机具预计每亩50元,全村400亩地,用上小型农机具每年将节省2万余元,省下的就是赚下的。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弃耕撂荒问题,也重新带动起村民种地的信心。2020年,盐市崖村人均收入达到10400元。

眼下,牛震忙着结算去年全年的农产品销售收入。今年,他的“日程表”也逐渐被填满:继续帮助村里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把村里的小杂粮做得更大;叫响村里的“绿色生态小镇”品牌,让更多城里人来这里住窑洞,享受乡村闲趣;提高村里农机具的使用率,满足自用的同时,还要租借给其他村的农户……牛震说:“这两年,大伙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了,精气神也提起来了,我们更要好好干。”

银洞咀村——

便民解难题 乡村有活力

走起路来步步生风,干起活来快比旋风。这是杜交曲镇银洞咀村第一书记张建林留给村民的印象。2019年8月,曾是军人的张建林主动请缨,从太原市慈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来到银洞咀村担任第一书记。

银洞咀村整村移民搬迁后,村民大都不再种地了,经济来源从哪儿突破?张建林和村党支部积极操办,专门为村民开设了教育学堂,让村民学习一技之长,专业老师给村民讲家政服务、卫生健康、室内装修等内容,村民听得津津有味,学得头头是道,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现在,做家政的、干保洁的、当保姆的、搞装潢的村民有不少,收入比在村里种地翻了好几倍,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村民李爱兵的家里有体弱多病的老人,还有两个儿子。老人、小孩都要照顾,他没法儿出去打工,只能靠土地流转资金和光伏分红生活。针对李爱兵家的情况,张建林把“扶志”“扶智”结合起来,首先为李爱兵的大儿子联系了市慈善学校,让孩子去那里免费学习,接受正规教育。同时,又为李爱兵分配了村里的公益岗位,还为他介绍了县城的季节性用工岗位,让他不用跑远路也能挣到钱。

银洞咀村村口有一条沟,沟深草丰、土地肥沃,很适合发展养殖业。村里有3户农户在此搞养殖,但因为受道路条件的限制,一直发展不起来。张建林与村子对口帮扶单位——娄烦县交通局积极协调,建成一条直通沟底的3公里长水泥路,又联系信用社为养殖户提供小额贷款。有了道路保障,有了资金后盾,养殖户迅速发展起来,收入大幅增加。

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时候已经到来。对村子未来的发展,张建林思路清晰:“今年,我们准备借助社会资金,对旧村的土地进行复垦,种植经济作物,提高村集体收入,还要帮助村里的养殖户提档升级产业。在村民务工和子女上学教育方面继续给予常态化帮扶。同时,持续监测村民收入,防止返贫。”

短评

巩固拓展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巩固脱贫成果,有的干部要继续做大旅游产业,让乡亲们享受更多实惠;有的要走好产业发展道路,扩大就业增加村民收入……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正是娄烦干部在接受采访时言语间传递出的状态。

如今,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特别需要警惕“喘口气、歇歇脚”的松懈念头,防范“船到码头车到站”的交差心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需要继续保持紧迫感,“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巩固拓展这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回望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各方帮扶画出了最大同心圆,干群合力跑出了最大加速度。在新发展阶段,只要勠力同心奋斗、持之以恒实干,就一定能创造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灿烂明天。

近期热点

增进民生福祉 打造幸福之城山西省人社厅倡议农民工就地过年记者:王勇

原标题:《巩固脱贫成果,第一书记们立下新目标——乡村振兴,抖擞精神再出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