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为党旗添光彩】奋战大三线

2021-04-20 16: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中铁大桥局 中铁大桥局集团 收录于话题#我为党旗添光彩7个

如果你去探究世界上各个民族的史诗,会发现一个现象,所谓史诗,都会有一个民族在一场浩大的迁徙当中,战胜艰难险阻,最终不仅在物质上建立起了美好的生活家园,更在精神上建立了一座流传后世、能激发巨大能量的精神丰碑。比如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比如麦哲伦飘洋过海发现新大陆。这些人类历史上绕不过去的故事,在人和自然、人和自身的交集奋斗中,留给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在中国,在现代,在成立新中国的历史上和建设新中国的功业中,也同样有着许多如同史诗一般的故事,也同样具有史诗一样的壮丽图景、辉煌业绩和光辉岁月。

调整一线,建设三线,改善工业布局,加强国防,进行备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富有远见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三线建设,这个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的词,但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几代人的生命历程和它息息相关,几百万计的建设者们从中国的东部、北部,从1964年到1980年,历经十几年,来到中国的中西部,和当地亿万人民一道在崇山峻岭杳无人烟的地方,安营扎寨、风餐露宿、建设工厂、兴办学校、开山凿洞、铺路架桥,为战备、为建设贡献青春岁月,燃烧着生命激情。

鏖战澧水

铁道部大桥局(中铁大桥局前身)在1969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建设任务后,挥戈西进,参加了大三线建设。当大桥局在家乡招工时,我毅然报了名,经过严格的政审和体检,我有幸成为一名建桥工人。1971年4月初,单位派来的两辆解放牌大卡车将我们一批60多名新工人从湖南澧县县城接到100多里外石门澧水大桥工地一个叫三江口的地方。我们住河滩芦席工棚,睡大通铺。7天高强度的半军事化新工人培训班结束后,我和大部分新工人留在了湖南石门澧水大桥工地,小部分则分赴广西融水、安徽蚌埠等工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线建设征程。

▲黄太成(中)在澧水大桥建设时期与工友合影。

湖南石门澧水大桥是一座公铁两用大桥,全桥采用一联4x80米连续钢桁梁+6孔32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全长541米,是三线建设湘黔枝柳铁路线上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当时大桥局的重点工程。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口号号召之下,接受任务后的大桥局二处即将处机关从南京搬到了澧水大桥工地,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了穷山沟,驻扎在当地山村一座小学内。三线建设,当时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毛泽东主席说:“三线建设搞不好,我睡不好觉。”

当时正是湘黔枝柳铁路建设大会战时期,每一个参加三线建设的人都是满怀激情,把一腔热血投入到工作中去。道路不通,物资匮乏,没有水,不通电,我们就住在芦席当墙、油毛毡当顶的简易工棚里,十几平米的工棚里上下铺要住十几个人。夏天工棚里实在太热,每天晚上就铺张凉席睡在河滩上,冬天要盖两至三床棉絮才能睡着。那时连电扇都没有,更没有空调。条件是这样艰苦,任务是这样艰巨,但没有一个大桥人退缩,我们怀着为三线建设作贡献的强烈愿望,高呼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夜以继日,餐风露宿,拼搏在三线战场。

没有道路,自己修;物资缺乏,自己想办法;没有自来水,就直接饮用澧水河水;不通电,就从南京大桥工地运来大型发电船。由于澧水河蜿蜒曲折,滩多浪急,发电船从洞庭湖口到石门澧水大桥工地100多公里水路,硬是靠工人逆流肩扛人拉拖上来的。后来中央电视台还专门到工地进行了情景再现式的采访报道。一时间,施工人员、各种机械设备及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入建桥工地,修道路,建工棚,忙得不亦乐乎。

我刚到工地时,大桥已开工了大半年,工地建设初具规模,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一排用芦席搭建的厂房、宿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澧水河两岸,正桥水中桥墩基础施工已全面展开。整个工地昼夜施工,机声喧嚣,哨声阵阵,车来人往,好不热闹。由于抢工期,有的厂房来不及建造,铆焊工人们就在烈日下、河滩上进行钢结构制作。

