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农村“剩男”为什么不娶城市女,是因为不喜欢吗?

2021-02-21 10: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侯虹斌 侯虹斌客厅

(标题由网友@钮祜禄垂死病中惊坐起提供)

一到过年,就到了“催婚季”。不仅爸妈催,媒体更是没完没了地催着女性结婚。而且,媒体会额外多一个主题,诉说着农村结婚有多难,彩礼有多高,婚姻挤压了农村男性,令他们几乎倾家荡产。

其实,这些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1/3

为什么男性结婚难?在于女性少。尤其是农村,重男轻女的重灾区,堕女胎的重灾区,没有女性,男性当然结婚难。那些还留在农村的罕见的年轻女性,就有数十家“剩男”来求婚;这说明,问题不在于女性本身了,而是“农村剩男”之间的竞争和抬价。

澎湃新闻:奶奶重男轻女杀死出生仅4天孙女,被判10年

新华网发布了文章《新“三大件”重如山 农村大龄男青年面临“结婚难”》,里面写道:

记者日前在山西、河南、湖南等地走访发现,在一些农村地区,娶妻必备的车、房、彩礼等新“三大件”花费竟然飙涨到上百万元。

这个村子有600多人,其中大龄未婚男青年20多人。“平均下来,十户就有一个。”

原因里面也说了:在不少农村地区,适婚青年面临男多女少的尴尬。

“晋北某村第一书记说,近五六年,村里嫁到外面的女孩有八九个,但一个外地媳妇也没娶回来。”

“不少受访者说,在外打工的农村男青年,大多缺少学历和技能,很难在城里安家立住脚。”

农村里记账的亲友清点随份子钱

山西省智库的专家吴修明等专家认为,城市“剩女”多,农村“剩男”多,要缩小城乡差距,让城市女青年不把农村视为畏途。“从长远看,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才是治本之策。”——这句话好像也不是全无道理:发展农村经济。但后面才代表了他真正的想法:

将农村“剩男”进行技能培训,“输出”到女性集中的行业和地区,也可以牵头组织跨区域“鹊桥相会”。

实际上,当农村年轻女性能到城市打工的时候,男性到城市打工的机会更多。而农村“剩男”不去打工,或者打工后再度回到农村,就是因为他们不适应城市的竞争。

这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非要拉上城市女性给他们“配种”是怎么回事?本来就已经是工作竞争中的失败者,还要怎么输送到女性集中的行业?是降分录取吗?

还有,中国的男女出生性别比失衡是全国现象,除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其余所有地区都是男比女高很多。不存在着女多男少的地区。

当你觉得男性比女性尊贵,男性比女性占便宜的时候,巧了,全国各地区人民都这么想的。

谁不想生男孩、生一个尊贵的性别啊?为什么城市里的父母辛辛苦苦地培养女儿,然后就送到乡下,给当地农村姑娘都看不上的男性配对呢?他们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呢?

2/3

上面的专家说话还是含蓄的,下面这位微博大V@儒家公羊学 的话就剥去修饰了。他对张桂梅校长扶助女生的行为,非常愤怒,表示:

“农村女童跑了,农村的男童咋办?长大后都打光棍儿?然后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女童到大城市去给外国留学生当学伴?工业要反哺农业,城市要反哺农村,不要再变着花样的把农村的女性资源弄走!”

“鼓励城市女青年走彻底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不让贫下中农打光棍。廖晓东就是学习的榜样。”

廖晓东和当地农民

不提廖晓东还好,这个例子应该用来警示世人。廖晓东是双烈士的女儿,养父是青岛市政协副主席。1968年,廖晓东高中毕业就强烈要求去贫困的乡下。并且,主动要求嫁给全村最穷的30多岁的光棍。但婚后,她被长期家暴,加上操劳过度,又生了两个孩子,27岁就去世了。

廖晓东故居

那个时代可能是伴随着一些狂热的情绪,廖晓东没有分辨能力而陷在其中了,这是一出悲剧,我们应该引以为戒。这位@儒家公羊学 说的“以她为榜样”,我们正好应当吸取她的教训。

此外,在知乎上,也有很多男性,强烈反对张桂梅校长。因为恨她给女生传授知识,让女性离开农村,认为她是“拳师”。

其实,根本不用劝女性“结婚”,不用劝女性“降低标准”。在中国尤其是农村地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想结婚的。

数据来源:2017中国统计年鉴

我国的结婚率非常的高,对中国1990年和2000年两次普查数据计算发现,在中国35~39岁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结婚率均达95%以上。根据2002年一项全国农户家庭调查数据,30~34岁男性和女性的结婚率分别为94.1%和98.7%。

资料来自《婚姻挤压下的中国农村男性》(刘利鸽、靳小怡、费尔德曼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

