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人说话,为啥那么“暧昧”

2021-04-25 08: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 静说日本

日本有一种文化,叫“暧昧”。

那么,这种“暧昧文化”是如何表现的呢?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一对男女朋友约会,明月之夜,情意浓浓,男人很想对身边的女人说出“我爱你”(愛してる)这句话。但是,如此直白的表达,万一女方没有这个意思,那就会变得十分的唐突。所以,这个时候,男人会说这么一句话:“今夜的月亮可真圆”。女人如果有意的话,她会如此回应:“是的,月亮真美。”

这个时候,你轻轻地牵上女人的手,她一定不会拒绝。

在现代的日本生活中,男女之间用口头表达爱情的时候,也很少直接使用“愛してる”(我爱你)这样直白的话,而是使用低一个档次的“好きです”(我喜欢你)。因为“我喜欢你”这样的表示方式和程度,可以避免双方不到火候的尴尬,但是,两者表达的意思其实一样,都是一种爱的表白,只是不显得那么肉麻。

跟日本人打交道,往往会遇到一个很大的困惑,总觉得日本人说话没有像我们中国人那样直来直去,直接挑明意思,而是弯弯绕,许多的话需要你去揣摩,需要你去回味,需要你去意会。于是,我们会感觉很累。

但是,日本人觉得,这是一种很圆润的交际术,谈什么事,都不把话说死,给自己留有余地,给对方也留足面子,大家各自想一想。只要悟出一个道理,即使不直接点明,双方也会相向同行,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

为什么日本社会会有这么一种独特的“暧昧文化”?

这里有3个基本原因。

一个是由环境造成的。

日本是一个岛国,又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加上经常遭遇台风、地震的袭击,在这样的环境里,要想长久的生存下去,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人们尽可能的避免矛盾的产生,而避免矛盾的最好方式就是在语言上抑制自己的性情,避免“祸从口出”。在行为上,避免张扬,防止伤害别人的心情与面子,以保持村民之间的“一团和气”。

这也是日本“村落文化”的由来。

这种村落文化一直延续至今,直到现在,哪怕一个村落里只有几十户人家,每到樱花盛开时节,或者8月份的盂兰盆节期间,所有的村民,老老少少都会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举行各种文化祭祀活动,各家还拿出自己烧的菜肴,以此来融合村民之间的感情。

第二,是国家宪法要求的

日本的这种“村落文化”,在后来提升为一种法律制度,那就是在中国的隋朝时期,当时日本的统治者叫圣德太子,他参考中国的隋朝政治制度,制定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叫“宪法17条”,这部宪法的第一句话,就是“和为贵”,要求全体国民必须相互尊重、团结和气。从那个时候开始,日本人都把“和为贵”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各种事物的最高原则。

“和为贵”,已经成为日本的一种社会遗传基因,千百年以来,这种文化一直保留至今,并演变成一种“暧昧文化”的境界和追求。

第三,是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隋唐时期传入日本以后,佛经中有一句话,叫“以心传心”,也就是“悟道”,在日本社会中弘扬了开来。

佛祖虽然留下许多的经书,但是其思想精髓,还是需要每一个修道者自己去“觉悟”。而落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悟”就变成了“不把话说透,自己好好琢磨”。

“以心传心”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最高默契,而要达到这一种默契,不仅需要同样的精神境界,更需要相互之间的“传心暧昧”——不需要说得明明白白,但是你知道我在想什么,要什么。

日本的这一种“暧昧文化”,也成了日本人的集团主义催化剂。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人是一条龙,三个人就变成虫。”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中有很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同时也有好斗与谁都不服谁的“酱缸文化”。而日本恰恰相反,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但是,三个日本人聚在一起,就会变成一条龙。

这种集团主义在日本的机关、企业和学校,甚至在足球赛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而这种集团主义产生的根源,就是你在一个集体中,必须重视相互的“配合”,而不是互相扯皮。所以,在一个集体里,你不需要扮演个人英雄主义者,而需要的是,充当一个组织中的“螺丝钉”。一个集体,不需要个性,但是需要共性。而营造“共性”,就需要“暧昧文化”作为一种润滑剂,让大家相互尊重,保持一团和气,朝着一个目标携手奋进。

对于日本文化理解不深,跟日本人接触不多,或者日语还不精通的情况下,生活在日本社会,会感觉到一种不畅的压抑感。但是,一旦习惯了这一种“暧昧文化”,你也能发现其中的美感。不仅语言表达委婉、含蓄,还可以掩饰、回避许多的敏感性问题,令人与人之间的“舒适度”,达到“恰到好处”的美好境地。

所以,日本社会之所以显得“平和”,暧昧文化是其最重要的基础。

原标题:《日本人说话,为啥那么“暧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