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浙江实施乡村干部导师帮带制——前浪带后浪 潮头唱大风

2021-02-08 15: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图为导师带领徒弟杭河村第一书记,走访安置地项目征地涉及的农户,现场教学群众工作方法。 (资料图片)

图为导师带领徒弟到上墅乡走访群众,帮助解决问题,并详细传授相关知识。(资料图片)

风云激荡,大潮奔涌。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浙江以“八八战略”为统领,胸蕴改革开放澎湃气象,不断创造发展的奇迹,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行之有效并向全国推广的“浙江经验”。

大树参天,其根必壮。从红船精神中不断汲取养分,自2005年开始,浙江在总结基层探索经验基础上对乡村年轻干部实行导师帮带制,促进一茬又一茬优秀年轻干部加速健康成长,做大做强了事业发展的干部队伍基石,成为“浙江乐章”的强劲音符。

从基层自发探索到有组织地开展、从局部实施到全域推开、从具体实践到形成系统制度……16年精耕细作,收获满枝硕果。“导师帮带制是重要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它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符合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释放出强大生命力,培育出大批堪当重任的基层执政骨干,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大动能。”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建发说。

用身边优秀的人带身边人——

让年轻干部接地气、加快成长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稳固党的执政根基,必须培养一茬接一茬的年轻干部。

在湖州市安吉县上墅乡刘家塘村的“师说馆”橱窗里,几张发黄的拜师帖,昭示着这种薪火相传的追求。

“2004年,随着一批老干部的退休,上墅乡新进入的‘三门’年轻干部占了四成多。”步入新世纪,随着事业的需要,大量年轻干部充实到浙江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为基层改革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产生了新的情况。“他们不会做群众工作,乡里一条路修到一半不得不停工。”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任上墅乡党委书记的杨忠义历历在目。

彼时的浙江,正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开启厚植优势、做强弱项、跨越发展的新征程。没有高素质的基层执政干部队伍,怎么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吃“改革饭”成长起来的浙江,从来不缺破解难题的智慧。2004年4月,上墅乡党委决定实施导师帮带制,挑选4名有“农村百事通”之称的乡镇干部,帮带乡机关11名年轻干部,着力补齐群众工作短板。为强化责任,年轻干部写下拜师帖,这项年轻干部培养的“栽树工程”由此发端。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通过一年的传帮带,年轻干部‘进村狗不叫’‘群众问不倒’,应对农村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迅速提高,效果很好,被全省推广。”作为4名导师之一的“老乡镇”黄宣富回忆说。

这个看似不经意的探索,切中了时代的脉搏。

“这支队伍的结构特征和特定工作环境,决定了需要通过传帮带方式加强培养。”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马小秋分析说,乡村年轻干部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群众工作能力如何,直接关乎党群干群关系和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帮带,有助年轻干部快速融入基层,加快成长。

“前浪”之勇,“后浪”之基;“后浪”之逐,“前浪”之续。导师队伍是帮带制成败的关键一环。

多年来,浙江始终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实干导向,下足功夫,严选师资。全省评选出100名“兴村(治社)名师”、300名“担当作为好支书”、三批共3000名“千名好支书”,示范带动各市县两级评选村级导师1600余名;采用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方式,从乡镇领导班子、经验丰富的“老乡镇”中择优推选导师……这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导师队伍,为年轻干部树立起闪亮的前行坐标。

“‘老书记’告诉我每张发票后面要附上几张纸,把花的钱明明白白记下来,对群众有交代,对自己是保险。类似的帮带让我受用不尽。”褚雪松是上墅乡刘家塘村的党总支书记,十多年前返乡工作时曾因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忐忑不安。在组织的安排下,全国劳模、村里的“老书记”成了他的导师。榜样引路,褚雪松快速成长,被评为浙江“千名好支书”。如今,褚雪松也成为导师,带出了多位优秀的“徒弟”。

目前,浙江省级兴村名师帮带村、社区干部1200人,市县兴村名师帮带村、社区干部1万人……从东海之滨到钱江之源,从太湖南岸到瓯江之畔,在浙江大地,“师带徒、育良才,徒成师、代代传”的景象蔚为壮观。

创新方式、立体帮带——

帮出真本领 带出好作风

在基层工作,“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一句话也能把人说跳”,很多东西是书本上学不来的。帮什么,怎么带,才能让年轻干部掌握好这本“无字书”?

既要抓实政治武装,又要砥砺专业能力!历经多年探索,浙江紧扣乡村年轻干部职责任务,逐渐形成了五个方面的帮带内容:带思想情怀助扎根、带群众工作优服务、带基层党建筑堡垒、带产业振兴强发展、带基层治理促和谐。这有力地筑牢了年轻干部做好基层工作的信念之基,提供了成事之器。

年轻干部楼楠对此感受深刻。

大学毕业后,楼楠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到义乌市佛堂镇政府工作。这个在城市长大的姑娘没有想到,在抓联系村的环境整治工作时,她带着乡村干部冒着酷暑、周末加班,个别群众却不配合。“那次,全镇的干部都知道我被气哭了!”

