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杰工”荣光】张云:一心为民 用科技创新助力广西公路建设

2021-04-13 20: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他守正创新,追求科技普惠民生,为桥梁灾害防治提供了经济实用的实时路线;

他锐意改革,推动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路网项目高质量发展;

他开拓进取,秉承科技发展理念,推动广西国省干线路网项目建设迈上新台阶。

【人物简介】

▲广西北投公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云

张云,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广西北投公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交通部国家公路建设项目评审专家,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广西重点工程协会副会长,广西力学学会理事,广西十百千知识产权专利人才中青年专家,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及科技重大专项评审专家。

有“产业路”之称的梨马路,促进了沿线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开发;

有“幸福路”之称的良梅路,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条件;

有“美丽路”之称的罗环路,推动了脱贫成果,衔接了乡村振兴……

在八桂大地上,许多这样公路的修筑,都由被评为“中国公路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张云牵头。他长期致力公路桥梁设计、建设管理、灾害防治,带领北投公路集团全体干部职工,推动建成通车项目35个,通车里程2071公里。广西北投公路建设投资集团作为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广西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投资任务。作为北投公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云的心愿就是“让人民出行便利”。

走进张云的办公室,一个胡桃色的书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柜子里整齐地码着《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桥梁概念设计》等与公路建设相关的书籍,有的书甚至被翻烂了。这些书籍有的出于工作需求购买,有的是张云的工作总结,有的是他读书时的教材。张云把书籍视为宝贝,无论是做技术员,还是做管理者,每一次“搬家”,这些书都未曾离开过他的左右。的确,这些书是张云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高级管理者的见证,也是他不断攀登公路科研技术高峰的阶梯。

▲张云在绘制图纸

采访持续了大约1个小时的时间,感谢这一个小时,让我们得以走进一位“公路人”的心,并从他对公路事业的那份痴情里,收获满满的感动。

一份对事业的真挚热情:

只为让更多公路惠及人民百姓

由于亲人大多从事与公路相关的工作,张云从小便对公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1995年夏天,正值高考填报志愿之时,在同学们眼里,桥梁工程是一个不被看好的专业,但张云因兴趣的驱使,果断选择了这个专业。

“参加工作后,通过修路架桥,极大地改善了老百姓的出行方式,使老百姓脱贫致富,我深深地感受到从事这个工作的荣誉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从事公路建设工作,让张云实现了人生价值,他也越加坚定自己的方向。为百姓造路,便是他此生坚持不懈的追求。

柳州市融水县某村地处偏远,没有通往外界的公路,百姓出行极为不便。这是张云毕业后接触的第一个项目,他们的任务是在荒山野岭中开辟出一条公路。当时,张云肩负着道路设计的任务,他是第一批开路人。前段时间,张云去融水出差的时候,他去看了一眼这条公路。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当时途中有一段是竹林坡地,砍过的竹子会留下了一个个竹根,就像竹签一样,如果你稍微不注意,滑下去,可能就会被穿成‘肉串’。”忆起当年的工作环境,张云记忆犹新。张云的比喻生动形象,但让听者不寒而栗。

▲张云(中)在施工一线调研

“这个项目不仅让我对道路于偏远穷苦地区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在具体设计和施工方面培养了我的创新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作要求,最后形成自己做事的一套思路。”张云认为,从事科研工作并没有捷径可走,这是一个慢慢积累沉淀的过程。每个项目结束后,张云都喜欢总结。的确,总结是科技人员工作取得成果的基石。

张云曾经对桂林市永福县的苏桥镇某桥进行加固维修,该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成,是当时广西最宽、跨径最大的一座双曲拱桥。该桥由于长期负载过重,结构已有伤损,“病情”严重,急需修缮。由于这座桥跨径大,维修难度极高,行业内很多项目团队都不敢接手。也有人提出重新建这座桥,但建桥的成本很高,最终没通过。

“那您怎么敢接这个项目?”经过二十几年的磨炼,张云在“拱桥加固改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特别的心得。凭借专业自信,张云接下了这个项目。“作为修路人,自己的理论基础一定要到位,要善于总结,要胆大、心细,敢于提出新方法。”最终,张云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完成了桥梁的加固维修工作,大大节省了建设成本。张云认为,解决这件事的关键在于对桥有深刻的理解。

记者注意到,对曾经参与建设的项目,张云有着一种深厚独特的情感。他有时借出差之机,有时独自抽空,特意去看看这些曾经用汗水浇灌过的“孩子”。的确,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物产生了感情,他才会主动去投入,这是人性当中一种神奇的内驱力。

一意对先进技术的创新与追求:

只为能够解决更为复杂的工程难题

飞龙大桥,位于广西横县平马至灵山沙坪公路,全桥总长940米,主跨径达到185米,居世界同类桥梁跨径第一,是全区国省道公路建设项目中技术最复杂、最具代表性的跨江大桥。

