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献礼建党百年】老区赞皇党史故事 45 抗战文化的号角

2021-04-22 20: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伴随着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与巩固,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集中在赞皇,与赞皇人民同仇敌忾,投身于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他们发挥知识优势,热情发展战斗的文化事业,实现了赞皇抗战文化的大繁荣,为冀西抗日斗争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1938年初,赞皇抗战教育开始蓬勃兴起。抗日县长张适如亲自在野草湾招录80余名爱国教师,分配到各村开办抗日小学,6月又在院头筹建了赞皇县抗日高级小学。受战争影响,各村抗日小学以集中或分散形式坚持办学,抗日高小先后在齐家庄、花木、石路、秋树桐、安家庄等村流动办学。1941年至1943年严重困难时期,各学校采取自编教材、山顶教学、巡回教学、送学上门等灵活形式,坚持在战争夹缝中开展抗战教育。各级教师纷纷参加政治学习,1938年至1940年,全县教师先后5次在任家洞、槐疙瘩等地集中培训,由杨秀峰、杨尚昆等中共高级干部和骨干分子分别授课。广大学生破路扒线、站岗放哨、埋雷送信、宣传群众,积极投身各种形式的对敌斗争和抗日动员工作。

革命老区村槐疙瘩村掠影。

各校师生走到哪里,就将抗日歌曲唱到哪里,他们执行“结合抗战、结合社会、结合家庭、结合生产”的教育方针,不但为抗日培养了大批可用之才,而且极大活跃了赞皇各界的抗日气氛。在他们的带动下,大多数村庄都建立起“救亡室”,开展识字、时事和民族气节教育,并利用农闲时间,配合减租减息、拥军优属等政策,开展红红火火的“冬学”运动,实现了赞皇农村的“文化拓荒”。1943年春,太行第一专署在野湖泉村建立太行第一中学,赞皇县境内形成了小学、高小、中学完整的抗日教育体系。太行中学以抗大精神立校,设干部班、中学班、财会班,两年先后招收学员300多人,为冀西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对于冀西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解放区的建立巩固具有重要意义。

革命老区村野湖泉村掠影。

丰富多彩的抗战文艺,是赞皇抗战的一大特色。1939年4中旬,冀南抗战文化协会到达赞皇抗日县政府,与冀西文化界人士及各界团体代表共商开展冀西文化工作。1939年5月,平汉线剧团(后改为太行山剧团一分团)在冀西成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先后排演《打鬼子去》、《军民合作》等抗日剧目30多个,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等抗日歌曲三四十首,活跃在赞皇、元氏、临城等地上百个村庄演出,有力鼓舞了群众的抗日热情。1940年1月,冀西剧联在赞皇成立,很快组织各剧团围绕配合抗战,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开展演艺工作。赞皇青救会、妇救会及部分经过改造的党支部发挥主导作用,许多村庄建立起自己的小戏班、小剧团,129师北光剧团等革命演艺团体活跃在赞皇抗日根据地,结合救亡运动、减租减息和抗战政策宣传,掀起了群众性抗日文化运动的高潮。

曾在平汉线剧团参加演艺工作的华青(右)与马彪(左)合影。

华青(1922-?),原名张希曾,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界城镇柳条村人。1938年参加抗日战争,经长治民族革命艺术学校学习,到冀西特委平汉线剧团、太行一专署长城剧团等文艺团体工作,后任太行一地委宣传部干事、一地委党校队长、赞皇县委组宣干事等职。新中国建立后曾任青年团山西运城地委书记,青年团山西省委常委、副书记,中共晋东南地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共大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等职。“文革”后曾任山西省委党校副校长、纪委书记,山西社会主义学院负责人等职务。

在严重困难时期,各种文艺活动在曲折中坚持与发展,对于凝聚抗战力量、坚定抗战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著名文艺工作者阮章竞(又名洪荒)、寒声等人在赞皇留下了战斗的足迹,秦基伟司令员亲自带领指战员登台义演,募集资金赈济灾民。1944年底,太行一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大任在赞皇县秦林村组建了30余人的新时代剧社。在支部书记高凤岐的组织下,新时代剧社深入连队、农村体验生活、收集素材,根据真人真事,创作出《转变》、《好队伍》、《民兵》等一批优秀剧目,每演一场,都是观众如潮,在鼓舞士气、启发觉悟、宣传政策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功,被秦基伟司令员誉为“文艺轻骑兵”。

著名文艺工作者阮章竞(又名洪荒)。

阮章竞(1914──2000),笔名啸秋、洪荒,广东中山人。1936年参加“救国会”,并从事抗日歌咏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上太行山,曾任游击队指导员,八路军太行山剧团指导员、团长,前方鲁艺教员,晋冀鲁豫边区文联戏剧部长。全国解放后,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文艺处长、副秘书长;中国作协第一至四届理事,第五届顾问;《诗刊》副主编;北京作协主席等职。著作有戏剧《未熟的庄稼》《和尚岭》《糠菜夫妻》《在时代的列车上》等,歌剧《比赛》《赤叶河》等,长诗《圈套》《漳河水》《白云鄂博交响诗》《边疆明月胡杨泪》等,童话诗《金色的海螺》《牛仔王》《马猴祖先的故事》等,诗集《虹霓集》《迎春橘颂》《勘探者之歌》《四月的哈瓦那》《晚号集》等,小说《山魂·霜天》等,艺术作品集《阮章竞绘画篆刻选》等,主编有《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诗歌编》等。