委屈涌上心头,脑海中闪过逃离乡镇的念头。她的导师、佛堂镇党委书记吴贵伦看透了她的“小心思”,开导她:在基层工作,有时哭过几回才能成熟起来。群众工作未做通,主要是未听懂群众话外音和真实需要,没有做到感同身受……谈心、复盘,传授的是经验、方法、技能,厚植的是宗旨、情怀、作风。这堂帮带课,让楼楠感觉收获非常大。

再次遇到类似棘手的事,楼楠轻松化解。“为做好五水共治,我们要拆掉村民雨污未分流的户外水槽。一位老奶奶也是情绪激动不让动工,我拉着她的手聊天,帮她平复情绪,并仔细了解不让拆除的原因,发现她室内的水槽长期未使用已坏了。我立即协调帮她安装了新的室内设施,最后老人支持了我们的工作。”说起转变,楼楠非常自豪,对导师帮带制赞不绝口。

方法正确,事半功倍。多年来,浙江实践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构筑起“立体化”帮带路径,根据帮带对象的差异化需求,因材施教,有力地提升了年轻干部的基层工作能力。

“楼上居民家漏水,我去敲门,怎么也不让进门。书记出马,一下搞定了。”宁波鄞州区白鹤街道丹顶鹤社区的年轻干部陈红丽新入职时,最担心处理邻里矛盾,“一听到就后脊梁发凉”。

对于“一张白纸”的新手,浙江各地普遍开展“一对一”结对式帮带。这两年,陈红丽的导师、丹顶鹤社区党委书记黄菊芬没少带着她往“疙瘩窝”钻。“为什么书记一出面就管用?因为她跟群众感情深,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非常了解,遇到矛盾,可以妥当地协调好各方。”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陈红丽不断学思践悟,逐渐成为社区建设的行家里手。

适应干部不断提升能力的要求,各地组织导师开设“开放型”课堂,进行“一对多”帮带,有效扩大了覆盖面。

近年来,浙江依托兴村名师建设现场教学点318个。在宁波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三任党组织书记以“一犁耕到头,创新永不休”的精神接力奋斗,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的奇迹。充分释放这一帮带资源优势,当地成立了滕头乡村振兴学院,由村干部登台授课,基层工作好经验好做法,由一而十、由近及远,播之弥远。

针对村与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各地探索开展辐射式帮带,充分发挥导师所在村的示范效应,带动周边村集约发展,形成连片效应。

德清县莫干山镇是国内民宿行业的标杆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民宿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莫干山镇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仙潭村党支部书记沈蒋荣的导师作用,牵头组织周边村“抱团取暖”、联合营销,推动民宿业迅速复苏。衢州市围绕导师所在村组建68个区域党建联盟,大陈乡大陈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牵头周边村建立“书香大陈”党建联盟,推广大陈村坚持13年的用村歌凝聚精气神、“村歌治村”的经验,整个片区实现了“村歌响、麻将息,舞蹈起、争吵止”。通过导师的辐射带动,一批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被推广、复制,乡村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把脉巡诊法、组团攻坚法、模式输出法、布置作业法、情景模拟法、解剖麻雀法、复盘提高法……多年来,浙江各地在“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寻出契合干部成长规律的帮带方式,加快了基层年轻干部成长步伐,助推他们起而行之、挑起重担,牵引之江大地时代巨变。

激励和约束并重——

出务实管用帮带培养路子

如果“传不好、帮不了、带不动”怎么办?导师帮带重视程度不一怎么办?人员变化“虎头蛇尾”怎么办?实践中,浙江各地曾遇到不少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16年来,浙江各地不断探索,着力优化完善帮带长效管理机制,走出了一条务实管用、特色鲜明的基层年轻干部接续培养的新路子。

既考教得怎么样,也考学得怎么样,这样才能更好保证帮带的效果。浙江各地制定了相关规范,桐乡市出台了导师帮带专项工作办法,衢州市印发导师帮带指南,严格日常管理;普遍开展师徒捆绑考核,作为帮带双方评先推优和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2019年以来,衢州市、金华市分别有5名导师因为不合格被清退,保持了队伍的战斗力和严肃性。

“火和炭贴在一起,方能生热发光。”金华开发区越溪白鹤村党支部书记陈定粮“拜”的师傅是义乌城西街道七一村党委书记何德兴。陈定粮跑得勤,“几天不见是大空”。导师心肠热,遇到“徒弟”求助,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高温,很快就赶到现场。“党委把培养年轻干部的重任交给我们,是对工作的肯定和鞭策,绝对不能辜负了组织的重托!”何德兴说。

既要约束,也要激励。从统一组织健康体检,到每月享受工作补贴,从有计划安排导师参加学习培训,到注重用好履职表现好的兴村名师,近年来,浙江各地不断完善导师激励机制,有力激发了他们做好帮带的积极性,呈现出导师比学赶超、师徒互促共进的生动局面。

“自己把压箱底的真经拿出来帮助别人,很有成就感。和徒弟相互切磋,也感到后生可畏,倒逼自己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波人,鄞州区百丈(划船)党建综合示范区联合党委书记俞复玲原本不会说普通话。和年轻干部接触后,她决定补上这个短板。她跟着徒弟一字一句地学,几年下来,她的普通话流利标准,让大家刮目相看。

前浪传帮带,后浪奔涌来。导师帮带制的实施,有力提升了年轻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2020年,宁波市有57名年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被评为市级“战疫先锋”。2017年以来,安吉县670余名年轻乡镇干部成长为单位骨干,其中95人走上科级岗位、14人走上处级岗位。在此制度下,乡村年轻干部争相成才、人才辈出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干部强,活力涌。广大年轻干部奋楫潮头,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到山水与乡愁的协奏之中,推动浙江乡村发展各美其美,日新又新。目前,全省6920个省定薄弱村在导师帮带的助力下,已全面达到年收入1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5万元的“消薄”标准。浙江万千乡村澎湃着无限活力,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书写出一页又一页“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又好又快”的发展篇章。

守正笃行,久久为功。导师帮带制的咏叹,必会更加韵扬声远。

原标题:《浙江实施乡村干部导师帮带制——前浪带后浪 潮头唱大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