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脱贫攻坚路上谱写奋进凯歌

2021-02-25 23: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脱贫攻坚路上谱写奋进凯歌

——突泉县脱贫攻坚交出“高分”答卷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脱贫攻坚,实干快干。如今,在突泉县,我们欣喜地看到,脱贫进入小康的广大农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乡村环境干净整洁,志愿服务活动的身影遍布乡村,宣传扶贫政策、乡村振兴的宣传栏随处可见······

从现在崭新的村容风貌里,让人们看到,这个曾经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在走出物质贫困的同时,也在走出精神贫瘠的荒漠。

突泉县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扶持的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突泉县把脱贫攻坚这项政治任务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全县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攻坚克难,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攻坚出一条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新路子”,真正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一轮轮攻坚行动,一次次帮扶走访,一块块补齐短板,一条条问题销号,换来了一个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蜕变,一个个贫困户稳定脱贫,老百姓口中“今非昔比”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在脱贫攻坚的“大考”中,突泉县交出了“高分”答卷,也给全县百姓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脱贫攻坚成果,彪炳史册。2020年3月,全县11765户、23357名贫困群众成功脱贫,1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突泉县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2020年10月,突泉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10月17日,突泉县委书记屈振年在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北京主会场作首场事迹报告,并先后赴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自治区巡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陕西省宝鸡市、江西省新余市和东北三省相关市县先后组织队伍到我县考察交流。县长耿天良应邀参加2017-2020年内蒙古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先进事迹发布特别节目。2020年11月,中科院召开“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全球可持续减贫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突泉县扶贫工作入选大会减贫案例,资产管理、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创新做法走向世界,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突泉模式”。

用行动成就梦想。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凝聚着突泉县32万人民团结一心、汇聚帮扶合力,发扬以苦为乐、不甘平庸的突泉精神,攻坚战脱贫奔小康的坚定信念。

建强战斗堡垒 扣紧脱贫攻坚“责任链”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党中央的郑重承诺。“带领全县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小康。”这是政治任务,更是突泉县委政府向全县32万人民的铿锵誓言。

责任,扛在肩上;责任,重如泰山。突泉县将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扣紧“责任链”,坚持以上率下,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设22个脱贫攻坚专项工作推进组,各专项推进组全部由县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压实党政主体、行业部门、乡村属地、驻村帮扶四级责任,分兵把口,奖惩同步,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扶贫路上的“父女兵”

党员干部就是旗帜。在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冲在前,树起一面面鲜红的党旗,成为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助推器”。突泉县压实一线干部责任。按照贫困村5人以上,非贫困村3人以上标准选派驻村干部,共选派各级驻村干部914人,成立驻村办,加强驻村考评监督,制定《驻村第一书记及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启用“钉钉软件”,推行钉钉考勤、明察暗访等相关措施,持续抓好驻村管理。选聘“扶贫专干”研究出台《脱贫攻坚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聘用扶贫专干200名,分批次储备选聘扶贫专干205人,实现村级扶贫专干全覆盖。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对业绩突出的驻村干部给予表彰和提拔,累计提拔使用驻村干部131人,凝聚起磅礴的攻坚力量,进一步巩固了脱贫一线“主阵地”。

一环紧扣一环,压茬推进排查整改系列活动。突泉县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分阶段逐项布置,化整为零,前导后促,创新实施《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整改”分段实施工作办法》,每阶段利用一周时间排查1—2个具体问题,并根据排查结果开展整改工作。脱贫攻坚期,全县累计开展“脱贫户错退排查”“产业施策排查”“危房排查”系列行动13次,对发现的问题全部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单位和牵头领导,在每次行动结束后,对每个乡镇每个村进行考核排名,对排名靠后村的包村责任人、帮扶单位负责人以及驻村第一书记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约谈问责。

盯紧一个不能少 凝心聚力答好“民生卷”

突泉县水泉镇小泡子村贫困户杨淑兰2018年以前住在40多年前集体修建的土房子里,由于年久失修,早已成了危房。2018年,突泉县落实脱贫攻坚政策为她建起了40平方米的砖房,让她住上了新房,不再为刮风下雨担心后怕。

危房改造让老百姓住上“暖心房”