土模制梁

翻开世界建桥史,没有哪一项建设像三线建设这样艰苦、影响深远。同样,翻开中国建桥制梁史,还没有土模制造大型桥梁的资料记载。但在三线建设那个条件极其艰苦的年代,建桥工人用自己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物资和机械设备极度匮乏的年代。由于当时木料、钢材紧缺,同时,为了抢进度,处领导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反复权衡后,决定大桥引桥所需32米的混凝土简支梁采用就地土模施工法。这一方案曾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但在处领导的坚持下,最后付诸实施。当时,条件之简陋,现在的人是无法想象的。所谓土模制梁就是在工地附近的一大片已采摘完的棉花地上,将梁体轮廓挖好后,对表面进行硬化处理,形成土模,绑扎好钢筋后再浇筑成梁。由于缺乏机械设备,根本没有现在的自动化工厂打混凝土,就是2台简易的拌和机,靠肩挑人扛。当肘,我只有17岁,身体瘦弱。只要一浇梁,工地人手不够,我就会被派去抬石渣或推砂子,有时工地食堂送饭不及时,过了中午12点,饿得头昏眼花,偌大的箩筐里装满石碴,压在肩上就像一座山那样沉。有时连续作战,肩上磨破红肿的伤还未痊愈,又上战场,扁担压在肩上,像针刺一样疼痛,但没有一个人叫苦、退缩。

半年后,制梁完成,我又被抽调到挖梁突击队。因为是土模,整片梁都埋在地下,必须要将制好的梁一片一片地挖出来。挖梁可是件苦差事,由于梁是一片挨一片浇筑的,挖梁比电影《地道战》里挖地道还难。趴在潮湿的地上,一铲一铲地将梁四周的土挖掉,再一点一点地运出来倒掉,身子不能直立,劳动强度之大难以想象。但是我和众多工友们硬是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历时三个多月,将40多片梁从棉花地里挖了出来。当时我拿18元的工资,平时加班,既没有奖金,也没有加班工资,完全靠的是信念,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干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提前完成了引桥6孔混凝土梁的架设任务,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23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并受到了湘黔枝柳铁路建设指挥部的通报表扬。回忆起那些难忘的战斗和激情燃烧的岁月,至今我心中仍激动不已。

石门澧水大桥于1970年10月开工建设,1974年8月竣工,施工期间因参与湘黔线铁路大会战,工地停工一年多,实际工期2年。

▲如今依旧康健的枝柳线澧水大桥

湘黔枝柳铁路全长883公里,1970年9月动工兴建,1978年12月1日在湖南永顺县官坝站接轨铺通,12月26日在怀化举行通车典礼。湘黔枝柳铁路通过的地区山多峰险,川多流急,全线穿过武陵、雪峰山脉,跨越澧水、沅江、融江等河流。当时,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方政府全力支持,以部队管理模式组织上百万的民兵配合专业施工队伍参战。据统计,全线共修建桥梁、隧道838座,累计长度223公里,当时靠板车推、肩膀挑,挖山头、填土方,全线完成的土石方达1.05亿立方米,如果堆成高宽各1米的长堤,可以绕地球将近3 周。勤劳的中国人民在三线铁路建设中焕发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干劲。大桥局承担的全线最关键的7座大桥主体工程全部优质安全地完成,为三线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湘黔枝柳铁路会战,见证了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承载着一代人的追求与梦想。

据不完全统计,在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十几个年头里,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里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00多亿元资金,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千万人次的工人,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口号号召之下,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相继建成川黔、贵昆、成昆、湘黔、襄渝、阳安、太焦、焦枝、枝柳和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等10条干线,加上支线和专线,共新增铁路8046公里,占全国同期新增里数的55%。使三线地区的铁路占全国的比重,由1964年的19.2%提高到34.7%,货物周转量增长4倍多,占当时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放到世界的任何一个版图里,三线建设都是一场伟大的建设,它是一场保卫民族解放成果的工程,也是一场为今后的建设腾飞铺垫基石的工程。改革开放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之所以迅猛发展,国家经济面貌短时间内发生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巨变,和三线建设时期我们奠定的各方面的物质基础密不可分。

“三线建设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当年三线建设者的真实写照。无数的建设者不忘初心,为三线建设英勇无畏地奉献牺牲,仅三线铁路建设就有上百名建设者为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共和国建设的英雄群体,历史会永远记载他们的丰功伟绩。如今,当年英姿勃发的年轻的三线建设者,现在已经两鬓染霜,都已经退休在家,有一部分返回了原籍,但更多的人留在了第二故乡三线建设的工作驻地。虽然拿着微薄的退休金,但他们却过着简朴而满足的生活。他们的子女也许因为当年在山沟里长大,或因忙于工作疏于照顾,没有得到较好的教育,现在过着平凡的日子,但是,父辈当年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人精神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和正能量,是晚辈毕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三线建设,虽然已经过去了57年,但这一段中国人激情燃烧的史诗,历经岁月的锻造,愈发闪现出它的光辉。我们在今天抚摸它、擦拭它,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为了激励我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持续奋进。

文字:黄太成

图片:作者提供

原标题:《【我为党旗添光彩】奋战大三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