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沙尘暴又来了,我们需要更多治理沙漠的王有德们

2021-03-15 14: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这几天最大的新闻,是沙尘暴,蒙古国受灾严重,6人死亡,80人失踪,供电铁塔都被摧垮了,更别说蒙古包。这时候,我们更应该知道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与荒漠化作斗争,本该是地球人的事,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关于沙漠和治理沙漠,亲历者的感受最具说服力。本文要介绍的王有德,作为治沙人,最有发言权。

这位出了名的全国治沙英雄扎根沙漠近 30载,带领白芨滩林场的工人一起完成治沙造林 45万亩,控制流沙面积 58万亩,遏制了毛乌素沙漠的西扩,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2018年底,因在治沙方面的卓越贡献,他被评选为“改革开放 40周年杰出贡献人物”。

64岁的王有德虽然退休已 4年,却仍没有停歇的意思。我在他退休后仍坚持工作的马鞍山林场见到他,他个子很高,精神矍铄,意志坚定,吃过的苦都刻在脸上。

的确, 他与我说起过往, 常挂在嘴边的就是 —“好苦哇”。王有德生于五十年代,幼年的家在宁夏灵武马家滩生产队,毛乌素沙地的西南边缘。他对儿时家乡美不胜收的风景记忆犹新,漫天碧野的蓝,一望无际的绿。那时,生产队上的人们都过着相差无几的贫困生活。挖甘草、抓发菜、打麻黄、砍树枝、喂牛羊,一切生活资源皆取于自然。

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很难有强烈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温饱尚难以保障,何谈环保呢?但无度的砍伐索取,终将在日后要求人类付出代价。

代价在不久后来到。不知不觉中,沙漠悄悄蔓延到了当地人家门口。一旦来临,就很难把他撵走了。从前,沙漠在那头,风景秀美的家在这头,后来,家就是沙漠。

算上大爹大妈的两个孩子,王有德一家九口,当时都住在自己挖的窑洞里。在他的印象中,自从地上没了草木,便是“一年一场风,从冬刮到春”。刮来的沙子会爬上窗台,蔓进房里,门都关不住。家里的沙子每天都要清,但永远清不干净,“最后索性不管了,叫它去刮,直等到第二年春,风小了才去清沙”。清沙不容易,王有德和哥哥用芨芨草编成背篼把沙往外背,一清就是一两个月。

一开始,沙是清出去了,但那时候还没有草方格,所以固不住沙,把沙倒在东边怕刮东风,倒在西边怕刮西风,不论倒去哪里,沙子总又回来。无奈之下,有些人家就把沙都堆

在破房子里,堆到后来沙都上了房顶。这样的生活无以为继,当地人的命运不得不改变。

沙逼人退,马家滩镇两三万口人最后全都搬离了故土,王有德也随着家人离开老家。那一年,他十八岁。

找出活路

在莽原荒漠地区,命运的苦难漫无边际,无处遁逃,扛起来,硬着头皮往前走,是唯一的出路。刚参加工作时,王有德被按排到抗旱打井队,工作内容是找水,因为太干旱了。但往往连续两三年也找不到好的水源,当地的水含氟量太高,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王有德的牙齿已经黄黑了,“都是吃这水造成的”,他指给我看。不幸中的万幸,他的症状还算轻微,由于长期吃恶劣的水,不少人身体变形,眼睛变得薄薄的,因此,在那里工作的人,两三年就必须换岗。

1985年,年仅三十一岁的王有德因能吃苦被提拔到白芨滩林场做场长。刚接到手中的林场,是个十足的烂摊子。后来的治沙英雄,当时一心只想着怎么把林场救活:“治沙,当时没有那个想法,也没有那个决心。”

这是实在的,理想无法脱离实际独自起舞,治沙的基础是保障工人的基本生活。所以,王有德的治沙工作,起初便有些“曲线救国”的意思。至少,先把场子救活了吧!

