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耳朵里的小门关不紧,给我造成了严重的“魔法伤害”

2021-04-13 11: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喵呜 果壳病人 收录于话题#耳鼻喉10个

有些不痛不痒的小病,可谓是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亲身经历了几个月的“精神折磨”之后,我真切地体会到了,有些在生理上不会造成伤害的疾病,却会给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网课上到一半,我听不清楚了

疫情期间,大学生不能返校。某天上网课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的两只耳朵好像都堵上了,感觉闷闷的,有些听不清老师讲课。尝试自言自语几句后,发现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特别大。突然想起之前朋友跟我抱怨,说耳朵被耵聍堵上之后就是这种闷闷的感觉,我心里咯噔一下——坏了,不会真给堵上了吧?

为了缓解耳朵闷的感觉,我尝试用棉签清理耳道,似乎有点效果。但不久之后,闷闷的感觉又回来了,再次清理耳道也清理不出什么。可能出于直觉,我用力吸气,感觉鼓膜都被我吸动后——嘿,好了!由于用力吸气这招屡试不爽,我便没有再为耳朵闷这事儿发愁。

直到有一天,我和朋友出去爬山,爬着爬着我突然发现两只耳朵似乎又堵起来了,而且堵得十分严重,用力吸气几次也没有用。因为自己的呼吸声实在太大,所以完全听不清朋友在讲什么,后来的登山过程中,我都十分烦躁,不想听朋友讲话,自己也不愿意说话,感觉整个人都自闭了。回来之后,我意识到必须得去看医生了。

在当地的三甲医院挂了个耳鼻喉科的普通号,医生用一个长长的镜子看了看我的两个耳朵后,说里面其实非常干净,只是右耳有一小块耵聍附在鼓膜上,但这不应该导致我耳朵堵。接着,医生给我开了听力检查。拿到报告后,医生眉头一皱,说可能是中耳炎或者神经性耳闷。于是,他给我开了两种药,一种是滴鼻子消炎的,另一种是滋养神经的甲钴胺,并告诉我:如果用药一周后没有缓解,那么再过来约核磁共振进一步检查。

我这么年轻,脑子里不会长了肿瘤吧?

回到家之后,我按时用药,但耳闷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在机缘巧合之下,我还发现如果仰面躺下,并且头转向一侧,那么同侧的耳朵就会逐渐变得不闷了。我心里越来越忐忑,想着会不会是脑子里长了肿瘤,于是我惴惴不安地挂了一个专家号。

第二次到医院,医生听完了我的症状后,决定先检查鼻腔深处是不是长了什么东西。让我低头坐好后,医生拿着长长的镜子,往我的鼻孔里面探。年少无知的我以为这就和检查耳道一样,不会有任何痛苦。突然医生说:“可能有一点点疼哦!”接着,我便感觉鼻腔有亿点点疼,像是要被撑爆,让我直流眼泪。我下意识地挣扎了一下,医生赶紧让我放松,不然看不清楚,要疼更久。于是,我只能一边握紧扶手,努力控制自己不要乱动,一边没面子地持续大喊“好疼”。终于,医生把镜子退了出来,说鼻腔后面很干净。一时我喜忧参半。

就是这个恐怖的仪器!丨作者供图

接着,医生又用长长的镜子检查我的耳道,发现上次的耵聍还赖在鼓膜上。医生轻松地说:“那可能就是它的问题。鼓膜很敏感的,可能有一点点东西附在它上面都会感觉不舒服。我帮你吸掉,看看会不会好。”于是医生用另一个仪器伸进我的耳朵,吸走了那块耵聍。吸掉那一瞬间我感觉鼓膜一阵刺痛。医生问我还闷不闷,我只能表示现在只感觉好疼好疼,不知道闷不闷……疼痛缓解之后,我发现耳朵一如既往地闷着,于是便约了头部核磁共振。等待核磁结果的这段时间,我十分消极,想着自己还年轻,不会就被查出脑子里有肿瘤,然后英年早逝吧?再加上耳朵一直闷得厉害,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心情低沉,什么都不想做。

几天后到了做核磁共振的时间。做检查时,机器一直在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在打鼓,有的像外星人降临地球时的背景音乐……这些诡异的声音使我暂时忘掉了心中的忧虑。十几分钟后,检查做完了。医生说我的耳道很干净,颅内也没有发现明显病变,估计就是神经性的了,于是叮嘱我继续吃甲钴胺。

核磁检查结果丨作者供图

小小耳闷,竟然是“不治之症”

