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党史故事100讲》:改革开放篇(十六)

2021-04-09 20: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开栏的话

为树立正确党史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白城中院转载《党史故事100讲》,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带您重温中国共产党非凡的百年建党历程和辉煌成就。今天推出《党史故事100讲:社会主义发展篇》。

第十六节 改革开放的实践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勃勃生机

实践发展对理论创新的推动,主要是通过理论不断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而进行的。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和回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中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并升华为新的理论,从而先后创立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理论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一、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开创

1.形成背景。“四人帮”垮台后,邓小平同志重新主持中央工作。在当时百废待兴、千头万绪的工作中,他以一个思想家、战略家的敏锐,意识到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因而将其摆在了最优先的位置上。他又根据当时党内长期形成的思想僵化、迷信盛行的状况,首次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他亲自引导和大力支持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之成为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启动改革开放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以及发达国家的态势和矛盾、对当时中国国内形势等,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一是国际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时代主题已从战争与革命转化为和平与发展,世界大战可能推迟和避免,这种环境对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是有利的;二是国内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已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践基础已发生重大变化,随之理论形态也必然发生变化;三是深刻总结了20世纪国内外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包括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和苏东剧变的深刻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英明主张。

2.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原理,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准确地找到并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初步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3.基本内容。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一是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命题;二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入到本质层面,结合中国的国情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作出了初步论断;三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作出了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四是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五是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初级阶段的特点,把发展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并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六是确立了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战略;七是提出并实施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2)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一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二是提出实现从建设一个“革命党”向建设一个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的根本转变;三是强调和突出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四是提出以改革的精神、思路和方式推进党的建设;五是强调“四个关键”——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集体,关键在领导核心,关键在人才、在培养下一代;六是提出坚决反对腐败,取信于民。

(3)关于发展问题。一是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明确了发展的地位;二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了发展的重点;三是提出改革开放,明确了发展的动力;四是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明确了发展的目标;五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制定了发展的战略步骤;六是台阶式发展、波浪式前进,指明了发展的途径;七是维护社会稳定,阐明了发展的条件;八是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阐明了发展的外部条件;九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了发展的政治保证;十是提出“三个有利于”,明确了发展的判断标准。

4.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继续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创立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标志着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政治上、理论上的成熟,也标志着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获得的初步成功。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全党越来越认识到,它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并在党章中规定这一理论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指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这一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

第二,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也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因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和初步形成的基本标志。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性架构性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具有基础性长远性的奠基作用。

第三,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原则上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科学地揭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邓小平理论不但指导中国的实践获得了初步成功,探索、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现代化道路,而且对其他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这是我们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大贡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往开来

(一)形成背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纪之交的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并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理论提出一系列新挑战的形势下,顺应变化,迎接挑战,在进一步探索、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首先,就世情来说,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虽然从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并没有改变,但在总体趋向和平、缓和、稳定的同时,局部出现战争、紧张、动荡;苏东剧变终结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以后,世界上各种力量之间的实力对比严重失衡,多极化发展在单极和多极称霸和反霸的矛盾斗争中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在给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和挑战;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但也带来不安全因素,国际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集中表现为各种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和竞争;世界上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敌对势力不愿看到一个强大、富有生机的中国崛起,加紧实施“分化”“西化”战略,企图用他们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取代中国民族精神、民族灵魂,力图通过“和平演变”,使中国重蹈苏联、东欧覆辙,从而推倒社会主义这面大旗。在这场国际斗争中,中国要使国家不乱、社会主义旗帜不倒,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迫切需要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学理论来武装思想、指引方向。

第二,就国情来说,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加速发展,我们党制定的新时期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已经实现了前两步,即已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奔小康”的阶段性目标,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组织方式多样化、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等趋势。这种变化向我们党执政和领导的各项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党既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正确处理和调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要求我们党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物质文明的同时,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三,就党情方面来说,经过80多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所处环境和地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革命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政权的执政党;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内部封闭等情况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变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因而党的建设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考验。首先,这种地位变化要求我们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保持先进性,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其次,我们党已经拥有了7000多万名党员和360多万个基层组织,领导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这么大的一支党员干部队伍,怎样搞好党员的管理特别是随着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的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的领导水平急需提高;再次,党的建设的现状,同党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也不少。在党员人数每年递增100万左右的情况下,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如何处理;还有,在利益群体多样化和社会阶层多元化的格局中,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如何进一步体现;还有,在世界文化激荡和意识形态交锋的条件下,党的思想建设如何加强;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中,党的组织制度和执政方式如何改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党风廉政建设如何进行等等。这些新问题急需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解决,但党建本身也需要进行从理念到方法的变革。集中起来就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可以说,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将党的建设问题突出摆在全党面前。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战略家的眼界和气魄,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在科学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分析我们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考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二)理论主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条件下,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阐发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标准和途径,其基本涵义是: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先进性和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做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思想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能否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关系到我们党以什么样的姿态和面貌出现于新世纪,并进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三)基本内容

