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春走基层】“崇信芹菜”富了勤快人

2021-02-06 10: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好香啊!”一进关军合的蔬菜温棚,一股伞形科植物特有的芳香味就充满鼻腔,还夹带着些许泥土的清香,些许青草汁液的清甜。抬眼望,捆扎好的芹菜整齐码放成垛,温棚深处,还有大片未收割的芹菜,挺直耸立,绿意葱茏。

立春日,蔬菜大棚里温暖的、浓浓的春意扑面而来。

关军合是崇信县锦屏镇于家湾村菜农,家里承包了13个钢架棚,1个温棚,种植脆瓜、西瓜、辣椒、西红柿等蔬果,每年净收入七八万元。

去年端午收完温棚甜瓜,8月就紧跟着种了一棚芹菜,专供春节市场。前几天,关军合接下个订单,客商今天来拉货,他便邀请了附近菜农来帮忙,10多个人、2个小时就收了近5000斤,装满两车,立即拉往平凉市场。

“种了这么多年芹菜,今年价格是最好的,发价一斤一块七。”关军合心里美滋滋,一个温棚六分地,能产八千斤左右芹菜,今年这一棚就能有一万三四的收入,比往年至少翻了一番。

崇信芹菜,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明嘉靖年间的《崇信县志·物产》中就有记载。民国《崇信县志》载:崇信芹菜“杆嫩茎空,高三尺余,为特殊蔬品,他县不如”,在崇信民间,至今流传着“鸡的骨头羊的髓,芹菜荞面吃上美”的俗语。

2018年,“崇信芹菜”获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进一步打响了在全国的知名度。每年七八月,大田种植的“崇信芹菜”与众多甘肃产高原夏菜一起,进入被高温高湿笼罩的南方市场,以绿色、健康、安全的品质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而每年冬天在温棚里种植的芹菜,更是本地人尝鲜的佳品。收割的时候,关军合非常小心,刀子在根部一旋,一杆芹菜就离了地,再削掉粘泥的部分,摘掉外围有瑕疵的茎和叶,捆扎的时候也要轻拿轻放,“又嫩又脆,包饺子,和肉炒,香得很!”关军合嘿嘿一笑。

不止芹菜,今年蔬果的价格都不低,甜瓜上市的时候,发价10元,往年卖不到1元的辣椒,今年不低于2.5元。关军合所在的于家湾华芮蔬菜专业合作社里700多名社员,今年收益都不错。

于家湾村党支部书记于德军介绍,上世纪80年代,于家湾村就开始种植露地蔬菜,90年代就有了设施蔬菜,现在全村有145座日光温室,826座钢架大棚,还有300多亩露地蔬菜,只要能浇上水的川地多一半都用来种菜了。

“河川里的大棚一片片,果菜儿装车走向北南。”一首村歌《我的家乡于家湾》唱出了大家的心声:蔬果产业富了于家湾。全村400多户,如今60%以上都种菜种果,家家户户都有车,村里50%的人在县城买了房。“只要肯出力,过好日子就不难。”于德军底气十足。

来源:平凉日报/刘英娜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崇信芹菜”富了勤快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