做场长后的第一件事是下场调研。可调研结果不尽如人意:职工住的房子破旧不堪,晚上抬头能看到天上的星星,逢雨便连连漏水,接雨都只能用自己的碗,蓄满后就赶紧倒掉重接;下雨天炕面总是湿的,屋子里也没有电,工人们只能点煤油灯,墙面慢慢都被熏黑了。

林场离县城 40多公里,因为太远,工人买菜看病也都不方便,一旦得病了还得坐着拖拉机去县城找医生。工人的基本生活无法保证,教育更无从谈起。多年以来林场连中专生都没有,孩子上学基本是投亲靠友、四处送人。

然而,在工人连吃粮吃水都成问题的情况下,部分领导干部和其子女却在后勤机关享福。对此,工人们怨气沸腾,不少人抗议要求调走,留下来的,则终日坐在墙边晒太阳、下象棋。

面对这样一个奄奄一息的场子,王有德决心彻底改革。他虽然位居场长,但其实所受文化教育有限,仅上了三年半学就为生活所迫开始半耕半读,后来又读了半年高中,前后加起来的学龄还不到五年。但王有德有一股劲儿,肯干,爱钻研,下定决心改革后,他带着全场清仓厘旧、变废为宝。

一方面,他把旧设备都拉起来挣钱,扶助职工开小饭馆,同时教工人利用沙柳条编成筐,卖给电厂、煤场、园艺场。后来,他又想方设法贷款,成立汽车运输队、建筑工程队、服务公司,向市场要钱。

按王有德的说法,这叫“跳出林业搞林业”、“围绕主业发展副业”。

改革伊始,编筐对于林场的起死回生作用甚大。当时一个筐卖一元钱,工人一天能编二三十个筐,卖筐挣来的钱远远高出两块八毛二的日工资,工人第一次尝到了甜头。

王有德趁热打铁,立马制定了新的工资原则,取消工资级别,取消档案工资,只保留工龄工资。“砸烂铁饭碗,同工同酬,多劳多得。”新的工资办法被交到职代会上讨论,大部分工人表示同意,但也有反对声音。当时,正值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国策,王有德借鉴其思路,定下“一场两制”的方案,同意新原则的实行计件工资,不同意的仍保留档案工资。

“一场两制”实行到年底,按计件工资取酬的工人几乎都比过去挣得多,相比之下,保留档案工资的却挣得少,如此一来,没人再反对新原则,全场工资原则终于统一,工人的思路也开始转变。为了扩大林场效益,王有德继而又开发经果林,建立砖厂,但没一件事是容易的。

当初开发大泉果园,他四处贷款无着落。后来和煤炭局联合建砖厂,林场这边已经把厂子平好、砖机买回、给水上去,没承想因为建窑和建烟囱的价格谈不拢,遭到对方中途撤资。

谈判失败,王有德刚走出办公室,眼泪“唰”地就下来了,走回去,坐在窑门口直哭,现在他回想起来,只说那时年轻,眼泪多。但十几天吃不下饭,看到饭就呕的痛苦,似乎仍然鲜活,“那种压力比爹妈去世还难受”。

好在,最难熬的时候,他遇到三个贵人相助,先后借了近五十万建起砖窑。他清楚地记得窑建好那天正值 1990年 9月22号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亚运会的火炬在两点点火,他的砖窑是十二点点火,火光亮起,从前的苦和难终于有了回报。

产了砖,就得卖,砖头好卖,欠款难结。彼时矿务局买林场砖头,欠了四万元钱款,一两年都要不回。最后,王有德忍无可忍,趁着对方开党委会,他跑去一脚踹开门,冲会场嚷道:“为了要钱,我跑了几十趟,今天你们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欠款终于在当天追回,而王有德竟因此成了矿务局的典型,局领导公开夸奖他:“我们欠了林场四万块钱,人家追着、堵着、骂着都要把钱追回,外面欠了我们几千万,都没办法追回来。”王有德愣是带着这股不要命的劲儿,拼出了林场后来的富裕,林场富了,治沙才有了可靠的保障。