曾任一分区政治部主任的王大任(后排右一)和新时代剧社主演赵菊芬(前排右三)等人合影。

王大任(1916—1999),山西沁县乌苏村人。1937 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在山西太谷组建抗日游击队。从1937年9月起先后任太谷游击队队长、指导员、党总支书记,八路军独立支队一、二营政治委员、教导员,大队政治处主任。1940年8月“百团大战”开始前,任一二九师十旅二十九团政治委员。1941年5月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同年11月起先后在太行军区六分区、一分区、二分区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地委委员、独立旅政治委员、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48年12月任中共太原市工委委员、山西公学副校长(主持工作)。1949年9月任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1952年12月起先后任中共山西省委委员、太原市委书记、太原市市长,省委常委、省文教部长。1958年10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1970年8月后,历任山西省长治县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吕梁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省革委会政工组组长、文教部部长。1973年7月起先后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书记。1979年7月调吉林省工作,任省委书记。

由于赞皇是太行抗日根据地的东北前哨、冀西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一批战地记者活跃在赞皇,聚焦冀西军民的抗日斗争。齐语、吴宏毅、陈光、石蕾、洪流、高咏等一部分党内外记者先后在赞皇抗日最前线调研采编新闻,写出了《敌占区一村庄》、《赞皇民兵故事片段》、《杨小妮是怎样离婚的》等一大批鲜活的战斗稿件;林朋、华青等抗日干部根据抗战经历创作诗篇,时任赞皇代县长马识途、县委宣传部长李克林、妇救会主席赵菊香等人,也在战斗间隙及时总结重要工作动态。这些稿件的内容涵盖党政军民各个方面,大部刊发在《新华日报》太行版和华北版,详实报道了赞皇抗战中的重要事件和斗争经验,不但成为激励赞皇人民抵御外侮的强大文化武器,而且为研究赞皇革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抗战时期太行革命根据地著名记者齐语(右二)和战友合影。

齐语(1909--1976),原名王冰之,曾用名李东野、李有青。山东海阳人。现代作家、编辑家、新闻工作者。1936年至1937年就读于北平民国学院中文系时,参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锋总队,任北平队总交通。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至延安后,历任解放社练习编辑、陕北公学秘书、民先华北队部秘书长、中共北方局宣传干事。1940年至1946年任华北《新华日报》特派记者、太行《新华日报》编辑、编委。1946年至1949年先后任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记者、驻冀鲁豫刘邓前线记者团团长兼总编辑、新华总社国内部军事编辑、人民日报通联科科长。其间写有大量通讯、报道、访记、随笔、散记和杂文等。1949年3月主持创办《人民铁道》报,任《人民铁道》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铁道部分社社长。1950年至1951年任铁道部办公厅研究室专门委员。1951年至1963年任人民铁道出版社副社长、社长。1963年任铁道部文教局副局长。

抗战记者高咏烈士(左),曾任赞皇抗日县长的马识途烈士(右)。

高咏(1920—1942),湖北人,诗人、作家,国际新闻社成员。1939年以国际新闻社特派员身份来太行山,在《新华日报》(太行版)采访,写出许多篇通讯和文艺作品,并写出万行长诗《漳河牧歌传》。1942年5月“反扫荡”中,高咏“背着即将完成的长篇叙事诗《漳河牧歌传》,身陷重围,被敌刺死,鲜血浸透了黑漆提包里的诗篇,牺牲时年仅22岁。

马识途(1903-1945),原名马骏麟,字献图,满族,1903年生于辽宁省铁岭县横道河子,幼年随家迁居沈阳。1931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平中法大学教授、太行一专署副科长、秘书、太行区干部学校教导主任、赞皇抗日县政府县长、嫩江省政府首任代理秘书长等职。1945年12月24日壮烈牺牲。1943年初至1944年初任赞皇县长期间,马识途带领抗日军民全面开展生产渡荒运动,在全县组织劳动互助组,成立合作社,大力开荒种地,开展纺织运动,组织民兵推进敌占区“挤敌人”,在“格子网”里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取得了很大成绩。他在贯彻执行上级指示时坚持从实际出发,考虑群众可接受的程度,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为赞皇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初,随着抗战形势的好转,赞皇根据地广大群众的精神状态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文娱活动活跃起来,太行一分区经常组织篮球等体育运动,农村剧团自编自演,老头老太太纷纷登台,各村普遍办起抗日小学、读书班、识字班,在战斗和生产的间隙,到处传唱着振奋人心的抗战歌曲。1945年春,赞皇涌现出茹树人、侯兆聚等一批模范学习者和模范教育工作者,他们坚持劳动生产和文化教育相结合,促进了抗战文化的发展。

欣欣向荣的抗战文化,凝聚着赞皇八年浴血的斗争成果,升华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浸染着根据地的沟沟坎坎,呈现出一派晴朗的气象!

(文章作者:张子延)

原标题:《【献礼建党百年】老区赞皇党史故事 45 抗战文化的号角》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