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巢湖法院 |【跟班先进找差距】柔肩担道义的最美女法官

2021-03-30 19: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深入推进队伍教育整顿,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营造赶学比超的浓厚氛围,巢湖法院根据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安排,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引导青年干警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领界,见贤思齐,共同进步。

朱月林,198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巢湖市人民法院槐林中心法庭副庭长。在法院十余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审判经验,先后被评为2020年度全市法院先进个人,2018年度巢湖市“三八红旗手”,曾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

龚雪,199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2017年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巢湖市人民法院工作,现任槐林中心法庭法官助理。

跟班对象

朱月林

跟班人

龚雪

目前,法院队伍教育整顿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在此次活动中,我跟班学习的对象是朱月林法官。不知不觉,我作为朱法官的书记员、法官助理已有两年之余,在这段日子里,我见证了一名女法官的坚守与执着,更看到了她的专业与能力。她用言传身教诠释了一名人民法官的忠诚、使命与担当,让我深有感触,获益良多。

笃定信仰,展现公正之美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朱法官从事法院工作以来,理想信念坚定,始终牢记自己共产党员和法官身份,对于党和人民赋予的审判权力,时刻心存敬畏。她扎根基层、公正执法,用实际行动为百姓主持公道,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所急所需,具有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执着坚守的法治信仰、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

“人民群众每一次求告无门、每一次经历冤假错案,损害的都不仅仅是他们的合法权益,更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是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亦有人性的闪光。妥善处理好每一起纠纷,是对别人的人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肩上神圣的天平负责。朱法官深知其一言一行,对当事人而言,都是司法服务的体现,关系到办案质效与公平。她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坚持办好案、快办案,工作成绩突出,得到了领导、同事和人民群众的认可,是人民心目中的好法官。

心系百姓,展现为民之美

辛勤付出

初冬,清晨,细雨濛濛,空气中夹着一丝寒意,我跟随朱法官从巢湖法院早早出发,到达法庭后换上制服、带上案卷便又继续驱车前往白湖监狱。这是一起离婚纠纷案件,被告身在监狱服刑,为使原、被告能够面对面吐露心声、解开心结,朱法官决定巡回审理此案。途中她多次联系原告,确保原告能按时到达开庭地点,九点半左右,到达到监狱,办理好相关手续后进入监区,并在监狱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布置了简易法庭,一切准备就绪后,工作人员将被告带至法庭。庭审中,朱法官通过耐心释法、真诚劝说,使得被告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深感自责,当庭表示同意离婚,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和平分手。庭审结束后,大家来不及喝水休息,收拾完场地,便又匆匆返程。回到办公室已近十二点,朱法官吃完午饭稍作休整后,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为了提高审判效率,她每天的工作安排紧锣密鼓,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或伏案阅卷、开庭审理,或书写文书、来访接待,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序推进。在她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摞摞卷宗,每一个案件承载的都是当事人的殷切期待,这份责任和对法律事业的热爱,是她孜孜追求、耕耘不辍的动力。自她担任承办法官开始独立办案至今,已经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500余件。

真情调解

“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案结事了”,是朱法官一向坚持的办案原则。我曾认为,调解费时费力,也不一定有结果,而判决直截了当效率高,为什么一定要秉持调解优先呢?朱法官对我说:“调解化解矛盾的效果往往比判决更好,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尤其是家庭类纠纷,弥合亲情比审结案件更重要”。的确,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在法庭之上,更多地是在法庭之外。法官要审的也不仅仅是案子,更是人心。面对当事人,她的脸色始终挂着微笑,用女法官独有的柔情传递着司法温度。在调解时,她用柔和的言语向当事人释法说理,用耐心打开当事人的心扉,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用真诚安抚当事人的负面情绪,让他们感受到法官是真心实意在为自己处理问题。在一起赡养纠纷中,朱法官前后多次深入老人家中、村委会走访调查,了解老人的家庭情况及生活保障问题,考虑到赡养纠纷争议的不只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更涉及到儿女亲情与家庭和谐,她认为应尽可能地通过调解化解纠纷,防止家庭矛盾的加深。在经过法官不厌其烦地调解、做通老人子女的思想工作后,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

