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戏曲·临县道情 | 由民间说唱演变为戏曲剧种

2021-04-14 10: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图为临县道情《吕梁护工》剧照 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临县道情是山西吕梁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盛行于地处吕梁山区的临县,分布于方山、离石、柳林及陕北佳县、米脂、吴堡等地,起源于道教文化,由唐代道歌中的主曲牌“蓝关腔”也叫“终南调”或“耍孩儿”“皂罗袍”等吸收临县地域的民歌及周边地区其它剧种的优秀成分发展而来。它的音乐比较古老,基本由五声音阶组成,轻快、活泼、开朗、优美,兼具北道情的清扬激越和南道情的温柔蕴藉之美,是晋西地区人民十分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临县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道情有两大类,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临县道情属俗曲道情。俗曲道情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或俗讲,是道家用以传教布道的一种曲艺说唱形式,有“道家传道之情”之说。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在融合各地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俗曲道情逐渐演变成为地方戏曲,并被搬上戏曲舞台。临县道情由民间说唱演变成为戏曲剧种,其演变方式和过程对认识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戏曲音乐的嬗变有着重要的价值。

图为临县道情《大河古镇》剧照 由吕梁市民间艺术团提供

道情的早期剧目内容多反映道家生活和宣扬道教教义,《经堂会》《二度林英》《高楼庄》等。中期剧目内容多为道家修贤劝善故事,代表性剧目有《王祥卧冰》《郭巨埋儿》《小桃研磨》等。中后期剧目内容反映民间生活的故事,代表性剧目有《老少换妻》《打灶君》《顶灯》《打刀》等。

近年来,吕梁民间艺术团、临县道情研究中心推出了以歌舞剧《山里娃》、舞剧《吕梁英雄传》《打金枝》、临县道情《吕梁护工》等一系列优秀剧目。舞剧《吕梁英雄传》荣获山西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剧团先后荣获文化和旅游部“群星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记者:吴敏

责编:勾晓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