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陈村:我把好容易省下来的钱存那里,对我来说,银行比亲人还要亲

2021-04-03 15: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单灵逸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文│单灵逸

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值浦东开发开放大环境,金融成为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人们对银行也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工行上海分行邀请了近五十多位沪上赫赫有名的作家,写写他们与银行的故事,并出版《作家与银行》一书。作家们作为普通市民谈他们眼中的银行,谈他们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分享他们与银行之间有趣的故事,时值今日,读起来依然津津有味。为了让广大读者一同欣赏这些名家故事,我们特辟【金融“作”谈荟】栏目,邀您与我们一起温“故”知新。

作者:陈村

文学作家

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两代人》,著有长篇小说《鲜花和》《陈村文集》等;小说集《走通大渡河》《蓝旗》等。

我虽然不是银行的资深客户,对它还是相当敬畏的。首先,一家家银行都干干净净的,堂而皇之的。它开在热闹的地方,挂着牌子,唯恐他人不知。卖杂货可以在旮旯里也可以在地摊上,而银行必须有个体面的铺子,否则谁还敢往里存钱呢?人来人往,站在门口一看,就感觉到它的庄重和深奥。走进银行,我知道有个摄像头正对着自己,于是动作便大方一些,不再挤眉弄眼的,以免让人误会。何况,一个人能走进银行,正是自已有商业信誉的一刻,心情自然要开朗一些。银行的铜牌可真的是铜做的,有的还有了些年头,握在手里较为厚实,千年不朽万年不坏的样子。在等待的时候,我喜欢东张西望,欣赏柜台里的大捆的人民币。我没有经验,猜不出那是一百万还是一千万,又不便向谁打听。一捆又一捆的钱,那真是绝妙的风景。尽管这钱不是我的,尽管它是我一辈子也挣不来的,看了也长精神。我想银行的小姐们真是很幸福啊,年轻轻的,每天居然经手那么多的钱。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天和钱肌肤相亲,一定也有好的效应。我想,我的钱就是那些钱中的一部分呢,虽然不多,心意是到了。我把自已好容易省下来的一点儿的钱存在了银行里,对我来说,银行就比亲人还要亲了。听我这样说,一位有钱人立即批评我言不由衷。我想他大概没被钱害过,我可是吃过它苦头的人。今天的社会,没了最基本的那些钱,别说存活或传宗接代,人格和名誉都要出问题。那些“一钱逼死英雄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格言我全知道。夸张一些来表述,我把钱存在银行里,就是将自己的生命线,将自已的人格和名誉寄放在那儿。一个银行能够得到客户这样的信任,怎么不比亲人还要亲呢?

有关银行的学问是非常深奥的,读上四年大学也未必弄得明白。我没能耐去弄懂这些,只是感性地想,即便自已没钱往银行里存,我也明白,我们每个月的工资都是通过银行发放的。从大处说,国家通过银行,监管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别看它那么平易近人,这个部门真是非同小可。现代社会,如果没有银行,我们大家就只好重新沦为猴子了。本来当猴子也是快乐的,可惜我们做惯了人,猴性不足,活命就难矣。因此,即便不去存钱取钱,我依然非常珍视银行的存在。虽然只是一介草民,走在街上,看到银行正开着门,门口一片祥和气象,没有挤兑或起哄,没匪徒来抢银行,心里也就很安定。我朝银行行一个注目礼,然后放心地摸摸口袋里的小钱,去给女儿买点零食。

本文刊于1996年出版的《作家与银行》

原标题:《【金融“作”谈荟】陈村:我把好容易省下来的钱存那里,对我来说,银行比亲人还要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