1.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了进一步探索和回答。其重要的内容有:一是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着眼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的属性和特征,强调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并基于这样的认识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四是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五是对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及面临的形势和机遇作出了清晰的判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六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问题上,明确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依靠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阶层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七是在对外开放问题上,强调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八是在经济建设问题上,提出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九是在政治发展问题上,提出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应加强建设;十是在文化建设问题上,强调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要加强建设等。

2.关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了创造性地回答。其重要思想有:一是关于党的思想路线,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又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既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又要坚持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二是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明确指出我们党已经从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长期执政的党,从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从而提出切实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三是以“三个代表”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最高价值和根本方向;四是提出把党建设成为“两个先锋队”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而,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五是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执政的根本;六是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用党内民主来推动人民民主;七是为实现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提出了现实要求,即“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党在理论上与时俱进的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继承、发展和丰富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地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并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就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点,集中体现了我党面向新世纪、面向现代化的执政信念,为党的建设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既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作出了科学总结,又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和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与当今我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发,提出的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思想,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一)产生背景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取得了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面对严峻挑战的矛盾凸显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抓住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但是,在发展问题上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比如,过于注重经济上量的积累,对质量与效益重视不够;过于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大干快上,造成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巨大差距;过于强调显性的发展成果,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发生矛盾;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至于出现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问题,特别是与民生有关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归结起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即与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是催生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实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同时,科学发展观也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但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全球化趋势一方面推进世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综合国力和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在当今世界这样一种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变化中把握方向,掌握发展全局,更新发展观念,转换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水平,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科学发展观也正是在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提出的。

正是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创新了发展理念,丰富了发展的内涵,明确了发展的目的,开拓了发展的思路,是我们党在领导发展问题上的理念升华。

(二)理论主题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准确提出并紧紧围绕着发展这个主题,明确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三)基本内容

1.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新条件下对这一课题有许多创新认识和实践,最重要的有:一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和谐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建设目标;二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五是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六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相统一的基本认识。

2.关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三代领导集体建党思想的基础上,在新的形势下围绕党的执政问题,实现了新世纪新阶段执政党建设的新开拓。一是加强执政理论建设,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科学执政理念;二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三是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课题;四是加强执政作风建设,树立亲民、务实、廉洁、进取的执政党新风尚;五是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来促进社会民主建设。

3.关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发展新思路,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付诸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一是在“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上,进一步明确发展是解决当今一切问题的基础,必须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二是在“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为了人、解放人和发展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不断满足;注重从本质上发现、保护、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注重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社会变革、发展上的基本要求。

三是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国防与军队建设,促进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发展方法上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充分利用“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坚持对外和平发展与对内和谐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四)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为解决我国改革和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进入新世纪后遇到的新问题,在深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出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新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又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创新性发展,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延伸。

2.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涵和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发展速度与效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改革、发展、稳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促进政治、文化、社会共同发展,解决好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发展看作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强调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以前瞻的眼光创新发展模式、健全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方针。

3.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理论,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前提。根据这一理论,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整准确地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按照唯物史观的理解,以人为本,就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多次讲过,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人并不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力“杠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表明,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历程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经历了这样一个从抽象出发到从具体国情出发的过程。正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促使我们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认识抽象原则到深入分析具体现实的过程,促使了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正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探索的深入。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成果就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首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开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在我国既有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调整和改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模式,打破原有的僵化单调的体制、机制和模式的束缚,创造适合国情、切合实际的体制机制,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场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的体制改革和建设。因此,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以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能是教条式的,而必须是现实的指导。这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与中国的文化渗透起来、与时代的要求吻合起来。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变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行动指南和具体规则。这个过程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它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通过理论创新进行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被运用于中国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社会的条件有了这样的需要,是因为这一科学理论同中国人民争取自身解放和发展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同中国社会基本的客观要求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同中国的实际、中国人民的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结合,那么,再好的理论也是不起作用的。”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胡锦涛还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坚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思想理论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思想理论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思想理论工作,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巨大力量。

其次,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程,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推动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新的时代课题和挑战也不断出现。要能够及时回答和解决这些课题,应对新的挑战,就需要我们党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使我们的理论和工作能够不断与时俱进。我们党的二、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中央不僵化、不保守,在指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事关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在全党的不懈努力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出现了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在收获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成果之后,又收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从以上的回顾和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逐步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在改革开放的号角越吹越响亮的胜利中高高飘扬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理论成果围绕一个主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问题,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党、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它们前后相继、一脉相承、互相补充,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大厦,是对我国近30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的科学概括。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来源:《改革开放论》

原标题:《《党史故事100讲》:改革开放篇(十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