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官办案手记|若有青春可感怀,愿与法治共白首

金华法院
2021-03-18 17: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若有青春可感怀,愿与法治共白首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告诫我们,要“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的职业。”

我想,法官就是这样一种职业。

于是,10年前,初出校门的我怀揣着对神圣法治事业的憧憬,加入了中院大家庭。我不敢说这是我最好的十年,但一定是我蜕变的十年,从青涩懵懂到独当一面,感谢法院让我学习、历练、成长。

六年的办公室、审管办综合岗位经历让我形成了务实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工作第七年,岗位调整至民二庭,正准备在审判岗位大干一场时,司法改革来了。

改革大刀阔斧,在或褒或贬的评价里,也夹杂着我们或喜或忧的情绪。喜的是员额制改革意味着国家对法官资格的一种制度确认,有助于实现法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精英化,提升职业尊荣;忧的是很大一部分年轻法官暂时不能进入员额队伍,身份由法官变为助理,不能继续独立办案。

我也体验了这样的喜忧参半,面对身份的转变,有过迷茫和困惑,但也很庆幸有这样一段经历,让我思索我到底想不想成为一名法官,为什么要成为一名法官,要成为一名怎样的法官。在那些不那么美好的日子里,我发现身边有好多像胡国运一样的法官前辈,以深厚的法律功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守护公平正义。

他们着眼三个效果的统一运筹帷幄,着眼实体和程序正义细致精研,在教会我如何把控案件、斟酌裁判的同时也坚定了我的职业选择和法治理想。恰如一位同仁所言,“你周围的那些让你喜欢、令你钦佩、崇尚技术、满含情怀的人,让你觉得理想仍应坚持,事功或许能成。”

现在,我可以坚定地回答自己,我想成为一名法官,一名有信仰、有担当、有温度、 “有洁癖”的法官,践行自己的法治初心。

做一名有信仰的法官。

胡国运法官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中写道:“心中有光,何惧山高路长”,于他而言,法治理念是光、为民司法是光,刚正不阿是光,照亮了维护公平正义的人生追求。与我而言,法治精神是最耀眼的灯塔,法治信仰是法官公正裁判的精神指针。规则是静止的,社会生活是流变的;规则是抽象的,纠纷是具体而多样的。在静止和流变、抽象与具体之间,如何让裁判合乎天理、国法、人情,让当事人胜败皆服,这不仅需要良好的法律素养,更需要坚定的法治信仰。唯有坚定信仰,充满正义,做司法事业的追光者,才能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查清事实、准确适用法律,从而定分止争。

做一名有担当的法官。

“只要证据充分,有法律依据,说理明确,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我做你们依法办案的后盾”。这是胡国运法官常说的一句话。法官要有政治担当,增强政治敏感性和坚定性,牢牢把握法律的本质和基本精神,排除非法干扰,增强独立处断的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法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更要能理解中国本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这是“业务担当”。意大利法学家克拉马德雷说过:司法判决是经过法官良心过滤的法律,“职业道德担当”也是法官履职必须具备的。

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官。

胡国运法官因业务出众,被评为全省审判业务专家,被江西法院人誉为江西民商事审判的领路人,更被同行尊称为行走的法律法规。但他却总是说,“提高办案质量,不仅要对案件准确定性,认定事实清楚,更要想着判决对普通人命运的影响,在维护法律威严的同时传递司法的温暖。”是的,只有把深厚的为民情怀融入到崇高的司法事业中,才能真正俯下身子听民怨,放下架子解民忧,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温暖和人文情怀。

做一名“有洁癖”的法官。

“做人如君子,做法官亦如此”。胡国运同志钟爱兰花,或许是因为兰花也是廉洁的象征,是司法工作者应有的清高心境,他用行动践行着这份廉洁真情。法官当是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职业,要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对名利保持淡泊之心,对事业保持奉献之心。以清廉的形象,坚定的信念,钢铁的意志去守护正义。

十年,弹指一挥间,都说时光催人老,但当你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注的事情中,就如同给生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在这我和司法事业相遇相知的第一个十年,我想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光辉的事业,我愿为之拼搏、奉献终身。

“若有青春可感怀,愿与法治共白首”。

在下一个十年、下下个十年,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汤院长诗中所感:知足,知足,不悔此生相遇。

文|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斯欣

原标题:《法官办案手记|若有青春可感怀,愿与法治共白首》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