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年风情:如何传承沪语

2021-04-16 19: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葛剑雄 上海滩杂志公众号

侬好

如何传承沪语

近年来沪语的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沪语的使用者与爱好者传承沪语的自觉性越来越强,纷纷提出各种建议和措施,有的已付诸实际。一种方言是当地民众生活、生产、生存的重要工具,也是一种地方文化的媒介和基础。像沪语这样一种曾经为数百万人所使用、在中国和远东最大的国际性都市中流通的方言,在中国近代和当代的重大作用不言而喻,保证它的传承理所当然。

但如何传承,还应有科学的、理性的、现实的思路和措施。

首先,传哪一种、什么时期的沪语。一般认为,“标准”的沪语是在上海开埠后在租界形成的,而不是老城厢或郊区长期使用的方言,也不同于开埠前本地的方言。所以直到20世纪50年代,上海的城里和城外、市区和郊区、浦西和浦东,甚至“上只角”与“下只角”,所说的沪语还是有明显不同,不仅语调有异,用词也有很大差别,更不用说与1958年后划入上海市的10个县之间。而今天我们所说的沪语,应该已经包括上海市全境。同样某一支沪语,不同时期间的变化也很大。我们20世纪50年代说的沪语,到80年代就已有不小的改变,到了今天差异更大。这样的沪语,显然不可能靠今天的哪一些或全部沪语使用者来传,而只能靠专家学者用特殊手段加以保存。以往语言学家用文字或字母拟音的办法记录方言,有了录音手段后就找标准样本录音。但样本不容易找,如要录20世纪50年代某支沪语,必须找到长期生活在这一区域、当时已经具备完全语言能力的人。为了录到纯粹的该支方言,此人最好是从未离开过当地,较少受到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影响,共同生活的人中没有人操其他方言。这样的样本已经很难找到了,如果要录20世纪30年代的某支沪语,恐怕已没有可能。正因为如此,沪语的研究者与爱好者要全力以赴,抢救保存下今天还留存的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各种沪语及其支派,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原始资料。

其次,作为一种人际交流工具,沪语本身不可避免随时都在变化发展。例如有些新事物原来沪语中没有相应的词汇,只能吸收外来语或新创。有些词汇的应用或发音受到普通话或其他强势语言的影响,不自觉地发生了变化。但沪语的使用者应有守护沪语优良传统的自觉性,不能一味听其自然。特别是沪语的推广者和主流媒体,要主动选择和创新,积极引导。例如有些外来词汇实际上沪语中也有,并且更贴切,那就要坚持用沪语的。有的明星名人将沪语中的词发音错了,应及时纠正,不能听任年轻人模仿以至将错就错。沪语历来有雅俗之分、贬褒之分、口语与书面之分,旧词新用或推广某一词语时尤其应该注意。现在将“腔调”当作褒义词、热词来用,我不以为然。“腔调”本来属俗语、底层市井用语,且带贬义。其实沪语中有更合适的词——派头。

至于现在有人将生长在上海的孩子不会说沪语归咎于推广普通话,特别是老师不许孩子在学校讲沪语,至少是没有找对批评对象。国家大力推广通用语言完全必要,学校是公共场所,老师不许学生说沪语虽有点过分(课堂上不许说应该,课外就应鼓励不同方言交流),但绝不是孩子不会说沪语的主要原因。如果他们的家长或监护人坚持在家里从小与孩子讲沪语,难道孩子学不会吗?问题在于一些家长生怕孩子讲不好普通话,从小就给他们讲普通话,甚至爷爷奶奶也要与他们讲带沪语口音的“普通话”。其实十四五岁前孩子的语言能力极强,双语多语都不成问题。旧时有些教会学校规定只能讲英语、法语,但从来没有听说本地学生不会说沪语。移民海外三四代的家庭、生在当地的孩子照样能说一口老派沪语,因为他们在家里坚持不讲外语,只讲沪语和普通话。

葛剑雄

(本文作者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教授)

End.

制作:冯 晔

原标题:《【百年风情】如何传承沪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