在突泉县像杨淑兰这样通过危房改造工程住进“暖心房”的农村困难家庭共有15296户。

忧居变宜居。突泉县着力推进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群众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上转变,对全县农村住房进行“覆盖式鉴定”,实施危房清零攻坚行动,累计改造贫困户危房15296户。同时,为了确保所有贫困人口住房有保障,还采取县城集中安置、幸福院安置的方式,稳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累计完成搬迁1359户、2901人。推动搬迁户就近就业,新建扶贫就业瓜菜种植大棚94栋、7.1万平方米。

脱贫奔小康,关键看保障。为了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突泉县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活救助政策不打折扣。

针对因病致贫这一扶贫攻坚路上最大的“拦路虎”,突泉县精准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累计补贴贫困户医疗费用1913万元、商业保险费用505万元。在全区率先启动“大病县助”政策,在落实一般户参保人员大病支出政策性报销的基础上,对个人自费较高部分,依托盟县财政实行分段按比例报销,降低大病患者因病致贫风险。截至2020年末,全县已拨发救助资金1170.63万元,“县助”大病患者735人次,有力提高群众生命安全感和幸福感。

教育扶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突泉县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6.73万人次。实行控辍保学“双线四包”责任制,老师点对点监督学生在校情况,全县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零”辍学。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惠民更利民。2015年以来累计投资6702.26万元,新建集中式供水51处,安装净水设备1329处,开展农村饮水“枯水期”和“丰水期”两次覆盖式检测,实行“望闻问尝”常态化监测,全面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

做到扶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着力实现政策兜底、制度衔接,大力推进低保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将13135名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83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特困供养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对未纳入低保、五保范围的65周岁以上老人、重度残疾人、家庭病床人员,给予每人每年2400元生活救助,有效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筑牢脱贫基石 让小康步伐蹄疾步稳

人均一头牛,吃穿不用愁;人均两头牛,买车又住楼;人均三头牛,小康富流油。这句“顺口溜”背后蕴藏了突泉县委、政府运筹帷幄推动“牛”产业发展,让老百姓发展“牛”产业过上好日子的真实写照。

脱贫户李喜春为牛添草加料

今年68岁的太平乡赛银花村脱贫户李喜春就是依靠养牛脱贫的典范。2017年9月,贫困户李喜春用产业奖补资金2万元购买了2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2018 年见到养殖效益的他通过贷款再次购买了3头基础母牛。如今,李喜春家的牛从2头发展到12头。

时间倒退到5年前,那时李喜春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患有心脏病,需要长期靠药物维持,因为缺乏劳动力家中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家里仅有14亩地,因为没有能力耕种,只能每亩地以每年100多块钱的价格承包出去。李喜春回忆,那时候日子过得相当清贫,村里除了种地也没有其他能做的,有点病灾就得借钱,但很多人不愿意借他,怕他还不上。

“输血”也要“造血”。扶贫工作必须细致入微、着眼长远,长久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突泉县利用农村老弱劳力的闲散时间,引导贫困户在养殖业、种植业上下功夫,发展“庭院经济”,成为突泉县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门路。

大棚里育出希望苗

引导贫困户“菜单式”发展产业。密切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产业指导员223人,切实强化扶贫产业配套服务。利用好农村土地,吸纳贫困村民脱贫致富,让庭院经济开出“致富花”,全县共有庭院经济经营户42475户,带动全县117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7749户发展庭院经济,户均增收3550元,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村22个,形成以太平乡五三村紫皮蒜种植、突泉镇新生村葡萄种植、杜尔基镇东泉村香瓜种植、水泉镇水泉村手工编织、学田乡利民村芦花鸡养殖和尖山村肉牛养殖等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使农家“方寸地”转型为“增收园”。

管好“一分一厘” 为乡村振兴奠基蓄力

突泉县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的背后,凝聚着突泉县委、政府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精准脱贫的智慧和汗水,更离不开近年来扶贫资金的持续投入。溯源追踪盘家底。截至目前,全县17.41亿元扶贫资金投入,共形成扶贫资产15.998亿元。其中,公司化运营经营类资产6.37亿元,年收益突破4500万元,切实增强扶贫资产减贫带贫效能。

针对全县投入的扶贫资金形成的庞大扶贫资产,如何发挥好扶贫资产形成的资产收益,实现资金全程风险防控,让其在“阳光”下高效运行,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成为突泉县党政领导班子探索的一项“新课题”。

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下足“绣花”功夫,管好“一分一厘”。将决胜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聚焦“精准”二字,下足“绣花”功夫,追踪溯源找到扶贫资金形成资产的位置,清查核算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创新探索了双向追踪、三级定责、五权明置、五化运营的“2355”扶贫资产管理模式,把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各项问题找出来,分类解决,整改到位,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着力在夯实产业根基、健全产业链条、改变贫困群众生活面貌上精准发力,为脱贫攻坚增强定力、增厚底气、增强干劲!