这是由张云负责的广西重点项目控制性工程。

▲飞龙大桥信息化管理界面

为了更好地完成该项目的建设任务,张云已记不得多少个日夜的加班加点,甚至分不清工作时间和下班时间。到了饭点,但手上的工作进行到白热化的讨论阶段,他不会放下手上的工作;到了下班时间,但总结材料还没写完,他不会停下。这是张云工作的习惯。

“执行这样复杂的工程建设,在技术攻关中遇到困境是常事。”面对如此大的跨度,张云和团队在技术研究与建设中面临着混凝土桥梁病害及耐久性,及在广西地域环境下的耐候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张云主动与同济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资深教授进行探讨,从前辈们身上获取智慧;查阅文献资料,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中获取灵感;与团队成员集思广益,进行头脑风暴,获取思想的碰撞。

最终,在技术团队集体科研攻关下,首创性地采用了1800型波形钢板和加劲波形钢腹板的新型结构,及新型外包式混凝土剪力键大桥腹板与底板连接方法,成功地从结构创新上解决了问题。“科技研发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路,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获果实。”张云是过来人,对解决技术瓶颈的话题感触良深。

▲张云(右一)在飞龙大桥建设现场

张云在深耕公路建设工作中深刻地领悟到,每一次努力都是对工作的升华,必须用知识武装头脑,必须用能力改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发展中抢抓行业话语权,谋求企业的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建设更多“惠民路”。

一心对先进理念的执著追求:

只为提高企业执行力和管理效能

“一直以来,广西国省道项目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张云介绍道,“大部分项目信息管理工作还是采用人工填表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耗时长,还存在资料错漏多、资料保存不规范、结算滞后、资金使用难以监管等问题。此外,即使个别项目管理采用信息化系统,也往往各自为政,不同路段采用不同系统软件,系统难集成,信息孤岛情况严重。”

▲自治区副主席费志荣到梨马路调研,张云(右一)代表北投公路集团在现场作项目介绍

作为管理者,张云认识到公司一年要完成几十亿元的产值,同时要管理几十个项目的建设,涉及建设人员1万余人,使用这样原始的工作方式,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的提升。所以,他认为进行数字创新刻不容缓。

在“生产带动科技、科技促进生产”思想的指导下,张云认真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及信息化建设工作,坚持以先进科技解决关键问题。在创新的路上,困难重重。张云倡导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加大资源投入,聆听各方的意见;结合路网项目实际,张云带领管理层不断复盘,总结经验。

2020年底,由张云牵头,紧跟“数字北投”步伐,深入探索“智慧路网信息化”管理模式,开展了智慧路网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创新和拓展企业信息化管理,带头创建了“智慧路网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北投公路集团智慧路网一体化展示中心

“数据放在网上安全吗?丢失了怎么办”“这系统操作学习成本太高,新的工作方式也很难适应”……虽然该项目经过调试运行基本满足了全面应用的需要,但一直有人在质疑和反对。

“这些质疑的声音有没有阻碍您执行的步伐?”

“有质疑是很正常的事,但这并不影响我继续执行该项目。只要大方向没问题,过程中的这些反对声音都是我们改进工作的发力点。”张云有着专业的判断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对于有价值的事,他一定会坚持到底。

“这样的坚持,真的有效吗?”目前,已研发计量支付及变更管理系统、用地管理系统(征地拆迁)、农民工工资管理系统等10个模块。其中,用地管理、农民工工资管理系统两大特色模块均是区内首创特色模块。信息化平台均完成北投公路集团内部培训,并陆续上线试运行。系统推广阶段,公司邀请了专业研发人员逐一到各建设办对具体操作流程进行现场讲解,吸取一线员工意见,对该系统不断改进优化。

“这样的坚持,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安全生产方面,建立了“VR+互联网”形式的安全体验馆,让作业人员切身感受到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所带来的后果,提高其安全意识。同时,利用智慧路网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尤其是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控和巡查,确保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采取闭环管理,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这样的坚持,让哪些项目受益了呢?”在苍梧梨埠至昭平马江公路桂江大桥安装过程中,通过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挂篮施工过程实施实时、全方位、全过程、不间断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监管。实践证明,在数字化管理的加持下,企业的管理效能和团队的执行能力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未来,张云计划着,带领北投公路集团,立足农村交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打造国省干线公路全产业链优势,加快构建“大路网+大产业”发展格局,致力于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及服务于广西党委政府决策的资产优良、可持续发展、全产业链高质量服务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走好这一代“广西公路人”的“长征路”。

作者:科普中央厨房 | 北京科技报 何春霞

原标题:《【“杰工”荣光】张云:一心为民 用科技创新助力广西公路建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