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日双语 | 韩方明:把握好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这一关键节点

2021-03-10 11: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据日本富士电视台消息,日本政府拟于3月7日解除包括东京都在内的首都圈4地区的“紧急事态宣言”。在宣言解除后,日本有望重新打开国门。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日民间交流主要以线上开展为主。随着两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各界期待面对面的线下交流能早日恢复。

今年日本将举办东京奥运会,明年北京将举办北京冬奥会。明年同时还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在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看来,中日应把握好关键节点,将两国关系推上新台阶。临近“两会”开幕之际,韩方明通过《人民中国》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对有关设想进行了阐述。

经过多年努力,中日关系在近几年里看来终于重回正轨了。这是我们这些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的人所乐见的。双方应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共同谋划未来关系发展。多年来,中日关系一直呈现敏感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能重回正轨实属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在新阶段,我认为,应加强公共外交,推动中日友好。

首先,在关键时间节点,应通过关键合作举措推动公共外交。今年夏天是东京奥运会召开之年,明年是北京冬季奥运会召开之年,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这期间两国的体育和人文交流有很多事情可以探讨合作。

邦交恢复后的50年中日关系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很多地方值得总结和纪念。中日两国连续两年举办奥运会,这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实际只差半年时间,更是拉近了两次奥运会之间的“距离”。关键历史节点为推动中日公共外交提供了重大历史契机,正在规划和即将规划的系列活动,我相信必将在中日关系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次,积极通过民间交流推动公共外交。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日两国经济社会遭受巨大冲击。两国民众守望相助,“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的感人情景历历在目。“患难见真情”,灾难往往能够拉近中日两国距离。

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直至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灾难面前,中日各界人士整体上向对方展现了积极、温暖的姿态,很大程度上融化了彼此心中的坚冰。在中日抗疫合作中,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十分抢眼。以友好城市为例,即便是与南京市暂停交流活动的名古屋市,也表示“朋友有难,支援是当然的”,并赠予南京10万只口罩。中日之间已有250多对友好城市,友城之间的抗疫合作,正是城市公共外交的生动实践。在新阶段,应该回到原点重新认识民间交流与公共外交的突出重要性,强化中日公共外交的“民间纽带”作用。

最后,我们要积极通过智库和媒体开展公共外交,更加客观全面传播信息和观点。我认为,中日公共外交经历了以民促官、以经促政、贸易先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影视作品、新闻报道、人员往来、智库交流等深刻影响了中日关系,发挥了公共外交的作用。

当前中日公共外交正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在中国舆论场中,对日本的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之间的反差巨大。反过来看,日本舆论中的对华态度也有相似的一面。撕裂的观点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影响颇大。综合来看,当前中日民众对对方国家的好感度不容乐观。两国民众感情出现反差,日本民众对华好感度与中国民众对日好感度反差巨大,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应进一步发挥智库和媒体的作用,更加积极、客观、全面地介绍对方国家。

当前国际局势波诡云谲,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疫情影响,国际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空前提升。作为在亚洲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无法搬家的近邻,中日两国应加强公共外交,促进中日友好,“让中日友好长成大树、长成茂密的森林,让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文章来源:《人民中国》,2021-02-24

责任编辑:徐坤阳,方柔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