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巧家白鹤滩水电站移民搬迁中的那些人和事

2021-04-09 1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白鹤滩格勒片区群众搬进金港移民安置点  

巧家县库区白鹤滩镇北门移民安置区  

4月6日晚,白鹤滩水电站正式蓄水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李航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是毛泽东同志1956年写下的词句。如今,“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早已真切地出现在三峡,出现在向家坝、溪洛渡,在不久的将来也将真实地出现在昭通巧家的白鹤滩。

目前,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库区的移民搬迁工作基本结束,白鹤滩水电站近日通过专家验收,于4月6日晚正式蓄水,将于2021年7月1日电站首批机组发电。高山流水心自知,这背后有巧家库区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搬新家的家国情怀,有广大党员干部的忠诚担当,有许多普通群众的无私奉献……

守初心:做力所能及的事

守初心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

她叫凌明媛,巧家县金塘镇原党委宣传委员。2020年12月30日,她第6次化疗回来,得知自己挂包的双河社区坪子村民小组有一户人家还没有签生产安置协议,她马上投入工作,找到男女主人,坐下来细致地给他们讲政策、算经济账、算发展账,帮他们弄懂了政策……直到签订了生产安置协议。

罹患重症,仍坚持工作的原因是什么?凌明媛说:“我在金塘镇工作13年,对自己所从事的宣传工作和金塘镇有深厚的感情,看到自己的所有同事都在努力工作,自己也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这样她一边和病魔抗争,一边做着自己热爱的宣传工作。

在凌明媛看来,虽说故土难离,但是乡亲们识大体顾大局,他们都愿意搬家。搬家不难,难的是要解决好搬家后的问题,如怎么教会老年人坐电梯、如何让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安置区的新生活……

凌明媛一方面依托“微金塘”微信公众号在线上开设“微课堂”专栏,向群众普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安置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招募志愿者,在线下开设“课堂”,向群众宣传“高层房屋安全用火”“严禁高空抛物”“楼道勿堆放杂物”“安全使用电梯”“垃圾分类投放”等安全常识,帮助群众快速适应了新变化,过上了新生活。

凌明媛和金塘镇的乡亲们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心中未来的金塘:山偎湖畔,满眼绿水青山,到处是人们勤勉不懈过上好日子的生动画面。

甘奉献:落实志愿者精神

2020年12月21日,巧家县在昆团工委的微信群里,一则招募学生志愿者在寒假期间从事白鹤滩水电站移民服务工作的消息得到了在昆读书的巧家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同时巧家团县委的微信公众号也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公告。线上线下,巧家当地的各所学校也积极转发公告,动员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家乡电站建设服务。最终,200余名学生志愿者加入了“巧家青年志愿者群”。

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要做什么?是报名参加活动的青年学生关心的问题,也是许多学生家长关心的问题。杨丽艳,去年8月大学毕业,报名参加了大学生西部志愿服务计划来到昭通巧家,成为了共青团巧家县委的一名工作人员,她是组织这次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负责人。她说:“这次活动的工作就是帮群众搬新家,干的是体力活,却得到了很多家长的积极支持,他们动员自己的子女或者弟弟妹妹来参加活动。”

让杨丽艳印象深刻的是参与这次志愿服务的青年中,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只有16岁。因为工作地点在安置区,当时安置区的公共交通还不方便,很多志愿者每天都要早起30分钟步行到安置区参与服务,并且一干就是两个星期,一直坚持到学校开学。

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青年,他们不辞劳苦、不计报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有很多。在杨丽艳看来,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意义、有价值,说明社会的文明程度在逐步提高。志愿服务群众搬新家,甘于奉献是为了落实志愿者精神。 

善作为:服务群众尽职守

北门安置区3号地块14栋楼一楼,有一张桌子、一条长凳、几个小凳,和大城市一样会有很多老人来这里坐一坐,聊天话家常。这里除了供大家休息、聊天外,还是楼栋长邓仁勇办公的地方,大家不管有事没事都愿意来邓仁勇这里。

今年59岁的邓仁勇,是巧家县委办职工,中共党员。在他的“办公桌”上贴着这样一张纸,上面有一副他自己写的对联。上联是“问这问那随便问”,下联是“顺心顺意顺心情”,横批是“心平气和”。之所以写这样的对联,邓仁勇这样解释:“写这副对联,一来是要求自己认真履职尽责,为群众解决好问题;二来是希望有困难的群众遇到问题不要着急,来找自己、找政府,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14栋楼的电梯入口,张贴着楼栋长的姓名、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还粘贴着邓仁勇自己绘制的户外电路入户开关分布图、户内配电盒电路开关分布图,为群众详细地介绍了电路的位置、使用注意事项等。“当好楼栋长不仅要懂房屋的建设知识,懂水电,还要懂政策。群众来放映问题,我能解决的就现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就收集记录、整理上报,帮助群众解决好遇到的问题。我明年退休,希望能站好最后一班岗,好好为群众做点事。”邓仁勇说。

善作为,就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细致地好好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据了解,巧家县各单位共派出了253位,每一名栋楼长都在全身心开展着服务群众的工作,架起了一座群众搬新家的“连心桥”。

再创业:创造甜蜜新生活

小碗红糖俗称碗碗糖,是巧家特产,昭通七宝之一。但在朱立卫看来,是扯不断的乡愁,是甜蜜的事业和幸福的生活。

朱立卫出生在白鹤滩镇黎明社区。金沙江畔的这片土地上,从他记事起,就种满了甘蔗,利用甘蔗榨糖是当地百姓的生计来源,朱立卫家也不例外,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熬糖工匠,家里几代人都靠祖辈传下来的制糖手艺营生。

但朱立卫一开始并没有打算继承手艺,他只是采购小碗红糖当作礼品馈赠亲友。从2015年开始,他感觉小碗红糖名气越来越大,口感却越来越差,其中的原因是被人用白糖掺入红糖造假。又想到自己家的传统古法熬糖技艺面临失传,他打算重振父辈的红糖产业,于是回乡创业,注册公司,经过几年务实拼搏,抓质量创品牌,这份甜蜜事业还助力了乡亲们脱贫致富。

建设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他搬了新家,他的基地、厂房也需要新建,他面临再次创业,但是他对此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我找到了在海拔1300米的土地上种植甘蔗的全地膜覆盖技术,节水缩水,水肥一体化,解决了甘蔗只能在海拔900米以下地区种植的难题。我的新厂房也在加紧规划建设,未来将继续发展甘蔗基地,狠抓小碗红糖生产、管理、经营,带动更多的移民群众过上甜蜜的幸福生活。”

当前,巧家县将建成湖滨生态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招商引资,在各安置区周边规划布局就业工厂和特色农业,全力推进后期扶持,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未来,群众的日子会越来越甜蜜、幸福。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