社会学博士钱岳在“一席”演讲当中,用数据和图表说明了亚洲地区青年的结婚意愿。30到34岁女性中从未结过婚的人当中,台湾地区在1970年的时候只有2%的女性处于未婚状态,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接近40%。韩国,1970年的时候,大概只有1%的女性处于未婚状态,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增加到接近30%。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如此。

然而,中国不一样,1970年,30到34岁的女性里面只有1%处于未婚状态,2010年这一比例也只有5%左右。即便在结婚率非常高的东亚国家里,中国大陆也仍然是女性最热衷于结婚的国家之一了。

Jones, G. (2018). What is driving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in low fertility countries? Low Fertility Regimes and Demographic and Societal Change (pp. 149-166). Springer, Cham.

现在情况下,即便把所有女人、一个都不剩地分配给男性,依然有很多男人结不了婚。

而且,越是打压女性,越是强迫女性牺牲个人的意志去婚配,同时在升学、就业、生育、财产分配上对她们设置重重障碍;那么,就越是要堕女胎,男人就会越来越多,就越来越结不了婚。

《我选择了不结婚》

男性的求偶竞争对手,当然是男人。农村的男性怎么才能比别的男性优异,脱颖而出?特别帅?特别富有?特别精明能干?祖上特别多产业?学历特别优秀?对女性特别绅士风度和体贴?情商特别高?

以上多条,只要做到任意一条,你就在小范围的男性里有特别的竞争力了。甚至女性愿意倒贴。你有吗?

公号:DT财经

3/3

每次看到专家媒体们替农村男性抱怨,就让人郁闷。农村男性的婚姻挤压(marriage squeeze),是一个结果,不是原因。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西方学界里的婚姻交换理论,看看是否有适用于中国的。

《我选择了不结婚》

婚姻市场供需关系通过影响女性和男性在婚姻市场中的话语权,进而影响人们的结婚行为和结婚率。

当婚姻市场中女性短缺时,女性在于男性的择偶博弈中占据主动,男性更倾向于选择结婚,以维持与伴侣之间稳定和忠诚的关系。

当婚姻市场中男性短缺时,男性面临较多的结交异性的机会,他们为了满足他们性自由的偏好,他们更不愿意结婚,希望缔结自由、不受法律关系约束的关系。

根据该理论,可分配男性数量的短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结婚率下降,离婚率增高,非婚生育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美国单身地图

但这个理论,显然不适用于中国,为什么中国现在又会结婚率下降,离婚率增高呢?

第2种,是可分配男性假设。可分配男性假设与性别失衡理论相比,将注意力放在了潜在配偶的质量上,而不是数量上。就是,充分就业、高收入、高教育程度等特征的高质量潜在可分配对象的短缺,会降低过剩一方从婚姻中得到的经济收益,所以过剩一方的结婚动机下降。

这解释了,为什么女性结婚率下降。并不是因为婚姻市场中男性绝对数量的短缺,而是经济状况较好的男性供给不足造成的。

这一点,跟当下的中国比较贴合:男性的绝对数量比女性多多了,但为什么在大城市里,甚至是条件越好的女性,想结婚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有这么多所谓的“大龄剩女”呢,就是因为高质量的可分配男性处于短缺当中。

图源:21世纪经济报

第3种是婚姻寻找理论。由于人们通常希望同自己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特征匹配的人结婚。因此当同类特征的潜在配偶短缺时,人们就是结婚姻的意愿就会减少。

两种方法策略,一种是降低择偶标准。另外一种是延长择偶时间,或者保持不婚。

实际上就看出来了:男性数量很多,但是达到及格线的可结婚男性比例并不高(注意:还有大量远远未达到及格线、甚至连做“人”这条线的男性,却能结婚;才会有这么多家暴案、杀妻案)。

这就是为什么在城市里仍然有很多“剩女”。她们采取了第三种策略:延长择偶时间,或者保持不婚。

很多降低择偶标准的女性,与明显门不当户不对的男性结婚的,可能已经上了社会新闻了。

《仅三天可见》

重新回到开头说的:让农村“光棍”都去娶城市“剩女”?让城市女性走彻底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这么好的点子,以前怎么没有人想到呢?

“从前农村老光棍为什么不娶城市女,是因为不喜欢吗?”(@钮祜禄垂死病中惊坐起)

谁告诉你城市里女性就会多?全国范围内,一胎性别比113,二胎性别比130,三胎性别比161;而北京,三胎性别比高达260。北京也男多女少,北京也有不少城市底层的剩男啊。

就算退一万步说,真把女人当资源,连在城市内部都分配不过来,你以为还有余额分给农村娶不到农村媳妇的“光棍”吗?

《最完美的离婚》

原标题:《农村“剩男”为什么不娶城市女,是因为不喜欢吗?|| 价值观》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