但我的耳闷仍未缓解,几乎从早到晚都在持续。后来北京终于允许学生返校了,我回到学校之后便立刻挂了个帝都某三甲耳鼻喉科的号。医生听完我的叙述,拿着仪器看了看我的耳朵内部,又看了看我的核磁共振结果,突然说:“你是说,躺下后头朝一边转,耳朵就不堵了吗?”我点点头。

“现在耳朵还堵吗?”我又点点头。

“这样,你站起来,弯腰,尽量用手摸向地板。”我有点奇怪,但是还是照着医生的话做了。

“还堵吗?”医生问。哎!居然好了!我惊喜地直起腰来。幸福来得快,去得也快。在站直的那一瞬间,耳朵又堵上了。

医生笑了,说:“你这是咽鼓管异常开放。最近有体重降低吗?”我摇摇头。医生继续给我解释道:“咽鼓管是联通耳朵和鼻腔的一个小通道,一般来说是关着的,而‘门’是由两小块肉垫构成的。有时候,如果你的体重大幅度降低了,这两个小肉垫变薄了,关不严实了,就会出现耳闷的症状。而当你做一些特定的动作后,由于重力作用,这个‘门’可以被关上,但恢复正常体位后,它就又会回到关不严的状态。”

终于搞清楚是什么折磨了我几个月,我十分激动:“那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没有。”医生的回复又让我高兴不起来了。“有的时候只要你把体重增加上去,让肉垫变厚一些就好了。也有一种手术,可以在肉垫上烧出一些伤疤,帮它变厚一些,但副作用是可能会让肉垫变得过厚,也就是咽鼓管异常关闭,打不开了。这可比现在的异常开放严重多了。”

我不甘心,又问医生:“可是我的体重挺稳定的呀,怎么会突然这样呢?”

医生耸耸肩,“有时候就是没有明显原因。但它可能有一天突然又好了。反正当你耳闷的时候,就弯弯腰,多少还是能缓解一些的”。

就这样,我心情复杂地走出了医院。后来,我果然发现耳闷的症状在逐渐减轻,只有在特别劳累的时候,我的耳朵才会堵上。但如果某段时间精神压力比较大,症状又会变得严重。看来,为了缓解这个“不治之症”,我唯一的方法就只能是吃好喝好,让自己过得开心一些了。

医生点评

周雷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耳闷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症状,原因众多,常见原因有分泌性中耳炎、耵聍栓塞,以及特发性突聋等。咽鼓管异常开放并不是耳闷的一个常见原因,很容易和分泌性中耳炎相混,因而容易导致误诊。但通过详细的问诊和查体,诊断亦不难。

正常情况下咽鼓管的鼻咽部开口凭借软骨的弹性作用,周围组织的压力和咽部肌肉的牵拉作用,而经常保持着关闭状态。说话及呼吸时,鼻咽部的轻微压力改变并不能使关闭的管腔开放,仅在做吞咽、打哈欠、咀嚼及用力擤鼻涕等动作时,才能开放瞬间。当咽鼓管由于各种原因而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或过度开放并引起症状时,称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咽鼓管异常开放常表现为耳闷、耳胀、压迫感,甚至有耳痛。并可有低调耳鸣,如吹风样的“呼呼”声,和呼吸节律一致。深呼吸、吞咽、打哈欠、张口说话时耳鸣加重,可能影响听力。平卧或低头、弯腰时,耳闷、耳鸣可暂时减轻。此外也可能出现自听增强,患耳能听到过强的自我说话声。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病因比较复杂,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机械性,由于长时间用力呼吸,吞咽动作过多,咀嚼过度以及精神紧张、自主神经紊乱等,开放咽鼓管的肌肉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如腭帆张肌),以致咽鼓管闭合不良。2、器质性,由局部、邻近器官及全身疾病引起的咽鼓管粘膜、粘膜下层中的弹力纤维及脂肪垫萎缩、瘢痕牵引以及神经麻痹等,使咽鼓管管腔扩大,咽鼓管失去维持其闭合状态所需要的组织压力,引起咽鼓管闭合不良或闭合不能,而使咽鼓管开放,呼吸时的气流声、说话声可直接进入鼓室。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疾病并没有危险性,患者应该尽力解除焦虑及紧张的生活状态,也应尽量避免过度的咀嚼及吞咽动作等。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安定、异丙嗪和卡马西平等药物。情况严重的患者也可以考虑软腭封闭、腭帆张肌松解等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局部涂抹腐蚀性药物达到咽鼓管咽口粘膜瘢痕收缩,从而缓解症状,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烧灼过度产生狭窄。

参考文献

黄选兆, 汪吉宝, 孔维佳.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 2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2008.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喵呜

原标题:《耳朵里的小门关不紧,给我造成了严重的“魔法伤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