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别怪他们嘲笑博士啦,认识到自己无知需要相当程度知识

2021-03-10 19: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博士宝宝宝宝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摘要:别怪这些人嘲笑博士啦,读书太少,知识贫乏,认知水平低,支撑不了作出这些理性判断。想起索维尔的话:认识到自己的无知,需要有相当程度的知识。一个受过较高教育的人,才有知识看到自己的“无知”。比如,这个被骗的博士,会通过这次经历意识到,自己在生活常识上存在无知。而一个无知者,无知到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只会看到别人的无知,用别人的失误掩饰和平衡自己的无知。

吐槽青年出品

看到网上那个关于“中南财大一博士被骗”的“警情通报”截图后,我当时就咯噔了一下:那个博士要被某些人群嘲了,某些人肯定不会放过这个通过踩踏博士找智商平衡感的机会的。果不其然,新闻确证后,很多跟评笑博士不笑骗子,欢乐地嘲讽着受骗者。

落款为武汉市公安局铁箕山派出所的《警情通报》显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博士生接到自称是银监会工作人员电话后,于3月8日13时至15时之间将贷款金额共计10万余元分多次转入对方提供的账户,意识被骗后,随即报警。——通报写上“博士”身份,也许是想形成一种警示:连博士都上当了,可见骗术多有欺骗性蒙蔽性,大家更该小心防范。没想到这没有引起警惕感,反激起某种优越感和“博士羞辱”,这些评论充满对受骗博士的恶意:博士也被骗?是法学博士吗?财经政法大学学了些什么呀?还不知道电信诈骗?

每有博士、教授、名人、明星被骗,这些人好像都特别兴奋,似乎找到了一种智商平衡感和心理补偿,高学历不过如此,都不如我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人,读书有什么用啊?他们的思维不会去正向反馈:骗子太可怕了,骗术太防不胜防,连这些人都上当受骗,我平常更该小心。他们不明白,骗子不挑人,上当受骗很多时候跟高学历无关,人在某种情境下特别容易陷入盲区半短路,骗子深谙此道,有一套把握盲区的心理操纵术。这种对人的心理操纵,甚至学年做“反诈骗”法制节目的主持人,刚接到这种电话时都会有点迷惑。

他们不知道“个案统计”的逻辑谬误和新闻传播规律,博士或教授被骗,因为太罕见,所以成为新闻。而那些缺乏教育、信息和知识的人,被骗的太多了,是最大的上当受骗群体,多到连新闻都不愿去关注了。新闻中发生的事,都不必过于担心,正常的事不是新闻,反常才能吸引眼球,所以新闻常常选择报道那些概念极低的事件。新闻之外因为常发生而没有了新闻价值、不被报道的事,也许才应更多地关心,因为“经常发生”而与你密切相关。

他们更不知道有一种统计规律叫“幸存者偏差”,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古希腊名人西塞罗是无神论者,他的朋友们劝他去“拜拜神”,理由是“在海难中,活下来的都是拜神的人”。西塞罗反问,那你把那些拜神的被淹死的人给我拉过来?拜神被淹死的,自然无法张口说话,但是没被淹死的,回来后肯定告诉你。一个缺乏判断的人看到“博士被骗”“教授被骗”之类新闻时,同样容易陷入那种“幸存者偏差”。

唉呀,别怪这些人嘲笑博士啦,读书太少,知识贫乏,认知水平低,支撑不了作出这些判断。想起索维尔一句著名的话:认识到自己的无知,需要有相当程度的知识。一个受过较高教育的人,才有知识看到自己的“无知”。比如,这个被骗的博士,会通过这次经历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学习上可能是合格的,而在生活常识和警惕性上,可能存在无知。而一个无知者,无知到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只会看到别人的无知,用别人的失误掩饰和平衡自己的无知。

伊莱•帕里泽在《过滤泡》中说得很深刻:伤害我们的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而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它们经常删除其空白点,把已知的未知变得未知的未知。是的,把自己关在“过滤泡”中的人,无知地沾沾自喜,不断删除着那些空白点,而不是用求知去填补空白。智者吃一堑长一智,愚者呢?看别人吃一堑,在嘲笑别人后长一蠢,下一次吃更大的堑。可以肯定,越是不读书,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越喜欢在“博士被骗”的新闻情境中去嘲讽高学历,正如喊“读书无用论”的必然都是那些没读书的人,没有从读书中汲取到价值,无知让其看不到知识和读书的价值。

别怪他们嘲笑博士?当然,不怪是假的,毕竟这种三观扭曲的嘲讽会败坏社会风气,受骗的人勇敢地说出来,对社会是大益,现身说法,尤其是博士、名人、明星的现身说法,新闻效应下可以让其他人提高警惕。而这种带着群嘲意味的“身份羞辱”和“博士羞辱”,则给这种“勇于公开”设置了障碍,让下一个被骗的人再公开时会掂量再三:别人怎么看?会不会被喷子攻击?别人会不会嘲笑我?这种对受害者的羞辱,鼓励着“上当了活该”“憋着别说”,某种程度上就是骗子的帮凶。你看,无知在另一个层面上还扮演着骗子帮凶,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是需要知识的。

原标题:《别怪他们嘲笑博士啦,认识到自己无知需要相当程度知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