我逐渐认识到调解案件的重要意义,也学习把握情理法的融合。司法工作需要刚柔并济,在坚持法律严谨的刚时,也要注重矛盾化解的柔。朱法官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同时,展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她审理的案件调撤率高,调解案件中当事人申请执行率低,办案数量和质量均稳居全院前列。

倾情普法

1月26日下午,巢湖法院妇联前往槐林镇潘付村开展主题为“成长路上,与法同行”的法治宣传活动,现场吸引了不少的儿童和家长,朱月林法官怀着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期许,为现场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小朋友们听到津津有味。同时,她结合自己所办理过的真实案例,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话题与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下课后”,大家认为朱法官的课堂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自身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也有所提高。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朱法官积极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槐林镇武山居委会巡回审理了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庭审后,朱法官就房屋买卖所涉及的常见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向双方当事人及在场群众进行了答疑解惑、以案释法。她说,“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要不懈努力解决的问题”。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道路上,她毫不退缩,积极作为,真正做到把人民放在心中。

夯实基础,展现专业之美

坚持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朱法官法学科班出身,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通过了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在公务员考试中名列前茅。进入法院工作后,她以扎实的心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她知道,法官承担着处理、决断社会各种纷争的历史重任,且民事审判工作繁琐复杂,所以不仅要忠于职守,更要有深厚的法律功底,为此她不断地充实法律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确立时刻学习的理念,勇于探索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升华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时俱进,创新学习。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优秀与奋进,这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精神。

模范引领

朱法官看上去文静柔弱,却有着法律人独有的坚毅果敢。她对工作的认真执着让我感动,她专业的法律思维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更让我钦佩。开庭时严肃认真,询问时耐心细致,调查时明察秋毫,每一起案件、每一次庭审、每一份判决,她都认真对待,用专业的法律素养高质效完成审判工作。她不但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耐心地向年轻干警传授经验和办案技巧,带动大家同步提高。对于较为疑难复杂的案件,她会细致地教我如何分析案情、总结争议焦点、进行裁判说理。

辛勤付出,展现奉献之美

日复一日,刮风与下雨奔波在村间;年又一年,是公平正义的庄严使者。她,是一位80后年轻法院人,也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法庭与家庭之间,她将法律的庄重、威严和母爱的细腻、温暖融为一体,让母爱光芒闪耀,让法庭温暖有加。女儿还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朱法官就来到了槐林法庭,每日往返于城乡之间,即使年幼女儿的需要父母多加照顾,但她依然坚守在基层一线,无怨无悔投身于审判事业中。每日的午休时间,朱法官都会与女儿视频,“吃过午饭了吗?等下要午睡一会儿”,“今天学了什么,可以说给妈妈听吗?”每一句关心的话语,都承载着她心中的那份牵挂。为了应对繁重的审判压力,她必须付出更多地努力。于我而言,这是一种鼓励和力量的传递,因为不久,我也将成为一位母亲,如何兼顾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我在朱法官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刚正不阿,展现清廉之美

朱法官是土生土长的槐林人,但在法律、亲情、友情面前,她始终坚持法律至上。她是一个请客不去、送礼不要的好法官,工作中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杜绝任何“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廉者,政之本也”,党员干部应始终保持清正廉洁、自身过硬,时刻做到自控、自省、自律,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得失的关系,紧绷纪律之弦。她从不心存侥幸,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她常说,“人都有一定的欲望,但不能放纵欲望,选择了做法官,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展望寄语

很庆幸自己能结识这样的良师益友,也希望未来能像朱法官一样,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公正为民,担当作为。十七世纪英国大法官爱德华·柯言所言:“法律是一门艺术,它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在未达到这一水平前,任何人都不能从事案件的审判工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然人生坐标已经建立,我会朝着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奋勇前进,努力成为一名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青年政法干警。

文/龚雪

原标题:《巢湖法院 |【跟班先进找差距】柔肩担道义的最美女法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