用好扶贫资金、管好扶贫资产,为突泉县集中力量攻克脱贫攻坚最后难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扶贫资产管理实践,突泉县到户产业从无到有,为贫困户产业发展增收奠基蓄力;主导产业从弱到强,产业提质增效,打造了突泉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书写了脱贫攻坚的新画卷!2020年,共计投入4.4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53个。

巩固脱贫成果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连日来,突泉县突泉镇新发村村民蒋艳兴家洋溢着欢声笑语,原因是前几天他家出栏了20头育肥肉牛,纯收入10万多元,他也成了全村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羡慕、追赶的对象。

“牧业再造突泉”政策让全县牛产业覆盖率持续上升

蒋艳兴是突泉县实施“牧业再造突泉”工程的受益户之一。

确保全县11765户、23357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1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突泉县创新开展“一争三扶·六到村六到户”工作,凝心聚力,啃下脱贫“硬骨头”,深入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保持现有责任、政策、帮扶、监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县呈现出产业发展提质增速,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农民素质持续攀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高的喜人景象。

打通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难题。突泉县创新实施“改变生活·从庭院做起”乡村治理“积分争星”活动,与“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在突泉县掀起争当爱党爱国星、兴业致富星、乡风文明星、孝老爱亲星、环保卫生星、遵纪守法星、乡村建设星、公益美德星、诚实守信星和科学技术星等“十星级文明户”的热潮。目前,全县共有47903户常住农户参与到“积分争星”活动中,贫困户参与率达到100%。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突泉县实施“扶贫扶志(智)·新时代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在全县开办农民夜校,以网络讲堂、实地教学、田间指导等多种方式,提升农民致富能力。全县9个乡镇188个行政村实现“农民夜校”全覆盖,组建400余人的“百姓名嘴”师资库,根据群众意愿“菜单式选课”“订单式备课”“交叉式授课”,精选课题400余个。

打赢脱贫攻坚战,构筑产业支撑。突泉县启动实施“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探索户养企育、放母收犊、合作养殖、寄牛分红、自繁自购五种模式,构建金融政策扶持、社会服务配套及养殖风险担保三大保障体系建设,使全县肉牛养殖产业焕发出全新活力。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牧业再造突泉”工程贷款8.4亿元,牛存栏突破12.57万头,实现三年翻两番,户均存栏2.3头牛,牛产业成为减贫防贫、增收致富的当家产业。同时,通过县建畜牧“120”服务中心、乡建服务站点、村派产业指导员,全天候上门服务,实现家畜卫生防疫、改良诊疗到户到畜全覆盖,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保障了群众养殖效益,牛产业跃升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

基层宣讲把党的政策带到寻常百姓家

拓展党群沟通渠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突泉县运用“大数据”理念,在县级开设“扶贫扶心·党群心连心”网站、乡镇建立微信公众号、村屯(社区)组建“党群心连心”微信群,搭建县乡村“三级联动”、信息民情“双向流动”以及干群互动的信息沟通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及时了解惠农政策,全面收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第一时间予以解决,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政策宣传“最后一人”、联系群众“最后一步”的难题。截至目前,全县组建村级微信群425个,入群10.6万人,户入群率100%,发布惠民政策1559条,收集转办各类诉求947条。

“六到村六到户”,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突泉县创新开展“六到村六到户”工作,组织全县3800余名机关干部与4.8万余常住农户建立定向帮联关系,深入村屯、农户家中,对接群众需求,开展各类精准服务。以“六到村”为抓手,集中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产业指导、文体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矛盾问题化解到村,着力推动志愿服务多元化,有效探索乡村治理崭新路径;以“六到户”为保障,集中组织入户开展收入倍增测算、产业规划引领、致贫返贫防控、庭院管理评比、文明实践培育和社会矛盾化解到户,推动志愿服务精细化,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难题。引导全县4.8万常住农户参与村屯环境综合整治,荣获住建部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称号,实现全县188个村集体产业全覆盖。

韩建管业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制造项目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突泉县牢记使命、干在实处、勇立潮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正在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阔步前行!

县融媒体中心/冯玉燕

原标题:《在脱贫攻坚路上谱写奋进凯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