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林原村:“三治”融合 乡村善治之路越走越宽广

2021-01-25 21: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庚子冬日,阳光正好,天朗气清。

在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林原村,一条条以弘扬法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标语汇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村级活动阵地,或唱或跳,或玩或闹,享受着丰收后的满足与欢乐,一幅和谐恬静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近年来,为不断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破解乡村综合治理难题,达拉特旗党委政府以林原村为试点,因地制宜,探索实施以“镇党委主导、村‘两委’主抓、乡贤理事监督、网格化管理,实现群众协商自治”的“一组两会”(即:党组织和协商议事会、村民代表会)乡村社会治理新模式,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逐渐形成。

“一组两会” 落实民主协商

记者走进林原村,错落有致的房屋、特色文化墙随处可见,到处呈现出一派邻里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们都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组两会”。

村民提到的“一组两会”,是林原村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基层协商共治制度,采用“党建作引领,村务有人管,致富有带头;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民主协商共治模式,是新时代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基层治理的一个成功样本。

“这是小广场,那边有我们新增的下水井,再过去那边是污水处理池……”林原村党委书记麻三占带记者一边参观,一边满怀深情地说:“所有这些事能够顺利办成,‘一组两会’的作用很大,给群众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看得见。”

以前,村里每逢要做修桥补路等事业,工作总是难于开展,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会难开、事难决、决难行”便是当时林原村的现状。“能不能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组织党员、村里有威望的人员、村民代表,形成民主协商共治的模式?”2020年4月,该村发起“一组两会”村级协商共治机制。之后,修路,建污水处理池、下水井、小广场……

排水不畅,以前,每逢雨季来临,林原村大郑守坝社和小郑守坝社的村民就犯起了愁。“每逢下雨,我们出行都得穿着雨靴,积水最深处有半米,有的时候根本过不去。”村民陈平告诉记者,后来经过“一组两会”协商处理,在两个社各增加了4处下水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问题。

以党建为引领,“一组两会”在林原村形成燎原之势,自成立以来议事50余次,解决了林原村农户缴纳水电费、农村占地等问题30余件。“‘一组两会’在矛盾纠纷等社会治理方面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新时代的‘枫桥经验’。”

树林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乔有世说,下一步,将全镇推进“一组两会”,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以德育人 扮靓乡风文明

整齐的农家院,干净的水泥路,走进林原村保善堂社,家家户户焕发着文明新气象、展现着乡村新风貌。

家住保善堂社的高红英家是社里有名的“干净人家”,房前屋后、家里家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冬日里阳光洒满客厅,显得格外温暖。卧室、厨房、洗手间都干净透亮,温馨中尽显新农村的新变化。高红英说,“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房前屋后清扫一遍,不仅是为了自己家里清洁舒适,更是为了全面配合全村的环境整治工作。”

近年来,林原村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广泛开展“干净人家”“好媳妇”“脱贫攻坚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农村牧区涌现出一批道德楷模,引导人们见贤思齐、追求上进,文明新风四处洋溢。

道德素质的提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林原村把倡导文明新风作为“文化下乡”“文化惠民”活动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树立了文明健康的新风尚。“我们是‘胖大姐’服务队,主要组织农村妇女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以活动为契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队队长张二利告诉记者,村里共有七个服务队,每个服务队都有各自的职能,旨在更好的服务好村民。

常言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林原村,村民们的义务劳动可以积分,用积分可以到“文明道德银行”兑换所需要的生活物品。“存美德、挣积分、取实惠”,文明善举的量化极大地激发了百姓群众的内生动力,唤醒了村民勤劳向善的传统美德。

让有德者有得,让勤劳者被赞美,让好人好事有奖励,正是一种符合当下现实的柔性治理。当崇德向善慢慢融入社会风气,慢慢影响到人们的习惯,乡村的“精神短板”势必会慢慢补齐,乡风文明自会得以滋养。

法治文化 融入百姓生活

“一定做到守法,不准打架斗殴,酗酒滋事,造谣惑众,搬弄是非违纪上访。”村民郝来良说,这是林原村村规民约中的一条。

矗立在群众身边的村规民约墙,不仅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氛围,扮靓了新农村,还成了村民对照纠正不良行为的“警示墙”。

为了创新宣传教育,营造和谐氛围,林原村在村道张贴以党的建设、社会治安、村规民约、乡村振兴、传统文化、扫黑除恶等为主要内容的固定式宣传版画,在美化村庄的同时,也形成了农村社会治理宣传阵地,寓教于乐,让村民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约束规范行为,不断提高他们参与村庄治理的自觉性。

“张贴法律宣传标语,村规民约上墙,通过法治文化的熏陶,让群众逐步领会宪法精神、厚植法治信仰,让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根植百姓心中,让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一种自觉。”村委委员张喜告诉记者。近年来,林原村专门抽调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具体负责,由村“两委”班子成员、致富带头人及德高望重的“乡贤”等人员进驻村级综治中心,设立乡贤委员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调解委员会等,组建村级大巡防工作队伍,开展村内治安巡逻防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做到矛盾纠纷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网格管理 让治理精细化

网格,是社会的神经末梢、治理的最小单元。

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办好事,林原村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在社会治理中突出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把网格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道屏障。

“现在村里正在引进一个项目,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最近村里环境卫生搞得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大清早,趁着村民还没出家门干活,党员郭晓东便到自己负责的片区转一转。

郭晓东要把大家关注的大小事访听个明白,装进心里、记在本上,按时收集群众的想法并及时向村“两委”汇报。对于一些长期外出的流动党员,他还会通过微信或电话与他们保持联系,收集他们对家乡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村子里绘制了网格航拍分布图,将网格内的每户院落都编号建档,并且给党员设岗定责,每个党员包联村民10户,充分发挥党员在政策法规宣传、组织决定执行、村民致富帮带、社情民意反馈等方面作用。”林原村党委书记麻三占告诉记者,林原村全村共有818户常住人口,划分为11个网格,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每个一级网格里有农户约80户。

“去年,在林原村试点推行‘一组两会’基层民主协商工作,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达拉特旗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苏智雄说。

苏智雄介绍,自治,让老百姓有了参与的活力,法治,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德治,更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般,改变着老百姓的内心。如今的林原村,村民们都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

END

阅读推荐

▇ 最新!达拉特旗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重要通告

防控不力!这几家企业被通报!▇ 微视频 | 疫情防控·主播说(二)

不用囤!有保障!请放心!达拉特旗各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大棚里迎来幸福春天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原标题:《林原村:“三治”融合 乡村善治之路越走越宽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