“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治沙的难度,甚至丝毫不比荒野求生容易。苦中作乐的能力,成了治沙人的必备技能之一。

“你知道沙漠里什么时候最舒服吗?”林场治沙的同事带我去沙漠里,在路上,同行的王冠问我。

见我茫然,他笑笑:“早上九点到十点半。那之前太冷,之后太热,沙子烫脚。”

我顺着他的手势望去,半米见方的黑格子连成大片,都是用麦草扎起来的,麦草本是黄色,因为扎下多年,都已变黑。那就是草方格沙障。我在沙地上跳方格,方格中留下个脚印。王冠见了提醒我,须踩在草方格上,不要踩在方格中间,否则会破坏了土地结皮。结皮是草方格的腐殖质与沙里的矿物质结合形成的硅化物:“形成需要五六年之久,有了它才说明治沙成功了,很宝贵。”

不止草方格,沙漠里坚韧耐旱的柠条也用来固沙返土,王有德其实也有此外号:“像柠条一样的硬汉子”,说干就干,只要干,就要成。当年,他为了号召林场职工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改善土壤,促进收益,自己先带头承包了 40亩地。但因为顾不上侍弄,最后只好拜托妻子带着家人年年在地里忙活,头三四年先扎豆子,直到土壤能育苗,再种上侧柏。十几年间,种活两批侧柏苗子且卖了,才算见到希望。也是因为王有德的带头,工人才跟着学起育苗,后来渐成风气。

林地、果园、草方格,沙漠里各有各的功能区,初来乍到者在沙漠里定然会迷失方向,但对于他们,沙漠的方位和功能区如自己家里物件摆放一样熟稔于心。他们年复一年,不分昼夜地在沙漠里耕耘,呵护土地结皮,保护寸草寸木,无论是旁观者还是当事人,无不感叹:如今的日子虽然好些了,但能有今天,都是大家苦出来的。机械化还未普及时,林场里所有重活累活全凭一双手脚。造林要修渠,修渠要铺水泥板,打板、拖板、贴板,王有德和职工都自己上。用来铺渠的水泥板,厚 6公分,长 1米,宽 60公分,用沙子水泥打成,一个职工一天得打出 30块板才算完成工作量,七个人的工作组一天要至少打完 210块板。作为厂长,王有德要参与每个组的工作,而但凡是他参与的组,必是超额完成任务,最多的一天,他带着工作组打了588块板。

打板是一种对抗身体的工作,为了搅拌,手脚都得泡在湿水泥里,没有任何防护,即使泡烂双脚也不敢休息。沙窝里和别处不一样,一夜不管,沙子就翻了跟头,把渠给填了。所以打好板之后还得赶紧砌渠,砌好了渠才能灌冬水。板子工人一次背一块,王有德背两块,白天拼了血汗,晚上就钻进沙地的帐篷里睡觉,第二天一切照旧,几十天回不了家。

治愈“地球癌症”

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如今已经大体撤退了,我国漫长艰苦的治沙努力,终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彻底征服了沙漠。

今天,“命运共同体”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它意指全球化以后息息相关的国家与社会。而在现代化侵蚀下的自然环境,又留下了多少时间给我们思考和检验“生命”的脆弱与韧度?

沙漠化和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世界人民都面临着与自身命运息息相关的困局,可借鉴和参考的治沙经验不胜其数。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破坏的欠账,总得有一代人去偿还。王有德他们轮到了,也努力偿还了,留给后人的只有四个字:勿蹈覆辙。

(本文摘选自《崖边:吾乡吾民》)

人物简介

 

王有德, 男,回族,1953年9月出生,宁夏灵武人。1973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兼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党委书记、场长。2005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7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中共中央的表彰奖励。

2018年12月18日,王有德获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科学治沙的探路人"。

2019年9月17日,国家授予王有德"人民楷模"荣誉称号。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相关图书推荐                        

作者: 阎海军 主编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256

定价: 48.00

ISBN: 9787559830098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